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竹林
(1.牡丹江師范學院 澳大利亞研究中心;2.牡丹江師范學院 應用英語學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2)
伊麗莎白·喬利是當代澳大利亞的一位舉足輕重的女作家。其小說涉及的性問題有戀童癖如《情歌》,亂倫如《牛奶與蜂蜜》和《銀鬃馬》,通奸如《代理母親》、《天真的紳士》和《善解人意的配偶》,同性戀如《皮博迪小姐的遺產》和《井》等。這些作品表現(xiàn)了性問題群體對道德規(guī)范規(guī)定的性行為規(guī)范合理性的挑戰(zhàn),揭示了人性自然與道德馴化之間的矛盾給后現(xiàn)代人們帶來的精神缺失、倫理困惑和分化的人格。張榮升指出:“母親的奧地利國籍使喬利自幼體會到“局外人”的生活、婚外戀的愛情、七年未婚媽媽的忍辱負重、多年照顧輪椅上的丈夫,等等,這些坎坷的人生經歷都使她更加關注弱勢群體的悲傷與不幸。”[1]208喬利的小說表現(xiàn)這些主題并不意味著她對這些問題的肯定,而是力圖喚起人們對這些社會棄兒的關注,并從人性的角度去理解和幫助他們。
性問題群體經常受到內在欲望的誘惑和有意識的阻止,這種誘惑和阻止的交替進行常常導致性問題者的人格分化。在《情歌》里,戀童癖的道爾頓·福斯特(Dalton Foster)從監(jiān)獄出來后,就住在澳大利亞某個大城市的三流公寓。他每天散步時都能碰到一個小女孩,他尾隨著她,而且她總是在他不注意的時候消失。這令他回憶起母親與姑媽的親密情感、母親對父親的排斥,以及母親與姑媽對自己異乎尋常的溺愛導致了自己對父親的厭惡。通讀這部小說,讀者可以明顯地感覺到道爾頓對“戀童癖”的依戀以及刻意的回避。散步時尾隨的小女孩很可能是他的想象,而小女孩的消失也可能當他意識到這種行為的罪過性質時,一種有意識的放棄。道爾頓的思緒陷于對過去、現(xiàn)在的回憶中,對現(xiàn)實的生活卻表現(xiàn)出漠然無奈的狀態(tài)。這說明當性問題者面臨道德規(guī)范和自己的欲望矛盾時,他們通常無力解決自己的問題,也無力融入社會。因此,這些具有行為古怪的人們承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與孤獨,他們“害怕由于憂傷而瘋狂,[那種]憂傷和空虛中的瘋狂?!盵2]22
在《銀鬃馬》里,主人公勞拉在念寄宿學校時,與同學夏娃互相有好感,彼此愛慕,有過一段同性情誼。然而,勞拉與夏娃都選擇了隱忍,誰都沒有將對彼此的傾慕揭穿。原因只有一個,在異性戀主宰的話語系統(tǒng)里,同性戀關系是一個不可談論的話題,并受到異性戀話語系統(tǒng)的否定、鄙視、污蔑和囚禁,所以同性戀者都害怕暴露自己的特殊身份,只能選擇低頭沉默,委曲求全,甚至是違背自己的天性,向強權低頭。夏娃在內心的原始性欲與現(xiàn)實的“道德規(guī)范”的對抗中,顯得是那么的渺小無力,最終迫于異性戀意識形態(tài)的殘酷鎮(zhèn)壓,放棄了對勞拉的愛,選擇了和男性結婚,以犧牲自我原始的性取向換來了短暫的、扭曲的和平共處。而勞拉也同樣備受煎熬,她無時不刻地擔心自己的女同身份暴露,因為她深知如果別人發(fā)現(xiàn)了其女同身份后,她面臨的將是家人、朋友和社會的鄙視和遺棄?!耙苍S她(指夏娃)已經讀過我的日記了并厭惡我所寫的私密事情,一想到夏娃知道了日記的事情會告訴她的母親,我就難過。一旦她母親知道了,所有人就會知道,她的朋友,我的同事和患者。流言蜚語將到處都是,當然是添枝加葉的,我將被自己的情感所拖垮!”[3]147伊麗莎白·喬利在《銀鬃馬》中的這段描寫刻畫了勞拉內心世界掙扎于同性愛欲與現(xiàn)實的“道德規(guī)范與懲罰”之間無法自拔,深陷于恐慌、自責、焦慮和羞恥的泥潭之中。勞拉和夏娃所受的煎熬與困惑是女同性戀群體的真實寫照。梁中賢指出:“所以《銀鬃馬》不僅從革命的角度挑戰(zhàn)了異性戀結構,同時從從同性戀失語的弱勢角度打破了女同性戀的沉默。”[4]65
性問題的泛濫彰顯出道德規(guī)范的無能,也表現(xiàn)出人們對扭曲的價值觀的茫然無措?!渡平馊艘獾呐渑肌分械目ㄅ硖亟淌谄拮?,是一個頭腦簡單而又“善解人意的配偶”。卡彭特的同事佛羅倫絲博士(Dr Florence)與比安卡小姐(Ms Bianca)是同性戀者,她們想要一對雙胞胎,并選定卡彭特教授為孩子的父親。面對這樣一個荒誕的建議,她竟然表示同意。這與傳統(tǒng)道德觀背道而馳的做法似乎在他妻子那里并沒有什么不妥。這說明,傳統(tǒng)道德觀可以倡導正確的家庭倫理,但阻止不了每個人類個體在需求及評判上的差異。不符常規(guī)的差異可以用主觀意志來約束,但如果主觀意志放松了要求,道德約束就毫無意義。喬利在這部小說中所描寫的就是這種挑戰(zhàn)道德和愛情的復雜人際關系,一如她在其它小說中表現(xiàn)的那樣。故事展現(xiàn)了不同個體具有不同的需求,而如何使不同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又不損害他人的利益,是喬利提出的具有挑戰(zhàn)性的永恒主題,它涉及到人類生活價值的平衡問題?!渡平馊艘獾呐渑肌钒l(fā)表后,進一步確立了喬利作為澳大利亞領袖作家的地位。
《天真的紳士》以物質匱乏的二戰(zhàn)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亨利的妻子穆里爾和社會上流人士霍桑先生婚外戀的故事。主人公亨利秉持給予配偶充分自由和絕對信任的婚姻理念,對于妻子穆里爾能結識霍桑先生這樣的上層人士感到驕傲自豪。亨利單純和自信地認為霍桑先生是他們一家的貴人,是一位能給這個平凡的家庭增添顏面的上流社會紳士。他欣然同意霍桑先生邀請妻子穆里爾前往倫敦看戲,他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一種榮耀。可是當亨利發(fā)現(xiàn)從倫敦回來的妻子懷孕并確信孩子是霍桑的之后,面對妻子的背叛,他作為這場婚外情的受害者陷入了彷徨、迷惘和嫉妒的痛苦之中無法自拔。妻子穆里爾生活在社會底層,她希望過上上流社會的體面日子,并夢想擁有一份完美的愛情,有一位上流社會的紳士對他百般呵護,這是一種對美好事物的渴望?;羯O壬某霈F(xiàn)實現(xiàn)了她的這份夢幻般的夢想,給了她一段甜蜜的愛情,然而這份不負責任的婚外情是短暫的。穆里爾既想擁有百依百順的丈夫亨利,又企圖獨占霍桑先生的婚外之情,這種試圖掙脫道德規(guī)范束縛的意念也注定是徒勞的。穆里爾對婚外戀的盲目沖動也使她對自己做過的一切感到不知所措?;羯3錾砀哔F,接受過高等教育,以他優(yōu)雅的衣著和舉止成功地吸引了穆里爾的芳心?;羯W畛鯍昝摿说赖乱?guī)范的枷鎖,無視后果瘋狂地愛上了有夫之婦穆里爾。穆里爾懷了他的孩子之后,霍桑的內心開始接受倫理道德的審視,他從不敢給穆里爾以及孩子承諾,他開始擔憂這段婚外戀的曝光,他害怕社會的輿論將毀掉他現(xiàn)在所有擁有的一切,同時他也背負著對亨利的愧疚。面對這一切的后果,霍桑最終在慌亂中選擇了逃避和離開。梁中賢指出:“這部小說與《善解人意的配偶》一樣,表達了人的欲望在面對社會規(guī)范時的矛盾沖突以及人們內心世界的掙扎。”[5]24
狂歡本身具有某種顛覆性,是一種對權威的挑戰(zhàn)與反叛。古希臘神話中的狄俄尼索斯為了報復赫拉讓他喪失理智,于是他也使眾神酒醉后瘋狂舞蹈,狂歡不已??駳g的顛覆是奴隸和奴隸主身份互換這樣的社會等級的顛倒。后現(xiàn)代生活的狂歡性質顛覆了傳統(tǒng)道德規(guī)范的嚴肅性。喬利的小說中似乎都沒有法律的存在。任何一種逾越法律的行為都沒有得到法律的嚴懲。無論是《牛奶與蜂蜜》中的亂倫、謀殺、通奸和放火,還是《井》中的墜人入井,都逃脫于法律之外。這說明凡是法律缺席的地方,社會的規(guī)范似乎就離得很遠,道德就容易偏離軌道。在喬利的小說里,后現(xiàn)代狂歡具有革命精神,向傳統(tǒng)的道德規(guī)范發(fā)起挑戰(zhàn)。她的小說中聚會、酒會、舞會頻繁,喧鬧嘈雜不斷,每一個人都在放縱自己的個性和欲望。巴赫金的狂歡世界感受包含了感受現(xiàn)實的多個層次和向度。王建剛指出:“親昵是狂歡世界感受的核心… …親昵化能導致人際交往的不隔狀態(tài),拉進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將人與人的關系還原到物質的甚至肉體的層面?!盵6]160-161身體的親密接觸是狂歡節(jié)的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它能通過身體的接觸達到一種全民親密的狀態(tài)。狂歡式的世界感受最推崇的就是自由平等的對話精神。傳統(tǒng)道德規(guī)范下的日常行為準則,人們的社會等級、貧富差距、兩性關系和年齡差異的界限劃定清晰明顯。在狂歡場合里,人們一律平等,拋開等級觀念和年齡差異,不分貧富貴賤,沒有性別歧見,盡享快樂。
如果說喬利的小說本來就晦澀難懂的話,那么凡涉及到性問題主題的小說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小說所描寫的故事線索都浮在表面,一切一目了然。因此,她的多數(shù)小說不關注任何嚴肅的事情,沒有大氣磅薄的氣勢,也沒有宏大的敘事。所以海爾斯認為喬利的小說是關于性的,盡管總的來說描寫得比較禮貌和文雅。但是這些看起來只涉及低俗的性問題小說,卻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大問題:即后現(xiàn)代性狂歡的背后,人類的文明向何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