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紅 易淑媛 鄧淑敏 徐德龍 李十月 燕 虹
1.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443003) ;2.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武漢大學健康學院;4.湖北省計劃生育科技服務中心
產前檢查是孕期保健的重要內容,通過產前檢查為妊娠期婦女提供一系列的醫(yī)療和護理建議及措施,保障孕婦安全分娩、促進胎兒健康[1]。目前產前12~14 次的定期檢查是我國主要產前檢查模式[2],針對發(fā)展中國家無合并癥的孕婦,世界衛(wèi)生組織( WHO) 在2006 年曾建議至少需要4 次產前檢查[3]。已有研究發(fā)現,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距離最近醫(yī)療點的距離和主動獲取保健知識的意識等因素對產檢次數有顯著影響[3-4]。為了解湖北省孕婦產前檢查狀況及相關因素,本文對湖北省20 個縣( 市、區(qū)) 2008 年8 月15 日—2013 年8 月15 日分娩婦女資料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建議。
資料來源于2013 年第五次全國衛(wèi)生服務調查湖北省的調查數據。調查樣本采用多階段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方法進行抽取,湖北省樣本覆蓋全省20 個縣( 市、區(qū)) 、100 個鄉(xiāng)鎮(zhèn)( 街道) 、200 個村( 居委會) ,共抽取12 000 個居民戶。本文收集了1418 名2008年8 月15 日—2013 年8 月15 日分娩的15 ~64 歲婦女的調查數據。分析內容:①基本人口學特征,包括年齡、戶口類型、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等;②家庭一般情況,包括從家到最近醫(yī)療機構所需時間、家庭人均年收入等;③最近1 次孕產的產前檢查次數等。
應用SPSS20.0 統(tǒng)計分析軟件包,先描述性分析,再行檢驗,最后采用logistic 回歸進行產前檢查多因素分析。
共納入對象1418 例,最近1 次分娩時平均分娩年齡27.3( 15~55) 歲,其中98.5%已婚;61.3%只有1 個孩子,≥3 個孩子占2.8%,文化程度為小學及以下的占12.9%,在高中及以上的占33.8%;79.9%屬在業(yè)狀態(tài),19.8%失業(yè)或無業(yè); 人均家庭年收入11 596.6元/人,其中城市收入( 16 267.4元/人) 高于農村( 10 087.7 元/人) 。
農村地區(qū)孕產婦最近1 次分娩的產前檢查率為97.8%,城市地區(qū)為98.3%;產前檢查5.8±3.2 次,產前檢查情況見表1。
表1 調查對象末次妊娠產前檢查[例(%)]
年齡、戶口類型、文化程度、產次和家庭人均年收入與產前檢查次數有關。見表2。
表2 不同特征孕婦產前檢查情況比較[例(%)]
以孕婦產前檢查是否達到4 次為因變量,將年齡、戶口類型、文化程度、產次、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從家到最近醫(yī)療機構時長這6 個因素作為自變量進行l(wèi)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文化程度高、家庭人均年收入高的孕產婦傾向于做更多次產前檢查,初產婦做更多次產前檢查的可能性是經產婦的2.020倍。見表3。
表3 孕婦產前檢查相關因素的logistic 回歸分析
本文數據來源于按照全國統(tǒng)一調查方案開展的湖北省第五次衛(wèi)生服務調查,本文結果對于了解湖北省孕產婦的產前檢查現狀以及相關因素具有一定的意義。調查結果顯示,湖北省2008 年8 月—2013年8 月分娩的婦女中,97.9%在最近1 次分娩前進行了產前檢查,與2013 年湖南省孕產婦產前檢查率基本相似[5]。孕產婦平均產前檢查次數( 5.8 次) 低于陜西省2013 年6.2 次和武漢市2015 年7.5次[6-7],且產檢次數<4 次者的比例( 22.8%) 低于太原( 39.1%)[8]和鄂州( 39.2%)[3]。以上結果表明,盡管此次調查中95%以上的孕產婦報告有過產前檢查,但產檢次數不足4 次比例相對較低有待提高。
調查發(fā)現,孕婦產前檢查次數與其文化程度密切相關,文化水平較高的孕婦往往更注重產前檢查,對產前保健服務的利用率也更高,與陳音汁等[9-10]結果相似。這可能是因為受到知識水平的限制,文化水平低的孕婦不能清楚認識到產前檢查對胎兒及其自身的益處,自我保健意識較差。產次也是影響孕婦產前檢查的因素之一,隨著產次的增加,婦女對產前保健服務的利用率降低,這與楊玉茹等[11]研究結果一致。初產婦由于第一胎,本人及其家人都比較重視,大多能夠按時按次地接受產前檢查,而隨著產次增多,一方面產婦沒有初次生產的恐懼心理,重視度下降,認為有妊娠和分娩經驗,已經掌握了孕期的保健知識,沒有必要花費金錢和精力去做產前檢查;另一方面,經產婦本身精力有限,又往往承擔很重的家務和農活,沒有時間和精力進行產前檢查[1],當然也不排除有部分計劃外妊娠者,故意逃避接受產前檢查[12]。經濟狀況也與婦女產前檢查次數有關,有研究提示在一定范圍內經濟收入和產前檢查呈正相關關系[13-14],本次研究也發(fā)現,家庭收入高的婦女往往更傾向于做產前檢查,且產檢次數高于低收入家庭婦女。
綜上,在婦幼保健工作中,應加強對家庭經濟狀況較差、文化程度較低、大齡孕產婦或經產婦的產前保健知識宣傳,尤其要關注農村地區(qū)婦女[15],以提高她們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形成正確的產前檢查就醫(yī)行為,促進母嬰健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