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偉蓮
【摘 要】體育教學是小學教育不容或缺的成分,因體育運動與生俱來的特性與規(guī)律,使得對安全方面所提出的要求愈加嚴苛,也相應促使安全問題成為了小學體育的重中之重。經(jīng)由推行學校體育安全教育,以讓小學生獲知相應安全常識,具有自我救助、保護的素養(yǎng)與能力,能夠很大程度地防范、規(guī)避學校體育安全問題的滋生。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對小學體育安全現(xiàn)狀及安全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給予了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安全問題;應對策略
教育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與推進,對我國體育教學出具了新的要求。在此形勢下,體育教學備受關注,較多學校都開始實施體育教學改革。就小學體育教學而言,安全問題長久以來便是其間最關鍵的教育課題,故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必須對其間的安全問題予以分析,選擇相應舉措將其處理、防范,方可對小學生的身體、生命安全提供保護?;诖?,本文對小學體育教學安全問題的應對策略展開了探索、討論,以確保小學體育教學的安全性,促使其更好地發(fā)揮作用,推動小學生身心發(fā)展。
一、小學體育安全現(xiàn)狀
最近幾年以來,小學體育活動安全事故層出不窮,不但對小學生身體健康構成了較大影響,也對學校素質教育與教學改革的正常實施造成了阻礙。故而,在此形勢下,對小學體育教學安全問題予以探索極為重要,能夠很大程度地確保小學體育教學工作順利實施。但是,依照我國小學體育教育實際情況而言,較多小學均未對體育教學安全問題給予足夠關注,缺乏較好的安全意識,較多小學僅在實際發(fā)生安全事故后才認知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某些小學生在對體育運動知識還不具備充分認識時,便盲目參與與自身能力水平存在較大差異的體育活動,不但會使身體受到傷害,更甚者會帶來無法估計的嚴重后果。再加上我國當前的中小學體育教育模式還具有一定的缺陷,教學模式極為統(tǒng)一,不管小學生個體情況怎樣均選擇同樣的訓練模式,如此也會促使某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小學生身體機能受到損傷。綜上,可見我國小學體育安全教育亟待增強。
二、小學體育教學安全問題
(一)匱乏較好的安全意識
就現(xiàn)階段我國的小學體育教學而言,因安全意識的匱乏,往往具有體育教師教課之前未針對教學環(huán)境實施安全隱患排查的情況。并且,較多小學體育教師也沒有以身作則,其未注重安全問題,加之小學生本就不具備較好的自我保護能力,故在不具備安全防護的背景下,只要有突發(fā)事件形成,便會引發(fā)嚴重的安全事故。究其根本,以上情況的成因即小學體育教師不具備較好安全意識,且位于體育教學期間未對小學生安全意識培養(yǎng)所致。
(二)未注重熱身及放松運動
實質上,課前熱身與課后放松運動在體育教學中極為重要,能對小學生身體健康予以保障。但事實上,較多小學體育教師開展教學工作時,并未對課前熱身、課后放松運動給予足夠關注,沒有了解其重要性,若長期不對此情況進行改進勢必會對小學生身體機能構成損傷。特別是體育訓練完成之后,若沒有及時放松、拉伸,會導致小學生肌肉組織受損,對其身體的健康成長構成不良影響。
(三)未對教學器材進行檢修
就體育教學而言,必定無法與某些體育器材相分離。但是,長時間以來,較多小學并沒有給予體育教學足夠關注,故在體育教學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極為匱乏,未配備專業(yè)人士對教學器材予以檢修。如此一來,也就促使小學體育教學器材不具備較好的養(yǎng)護,導致多數(shù)器材均遭受了程度不一的損壞,譬如:羽毛球脫把等現(xiàn)象的存在,導致小學生切實開展羽毛球運動時具有安全隱患。故而,針對小學體育教學而言,未進行適宜的器材檢修也是需要關注的安全問題之一。
(四)對學生整體情況匱乏足夠認識
就體育教學工作而言,會具有某些學生先天因素不足,如:心臟病等因子的干擾,導致其無法切實加入到體育教學當中,此時體育教師需對其具備足夠了解,以防范學生參與運動時出現(xiàn)生命危險。但實際上,較多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沒有對學生個體特征、情況具備足夠的認識,一味地注重教學目標的達成,硬性規(guī)定小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如此極有可能觸發(fā)疾病,讓其面臨生命危險。
三、小學體育教學安全問題的應對策略
(一)強化安全意識
小學體育教師應由身邊小事著手,將預防當做主要手段,教育發(fā)揮輔助功能,構建較好的安全活動意識,對小學生具備較好的體育活動習慣予以培育。同時,體育教師需熟練掌握各大活動中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處理舉措。處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小學體育教師的備課較之以往也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已然變?yōu)榱擞嘘P集體意識培育、突發(fā)事件處理、體能鍛煉整體指標的反映,故各小學體育教師需依照教學計劃與內容,有針對性且科學設定教學進程,且按照各年級、班級、學生個體特征組織體育活動。就課堂環(huán)節(jié)而言,需密切圍繞安全教育進行,促使小學生具備較好的安全意識,不僅要在體育課中促使小學生具有自我保護的技能,課外也需讓其注意安全,規(guī)避安全事故形成,構建安全、舒適的學習與生活環(huán)境。譬如:集合、慢跑等集體活動,較多小學生樂于追逐打鬧,時常會因自然反應引發(fā)安全事故,對此類常規(guī)性情況,體育教師需落實預見性教學工作,于課前落實輔助教育防范嚴重后果滋生等。同時,小學體育教師也應與相應的實際事例進行銜接,對學生實施教育批評與引導,規(guī)避不安全因素形成,且應促使學校彼此幫助,以便在有事故出現(xiàn)后能阻止事態(tài)蔓延。
(二)落實課前熱身與課后放松運動
眾所周知,課前熱身、課后放松運動在體育教學期間極為關鍵,可對小學生身體健康提供保護,故切實教學時體育教師需嚴格督促小學生將課前熱身、課后放松運動落實,以有效展現(xiàn)我國教育改革將學生當做重心的教學新觀念,確保其身體健康安全。并且,為確保該項工作落到實處,還需先改進小學體育教師的觀念,讓其明確此類運動的價值,從而為學生樹立榜樣,以實現(xiàn)體育教學安全控制這一目標。
(三)落實教學器材檢查工作
因長時間以來較多小學均未注重體育教學,使教學器材未獲取適宜的養(yǎng)護,最終導致體育器材存在嚴重的質量缺陷,對小學生開展體育活動構成了較大的安全威脅。故為改進上述現(xiàn)象,對小學生的安全予以保障,學校需高度重視體育器材的養(yǎng)護工作,指定專人管理,并規(guī)定時間統(tǒng)一檢查相應器材,以確保其和體育教學器材安全程度標準契合。如此不僅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具有重大安全隱患的器材,將不安全因素抹殺在搖籃,也能大幅改善體育教學質量。
(四)充分認知學生情況
在體育教學工作開展期間,對于一些受先天條件等因素干擾而無法加入體育活動的小學生,體育教師需要對其給予足夠尊重,明確其實際情況,讓其參與適當運動,進行人文關懷,不能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便硬性逼迫其參與,也不得將其放置一邊置之不理。同時,體育教師在上課之前最好先了解班級學生的身體情況,并依照學生個體差異選擇不一樣的教學模式,以此防范統(tǒng)一模式教學對小學生身體構成的損傷,確保其身體健康安全。
四、結束語
概括而言,只有確保小學體育教學安全落實到位,方可有效組織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促使體育發(fā)揮相應功能,增強小學生整體素養(yǎng),對其身體予以鍛煉,強化體能,并引發(fā)小學生學習體育運動的熱忱,為其終身體育觀的形成奠定基礎?;诖耍疚膶πW體育教學安全問題的應對策略進行了探討,以為小學體育獲取更好發(fā)展給予相應借鑒。
【參考文獻】
[1]柯美華.淺析如何運用小游戲提升體育教學效果[J].教育教學論壇,2018(34):269-270
[2]鄧劉夢.學校體育傷害事故法律問題探析[J].法制博覽,2018(22):1-4
[3]陳軍.小學足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8(27):146-147
[4]劉靜.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產(chǎn)生的原因及應對措施[J].青少年體育,2018(0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