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漢族語言與彝族語言的量詞特點比較研究

      2018-02-11 13:27:46
      貴州民族研究 2018年4期
      關鍵詞:彝語兒化數詞

      梁 浩

      (陜西師范大學 文學院,陜西·西安 710119)

      一、漢語的量詞類型及用法

      (一)漢語的量詞類型

      1.名量詞

      在漢語的名量詞類型劃分中,共分為四類,即專用名量詞、臨時名量詞、通用名量詞和計量名量詞。其中,專門用來表示事物的計量單位叫做專用名量詞。比如“畝、條、枝、顆、張、雙”等。名量詞的來源也各有特點,有的名量詞出自名詞,比如一缸水中的“缸”,一箱子書中的“箱子”等,在量詞中,我們把諸如這類量詞的叫做“借用量詞”。臨時名量詞,顧名思義,這種名詞只是偶爾被用在量詞的位置上,表示數量。如a.端上兩盤餃子,送來一瓶醬油。b.一屋子都是人,擺了一床東西。通常而言,在這種句子中,凸顯了某個地方放置了某物品的數量。a、b兩句話的不同點在于:首先,a句的數詞可以是任意數詞,而b句中的數詞通常而言只能用作“一”;其次,b句中有關數量的描述,重點在于多,a組則沒有這個含義。諸如公斤、畝等這類形容度量衡的詞,一般都是計量名詞。類似于種、類、點等量詞的,一般就是通用名量詞的一種。其中,量詞“個”越來越通用,具體表現(xiàn)為和量詞“個”搭配的名詞越來越多。在實際的量詞運用中,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的必須使用專用量詞,比如說描述電影時,“一部電影”較為合適,若選用量詞“個”,“一個電影”則是不恰當的。又比如說“紙”,絕對不能選用量詞“個”。動量詞就是類似“去一趟、看一遍、哭一場”中的“趟、遍和場”這樣的詞,用來表示動作的數量單位。

      2.動量詞

      動量詞中,又細分為專用動量詞和工具動量詞。類似于次、回、遍、頓等這類詞,叫做專用動量詞。在表達具體含義時,各有不同。同時,搭配動詞進行組合時,適用范圍也不同。比如說“次”,它就可以和很多動詞進行組合搭配,但是對于“趟”這個動量詞來說,能搭配使用的就很少了,只有“走”“跑”等才可以搭配運用。比如,他踢了我一腳。我打了他一巴掌。老師瞪了我一眼。在這三句話中,“踢”是需要用“腳”,“打”是需要用“巴掌”,“瞪”是需要用“眼”,諸如這類臨時用來表達動作的量的詞,只能適用于這種特定環(huán)境,如果脫離了這種語境,那么它們只能說是一般名詞,所以把這種動量詞稱作臨時動量詞。

      3.復合量詞

      一般而言,復合量詞的常見搭配是“名量詞+動量詞”。名量詞的應用環(huán)境較為寬松,在構成復合量詞的過程中,多個名量詞組合在一起即可構成。在動量詞中,構成復合量詞最常用的只有“次”。比如復合量詞班次、卷次、人次、臺次、批次、輛次等。

      (二)漢語量詞的用法

      第一,重疊使用。在量詞的具體運用中,不少量詞都可以重疊起來具體使用,但是計量名詞不可重疊。重疊使用的如個個/張張等名量詞,次次/回回等動量詞。此外,量詞重疊使用的還有一種情況,如“一個個”“一件件”“一次次”等“一+AA”的形式。這種形式,運用在不同的語境中,所表達的含義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表達的意義主要有三種,分別是“每一”,即“AA”的形式,“逐一”和“多”的意思。如體育健兒一個個身強力壯;要認真一件件檢查清楚,不要遺漏;他一次次打電話給我。

      第二,組合使用。在對名詞的具體修飾中,常將數次和量詞組合使用。但在具體的使用中,也有形容詞插在數詞和量詞中間的情形,構成“數詞+形容詞+量詞”的搭配形式。比如“他手里提著一大包東西”,在這句話中,重點突出的是量的大小,含有突出強調之意。在實際的語境運用中,需要注意:(1)當量詞是專用名量詞,具體運用要特別注意。如“他扛著一大件行李”。(2)當量詞為臨時名量詞時,形容詞較易運用其中。如晚上他吃了一大碗飯。(3)在上述搭配中,能夠運用的形容詞有限,多為少數單音節(jié)形容詞。如“大、小、長”等。

      二、彝語的量詞類型及用法

      (一)彝語的量詞類型

      1.名量詞

      在彝族語言中,名量詞主要是指代能夠表達人或事物單位的量詞,在構成形式上,主要是“名詞+數詞+量詞”。按照彝語中的量詞特點和類型,結合名詞代稱事物的具體歸類,彝語中的物量詞主要包括三類,即度量衡、個體單位和集體單位量詞。在個體量詞中,又細分為泛用量詞、專用個體量詞、語義屬性歸類量詞以及形狀量詞這四種,這四種類型的量詞并非是完全獨立的,在分類的屬性上也偶有交叉重合,這是因為在名量詞中部分量詞具有雙重性。比如,作為個體量詞的同時又是泛用量詞的“l(fā)w33(個)”;作為屬性量詞同時又是漢語借詞的“ka33(桿)”;既是形狀量詞、屬性量詞的“ggu21(副)”,“碗”等。在物量詞中,有三類,即度量衡量詞、個體單位量詞和集體單位量詞。度量衡量詞顧名思義,就是指能夠表示長度、面積、重量、容量等的量詞。其中,在長度量詞中,有兩種,分別是標準和非標準長度量詞。數值和進制關系明確的,為標準長度量詞,數值關系不準確的,為估計的,則為非標準量詞。比如“tsa13”就是一個標準長度量詞。在彝語量詞中,最能夠凸顯彝語量詞特點的當屬個體單位量詞了,而且在實際的應用中,個體單位量詞又常與事物的具體類別存于關聯(lián)關系,在使用具體量詞時,需要根據事物的屬性和外觀來選擇具體的量詞,因而,在彝語的量詞中,個體量詞最多。一般語境下,只要能夠視為個體單位的量詞,都屬于個體量詞。在具體來源中,類似于“一個人”(tso21ta21zo21)的,則屬于直接源于事物來做計量單位的。

      2.動量詞

      在彝語中,動量詞如同漢語中的動量詞一樣,都是指代動作行為。在應用中,一般將動量詞和數詞放置在動詞的前面,以表修飾作用,用來指代動作和行為的量,“數詞+量詞+動詞”為常見構成形式。比如“ta2vi2bins(背一背)、taubuu(吃一口)等等。

      (二)彝族語言量詞的用法

      同漢語一樣,彝語中的量詞也有其使用的規(guī)則,在用法上主要有以下規(guī)則:一是量詞通常不單獨使用,量詞+數詞構成數量詞后,在句子一般可以充當主語、謂語、定語和賓語。二是量詞應用時,一般放在數詞和指示代詞后面。三是當需要量詞修飾動詞,充當狀語時,一般情況下需要降數詞和動量詞進行搭配,構成數量詞重疊,之后再進行修飾。四是在量詞的搭配上,量詞和數詞構成的數量詞和名量詞以及動量詞,它們之間在搭配上有所不同,數量詞和物量詞的搭配形式為:名詞+數詞+量詞;數量詞和動詞的搭配形式為:數詞+量詞+動詞。兩者的結構形式有所不同。

      三、漢族語言與彝族語言的量詞使用特點比較分析

      前文分析了漢語、彝語的量詞類型及用法,以下進一步對兩者的量詞的使用特點做一比較分析,兩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如下:

      (一) 相同點

      1.漢語和彝語都是名量詞較多,動量詞相對較少

      在兩種語言中,量詞的共同特點都是名量詞多,動量詞少。具體來說,漢語量詞中,根據《現(xiàn)代漢語量詞詞典》統(tǒng)計說明,名量詞583個,其中包含既是名量詞又是動量詞的45個;動量詞46個。量詞加起來一共629個。其中,名量詞在所有量詞中占92.7%,動量詞在所有量詞中占比則僅為7.3%。由殷煥先、何平為主要代表所編寫的《現(xiàn)代漢語常用量詞詞典》中,量詞共有789個,其中,492個都屬于名量詞。1996年出版的由劉子平主編的《漢語量詞詞典》中,共有量詞892個,而且大多數也都為名量詞。2006版由呂叔湘主編的《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中,共有144個15名量詞與相應名詞的搭配。由此可見,在所有的漢語量詞中,經常使用的量詞已經超過了600個,而且這600個中絕大多數都是名量詞,動量詞則極為少見,且在量詞應用中的使用也較為有限。彝語中,同樣如此。名量詞占彝語量詞中的多數,達到了92.6%,共有名量詞137個;而動量詞在彝語量詞中則僅占7.4%,只有11個。通過上述數據,可以鮮明的發(fā)現(xiàn),在量詞的數量上,漢語遠超過彝語,究其原因,就在于量詞的具體使用上。漢語中,量詞也較為常用于方言中,而且根據實際需求,在生活中,人們還不斷地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量詞。但是在彝語中,量詞的運用只出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

      2.漢語和彝語的名量詞大都由名詞轉義而來

      根據量詞的發(fā)展演變,可以知道量詞多是源于名詞,是基于名詞的基礎上進行的語義轉變而來的,而且在語法意義中,單位詞的含義就源于本意。比如漢語中的“頭”,它的意思就是腦袋,《說文解字》中的具體闡釋為“頭,首也”。原本僅僅指示人的頭部,后來泛指各種頭部。在很早很早以前,人們祭祀用牛、羊、豬的頭部,所以在計量中,一般用“頭”這個量詞,進而演變?yōu)槠渌麆游镉嬃繒r也使用“頭”來表示數量。在彝語中,名量詞的來源也是名詞,比如用來表示塊或片的事物量詞“塊”,原先,“塊”本來指的是“土塊”,后來才演變?yōu)椤傲吭~”。比如“一塊瓦”、“一塊糖”等等。

      (二) 不同點

      1.在量詞與名詞的搭配上,漢語分工較細,彝語則類屬性強

      在量詞和名詞的搭配上,漢語和彝語多少有些不同。在漢語中,屬性較強的名詞必須要和屬性較強的量詞進行搭配才行,比如說表示牲口的數量上,一般“牛”和“頭”相搭配,“馬”則和“匹”相搭配,“狗”則和“只”或者“條”相搭配。漢語在個體的量詞應用上,有著十分明確的分工,因而在個體量詞的數量上表現(xiàn)較多。在彝語中,搭配則相對較為寬松,個體量詞在作用上表現(xiàn)為區(qū)分名詞性質、狀態(tài)和類別,所以在彝語中,量詞最為突出的一個屬性為類屬性,即起到分類作用。比如dzo55意義上可以說是“窩、群”,如“一窩雞、一群雞”;lr33在彝語中的含義就如同漢語量詞“個、塊、枚、頭”等個體量詞一般,屬于英語語法中的萬能量詞,類似于“piece”,表示的含義和漢語量詞中好幾個量詞的含義都相同,因此在彝語量詞中,應用十分廣泛。漢語中的“根、枝、條”等,pass表示形狀,一般指長且硬的,但有時候也形容扁圓且能夠容納物品的東西,類似于漢語中的“面、碗”等。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在個體量詞的數量方面,漢語量詞明顯多于彝語量詞。

      2.漢語與彝語在兒化韻上存在差異

      在漢語量詞和彝語量詞中,雖然說兩者都存在兒化韻,但它們之間還是存有不小區(qū)別的。具體表現(xiàn)為:一是語音方面。在彝語中,量詞的兒化音節(jié)有三個,分別是[e],[ie],[ue]。但是在漢語中,兒化音節(jié)則多大數十個,而且音節(jié)在變化上也極為豐富。在彝語中,兒化音節(jié)有松和緊兩套,而且存有明顯的卷舌音。在漢語中,兒化時卷舌音雖然存在,但是更多時候表現(xiàn)為卷舌動作,表現(xiàn)出卷舌音色;二是詞匯方面。漢語中,量詞是沒有兒化韻的。但是在彝語中,多數量詞在借用漢語方言之后,能夠進行兒化,方言中也可以兒化,這方面兩者的差異十分明顯。

      3.漢語與彝語量詞的重疊形式存在差異

      在兩種語言的重疊形式上,漢語個體的一般重疊行為為“從”式,即“個個、件件、天天、次次”等。當然,重疊形式在語法意義上是存有顯著差別的。比如,“個個”,姑娘們個個都很高挑。在這里,“個個”表示的意思是“每一個”;又如:小明天天盼望著回家。在這里,“天天”表示的含義就是“每天”;“連續(xù)”的含義,比如說代代相傳、節(jié)節(jié)敗退等。彝語中除了與漢語疊詞類似的含義外,還有部分漢語疊詞中沒有的含義,比如今年樹上就結了幾個蘋果。在這里,“幾個”的含義是“數量少”的意思;一趟趟能碰見他,一趟趟碰不見他。在這里,“一趟趟”的意思是“有時候”。

      4.漢語與彝語量詞的數量名結構語序差異

      在彝語和漢語的量詞應用中,兩種語言環(huán)境下量詞都能和數詞搭配組成數量短語,只是在具體的搭配中,語序會略有不同。漢語環(huán)境下,具體的語序結構為“數詞+量詞+名詞”;彝語環(huán)境下,具體的語序結構則為“名詞+數詞+量詞”。漢語環(huán)境中,名量詞和數詞進行搭配后,一般用在將要修飾中心詞的前面,即“數+量+名”的形式,比如“三本書、一杯茶”。彝語環(huán)境中,語序為“名+數+量”,而且在應用中,語序結構不受名詞、量詞種類的影響。無論是普通名詞還是抽象名詞,是泛用量詞或者個體量詞,都可搭配。如:我一天一天地長大了。

      [1]董振邦,李玉紅.漢語量詞之管見[J].學術探索,2015,(9):134-137.

      [2]陸華艷.淺談維漢語量詞的異同[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7,(3):184-185.

      [3]張偉.試談漢語量詞的表達功能——兼談漢維語中量詞運用之異同[J].語言與翻譯,1988,(3):62-64.

      [4]楊娟,劉云.彝族語言中的量詞分析[J].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4):18-22.

      [5]藍卡佳,羅秀琴,付秀英.仡佬族地區(qū)黔西、大方方言中的“XAA”式數量短語[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5,(5):49-52.

      [6]張鷺.論漢語對彝族語言傳承的影響及傳承路徑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5,(2):202-205.

      [7]駱牛牛.彝族語言傳承與保護的思考[J].貴州民族研究,2015,(3):235-238.

      [8]木乃熱哈,李晶.甘洛彝族語言使用情況調查研究[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6):102-106.

      [9]木乃熱哈,沙志軍.仁和彝族語言轉用及其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5,(2):33-37.

      [10]安豐存,吳宇偲,程工.漢語量詞產生及其功能演變過程的句法分析[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6,(2):1-10.

      [11]盧鑫瑩.漢語個體量詞異化使用的多元認知分析[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1):103-107.

      [12]鄧根芹,周英.白茆山歌的量詞分析[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1,(5):110-113、124.

      猜你喜歡
      彝語兒化數詞
      民初《大定縣志·殊語》中的彝語研究
      納蘇彝語越南語親屬稱謂特征及其文化內涵異同研究
      訪大涼山懸崖村
      有趣的“兒化”
      南方人,求求你們說話不要加兒化音
      意林(2020年9期)2020-06-01 07:26:22
      數詞
      漢語“不”與彝語“ap”的異同
      THE RAP BATTLE FOR CHINA
      對聯(lián)中數詞的藝術運用(下)
      對聯(lián)(2011年24期)2011-09-19 06:40:14
      “兒”字和“兒化”韻母不同
      當代修辭學(2011年4期)2011-01-23 06:41:00
      宝坻区| 保亭| 嘉善县| 福建省| 新民市| 藁城市| 大宁县| 湘阴县| 东丰县| 施甸县| 河间市| 余姚市| 富源县| 志丹县| 文成县| 莎车县| 克东县| 余庆县| 深水埗区| 闵行区| 五台县| 青河县| 象山县| 石棉县| 衡水市| 高邑县| 休宁县| 连江县| 卫辉市| 吉隆县| 苗栗县| 凭祥市| 安图县| 大厂| 登封市| 富川| 东源县| 冕宁县| 兖州市| 湘阴县| 武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