◆郭麗娟
(四平市第六中學)
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學生除了學習學科知識以外,還要注重個性品德和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但是,縱觀當前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現狀來看,多數教師采用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方法,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重要性認知和重視存在不足,實踐教學中僅僅是根據教學大綱將教材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忽視學生的切身體驗。所以,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應該帶來推行體驗式教學,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切身感受,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加強對其研究,可以為后續(xù)教學提供參考,具有一定促進作用。
在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滯后,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需求。要求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會說呢過主體地位能夠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切實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時間生活中,為學生后續(xù)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基礎。但是,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仍然有部分學生未能嚴格遵循教學要求,仍然以教師為主體,單一的將教材內容傳授給學生,師生之間溝通不暢,忽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切身感受,學生只能被動式參與其中,學習效率偏低。如果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仍然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僅會降低教學效率,還會影響到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全面發(fā)展,降低道德素養(yǎng)水平,甚至厭惡這門課程。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應用體驗式教學,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促使學生可以真正融入到學習中,切實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質量。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為了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成效,首要一點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通過體驗式教學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生活和性格特點,有針對性為學生創(chuàng)設特定情境,明確教學目標基礎上,才能自主開展學習活動。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組織教學活動,將教學內容通過文字、圖像、聲音和視頻展現在學生面前,促使學生能夠在特定情境內學習知識,加深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諸如,在“享受學習”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好前期備課工作,收集相關的信息資料,整合交易資源,在課堂上播放動畫視頻和寓言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借助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記憶知識點,播放視頻,幫助學生了解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的樂趣。
在新課程改革持續(xù)深化下,課堂教學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切身感受。體驗式教學中,做好引導工作,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小組合作學習來改善學習中的不足,提升學習有效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事先學習相關知識,對教材知識有一定了解基礎上,按照自身的邏輯思維習慣來學習知識。學生在閱讀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來引發(fā)學生思考和分析,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自身學習價值。同時,組織小學合作學習方法,有針對性組織討論活動,選擇代表來闡述小組最終的研究成果。這樣,除了幫助學生加深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后續(xù)教學活動有序開展打下堅實基礎和保障。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方法一個關鍵點就是聯(lián)系實際生活,將實際生活中的內容引入到課堂中,創(chuàng)設相應情境,組織角色扮演活動,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道德素養(yǎng),為后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不足,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在特定情境中學習,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邱霖昌.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15) :35-36.
[2]勞婷婷.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觀察,2017,(04) :130-131.
[3]周朝玲.體驗式教學促進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外交流,2017,(18) :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