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廣西融水苗家

      2018-02-14 08:06唐輝吉
      環(huán)球人文地理 2018年2期
      關鍵詞:蘆笙花山苗家

      唐輝吉

      在廣西柳州地區(qū),有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幾百年前,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迷戀上這方水土,駐足13天,并在《徐霞客游記》中留下一萬多字關于它的詳盡記載;幾十年前,一部影響過幾代人的電影《閃閃的紅星》,也將這里的美麗江水搬上熒屏,而那首悠揚的歌詞,一直蕩漾到今天:“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就是融水苗族自治縣。

      融水的風景和桂林很相似,在四周挺拔秀麗的山峰下,一條河流緩緩流過,居住在這里的苗家人,就一直安靜而幸福地生活在山清水秀之中。除了風景迷人,融水還保留著獨特的民俗文化,尤其春節(jié),這里會上演豐富多彩的節(jié)慶活動,比如熱鬧非凡的踩花山,起源于遠古時期的獨特舞蹈蘆笙舞,以及曾經被苗家人用來裁決婚姻與愛情紛爭的斗馬比賽……隨著一場場活動輪番上演,過年的氣氛也隨之熱烈高漲起來。

      盛大的踩花山活動集雜技、娛樂于一體的爬花桿

      農歷正月初一,當晨霧中的融水剛剛迎來新年的第一縷曙光,人們就早已盛裝打扮好,準備參加新年的第一個盛大活動——踩花山。踩花山又稱“?;ㄉ健薄安壬健薄疤ā薄疤鴪觥薄摆s坡”等,即圍繞山坡游玩。

      踩花山一般在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舉行,活動期間,在融水的許多村寨,人們會在開闊的坡地上立起一根高達15米的木桿,在木桿的桿頂綁有橫木,橫木上扎著柏香葉子和青、藍、紅、白四色彩帶,當地人形象地將其稱為“花桿”。在苗族歷史上,花桿的地位極其重要,花桿上的四色彩帶分別代表苗族的各個支系。相傳,在上古時期,苗族的祖先蚩尤在戰(zhàn)爭中被打敗,他被迫率領九黎部落輾轉南遷,進入西南的蠻荒之地后,其族人分散到了深山老林中。不過,只要蚩尤在山頂上豎起一根長長的花桿,并系上彩帶,分散在四處的苗家后人就能尋著彩帶趕到蚩尤的身邊,共同抵御外族的入侵。到了今日,花桿早已失去召集戰(zhàn)亂中的族人的作用,卻已然成為凝聚苗族人的象征和神圣的祭祀符號。

      在踩花山到來之前,融水的鄉(xiāng)民們會在族內推選2~4名有威望的人充當“會首”,主持整個活動。在踩花山活動開幕當日,會首們一人吹蘆笙、一人打傘、一人抱著大公雞,開始繞著花桿轉圈祭祀,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村民則自覺列隊跟隨會首轉圈,轉完9圈之后,踩花山的活動就正式拉開大幕:身穿傳統(tǒng)民族服裝的年輕人,興致勃勃地參加拔河、扭扁擔,打火槍等比賽;前來祭祀的鄉(xiāng)民,則帶著豬頭、大米、公雞等物獻祭在花桿旁的神龕前,祈求神靈消除百病,保佑家人平安順利;打著油紙傘的青年男女,對唱著山歌,期待有情人能聽懂自己的衷腸;此外,更有三五友人聚在一起,拿出白酒,猜拳行令,盡興而樂……一時間,歌聲、蘆笙聲、歡笑聲、火槍聲不絕于耳,熱鬧非凡。

      在踩花山活動中,最受人們關注的是爬花桿。爬花桿是一項集雜技、娛樂于一體的活動,苗族男青年身穿麻布長衫,腰扎白布帕子,背著蘆笙,手腳并用地爬到花桿頂部。花桿下,男吹笙、女伴舞,圍繞在花桿四周;花桿上,表演者手撐橫木倒立,嘴吹蘆笙,人隨樂聲晃動,表演著“金雞獨立”“車輪旋轉”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到了下桿時,表演者則倒掛著用雙腳夾住花桿,雙手捧蘆笙,一邊吹奏一邊向下滑行,并時不時抬頭、扭動身軀,遠觀猶如一條游動的巨蛇,極其震撼。

      充滿歡樂的蘆笙舞讓人震驚的絕技表演

      在中國大地上,只要有苗家人的地方,就有蘆笙和蘆笙舞。相傳盤古開天地時期,大地荒蕪,苗族的祖先靠狩獵飛禽走獸過日子。為了捕獲豐富的鳥獸,一位心靈手巧的小伙子用竹木制作出了蘆笙,并配以舞蹈,模仿鳥獸的鳴叫和動作引誘鳥獸前來,自此以后,人們每次狩獵均有斬獲。蘆笙與蘆笙舞就這樣代代相傳。

      在融水境內,每逢傳統(tǒng)佳節(jié),或是有大型活動,來自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的蘆笙舞蹈隊總是最為活躍的一群人:女性頭戴美麗的銀質頭飾,身著色彩斑斕、披銀掛彩的百鳥衣;男性頭包繡有紅藍條紋的頭巾,身著繡有苗族傳統(tǒng)圖案花邊的服飾聚集在一起,手持各式各樣的蘆笙趕到會場,向觀眾表演蘆笙舞。

      蘆笙舞俗稱“蘆笙踩堂”。蘆笙有六管、十管及十二管三種樣式,長度也從二尺、五尺到一丈多不等,南宋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曾對其外形有過描述:“盧沙瑤人樂,狀類蕭,縱八管、橫一管貫之?!彪S著時代的變遷,蘆笙的形狀和演奏技巧不斷改進,舞蹈曲目也不斷增加。如今,蘆笙舞已成為苗族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中不可缺少的項目,在春節(jié)期間,人們會從正月初一開始,一直跳到元宵節(jié)后……

      蘆笙與蘆笙舞,按活動內容和性質,一般可分為自娛性、表演性、祭祀性以及禮儀性四種。在過年期間,蘆笙舞以自娛性和表演性為主。從動作特點上看,自娛性蘆笙舞比較隨意,人們吹著蘆笙,或彎腰對吹,或旋轉騰踏,或下蹲彈腿,或勾腳碰膝……這樣的舞蹈對參與者的年齡、性別不限,行走在融水境內,在寨屋前的草坪或山坡上,時常會看到一群苗家人就聚在一起跳這樣的舞蹈,充滿了歡樂。

      表演性蘆笙舞,則多以競技的方式進行集體比賽,以吹奏樂曲多,舞蹈時間長,聲音諧和、優(yōu)美,動作和步法豐富為評判標準。表演性蘆笙舞動作非常豐富,多達100余種,其中不乏許多高難度的動作:倒立——表演者倒立著吹蘆笙;蚯蚓滾沙——表演者頭足著地,身軀懸空,一邊吹著蘆笙,一邊以頭為軸心旋轉、翻滾;踩雞蛋——先將3個雞蛋放置地上,表演者脫去鞋襪,赤腳在雞蛋上來回跳蘆笙舞,而雞蛋不碎……在一旁觀賞的人,常常被這些絕技震驚得目瞪口呆。endprint

      斗馬比賽:裁決愛情紛爭力量與勇氣的較量

      除了踩花山和蘆笙舞,在融水過年,還能觀看到激烈的斗馬比賽。

      融水的苗家人是剽悍和浪漫的。早在500年前,他們就擁有一種獨特的裁決婚姻與愛情紛爭的決斗方式——斗馬。那是在500多年前,某個苗民部落的首領給美麗的女兒招親,要求未來的女婿必須是斗馬高手……從那時開始,這種用斗馬來裁決愛情紛爭的規(guī)則就開始流傳。此后,在融水地區(qū),每當苗民之間出現情敵相爭的局面,大家就組織斗馬比賽,讓勝利者抱得美人歸。

      實際上,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和生產生活方式,是促成融水苗家斗馬的主要原因:融水苗家人大多居住在遠離城鎮(zhèn)的崇山峻嶺之中,道路崎嶇,交通不便,主要靠馬匹解決交通運輸問題,而起伏跌宕的小道,不僅培養(yǎng)出苗馬強健的身軀,也造就其驍勇好斗的脾性。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斗馬逐漸演變?yōu)檫h居深山的人們農閑余暇的主要娛樂方式。至今,融水苗家仍有“家無馬不雅,節(jié)慶不斗馬不成節(jié)”的說法。

      每逢斗馬比賽,“噠噠”的馬蹄聲一下子就讓苗民生機勃勃,一匹匹威武強健的雄馬,在主人的陪護下奔赴斗馬場。斗馬既是駿馬之間力量與勇氣的角力,同時也是馬主人之間的較量,因為獲勝馬匹的主人,往往被視作苗家的勇士。

      斗馬場地多設在山寨接壤的地方,要求四面有山坡,用中央平地作斗場。比賽前,參賽的馬主人會仔細檢查馬的牙口、馬蹄等身體各部位狀況,如果稍有疏忽,牙口損失或者馬掌掉落,都可能讓馬匹在戰(zhàn)斗中失利。斗馬的規(guī)則是:每次兩匹公馬上場搏斗,就像人類的一場自由搏擊比賽,敗者退場,最后的勝者為冠軍。比賽開始后,工作人員會先牽一匹雌馬站在賽場中央,參賽者按規(guī)定將自己的雄馬放進賽場。兩匹雄馬進場后看見雌馬,便會雄性大發(fā),爭風吃醋,以便能得到和雌馬交配的機會。于是,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角斗:兩匹馬使出踢、咬、摔、壓等“十八般武藝”,盡顯“英雄”本色。

      如果兩馬久斗難分輸贏,即判為平局;倘若交鋒數回合后,一方敗走,則為輸;如果一馬接觸對方就立即回避,則判為自敗。斗馬結束后,場上鳴炮放槍,吹奏蘆笙,裁判還會為獲勝的一方披紅掛綠。斗馬比賽的結果也非常富有戲劇性:因為在敗者落荒而逃后,勝者似乎也未能得到真正的“性?!薄攧僬叩靡獾刈叩酱岂R前,準備騎在它的背上交配時,賽場上的監(jiān)護員往往“不懂事”地沖過來將雌馬拉走,為下一場比賽騰出場地。于是,勝者最后還是落得個“獨守空房”的下場…

      endprint

      猜你喜歡
      蘆笙花山苗家
      這兒真美
      “五花山”的由來
      岜沙蘆笙節(jié)
      苗家歇飲
      一顆柿子
      苗家小阿妹
      你好,蘆笙
      醉了雷山(敬酒歌)
      出神入畫——全國知名畫家走進花山作品選登
      蘆笙戀歌
      肥乡县| 南充市| 枣阳市| 武乡县| 边坝县| 洪江市| 东乌| 黔西县| 景宁| 株洲市| 肥东县| 海伦市| 扎鲁特旗| 苏尼特右旗| 靖远县| 青浦区| 长汀县| 桃园县| 新乐市| 彭水| 洛隆县| 海宁市| 泰顺县| 会东县| 云和县| 怀柔区| 碌曲县| 泗洪县| 开江县| 黄石市| 珲春市| 桂阳县| 洪雅县| 华池县| 兰西县| 新安县| 宜阳县| 芮城县| 蕉岭县| 丹棱县| 若尔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