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萍
(江陰市南閘中心幼兒園 江蘇 江陰 214405)
引言
幼兒閱讀對于幼兒的個體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和發(fā)展意義。因此,注重幼兒閱讀教育,探討幼兒閱讀教育現(xiàn)狀,開展形式多樣、方法創(chuàng)新的幼兒教育活動,能提升幼兒文學素養(yǎng)和能力,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
(一)缺乏良好的幼兒閱讀環(huán)境。不同以往,無論是社會還是家庭,家長還是教育工作者都已經認識到提早對幼兒進行閱讀教育和訓練的重要性,然而他們較重視幼兒讀物的選擇和閱讀技巧的指導,沒有認識到大環(huán)境對培養(yǎng)幼兒閱讀的重要性,存在著教學資源的閑置浪費,缺乏對幼兒進行閱讀教育的良好廣闊的教育環(huán)境等現(xiàn)狀。具體而言,當代社會是信息化、科技化的社會,然而多數幼兒學校和培訓機構往往沒有建立配套起相應的教學設施,充分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幼兒學生興趣,而只是作為視頻音樂的播放工具;還有空置多余的教學空間只是空置,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教學環(huán)境的布置毫無根據和章法,只是為了布置而布置,沒有根據幼兒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進行合理布置,也無法給予幼兒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促進幼兒大腦、智力以及情感個性的發(fā)展。
(二)幼兒對閱讀普遍興趣不高。興趣是學生豐富認知,探索未知的優(yōu)秀心理傾向。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在現(xiàn)代教育研究中已經得到證明。對于幼兒閱讀教育來說,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對于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發(fā)展幼兒文學素養(yǎng),提升幼兒文學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在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上,家長和教師多數都缺乏足夠的認識,而是將幼兒閱讀當做一個必要的任務,卻忽視對幼兒閱讀興趣的必要培養(yǎng)。而且,無論家庭還是幼兒園的閱讀教育都是傳統(tǒng)的閱讀朗讀授課,教學方式單一乏味,只是將幼兒當做是填鴨的容器,幼兒被動接受信息,卻不能調動幼兒的參與感和積極主動性,再加上幼兒生性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因而幼兒對于閱讀的普遍興趣不高,進而幼兒閱讀興趣和水平難以得到提高。
(三)缺乏正確的幼兒閱讀指導。正確的閱讀指導對于幼兒來說,就是開啟文學大門的重要鑰匙,能夠為幼兒展現(xiàn)廣闊的文學天地,促進幼兒更好地獲得知識,學習知識以及理解記憶知識。所以說,家長和教師應該對幼兒進行正確的閱讀指導,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然而這也卻是當代幼兒閱讀教育所缺乏的,也是一個普遍的幼兒教育現(xiàn)象。一方面也是幼兒因為認知水平低下,難以配合家長教師的工作展開,也不容易掌握到正確的閱讀方法;另一方面也是家長和教師本身也缺乏正確的閱讀指導教育方法,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和理論上的指導,而不是落實在每個幼兒的具體閱讀實踐和表現(xiàn)上進行糾正和改善,所以這也是當今幼兒閱讀教育展開的難題和障礙之一。
(一)選擇適合幼兒閱讀的書籍。選擇適合幼兒閱讀的書籍是開展幼兒閱讀教育的關鍵,家長和幼師工作者面對市場上紛繁復雜的幼兒讀物不能全盤接受,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進行有目的的、有針對性地挑選適合讀物。主要可以根據三個要素進行挑選:一是社會性,幼兒對于社會環(huán)境是缺乏認識和安全感的,但也是充滿興趣和好奇的,所以幼兒讀物應選擇跟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融入社會生活,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交往能力;二是教育學,幼兒讀物就是要帶給幼兒積極的引導和教育,要讓幼兒接受到愛的教育,讓他們對生活充滿期待,對他人學會尊重和關系,推動幼兒情感個性健康發(fā)展。三是審美性,挑選圖文并茂,具有音律感的幼兒讀物,這樣才能夠帶給幼兒美的感受,激發(fā)審美力和想象力,開拓幼兒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幼兒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知能力。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幼兒閱讀環(huán)境。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是進行幼兒閱讀教育的前提,對幼兒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家庭和幼兒園在幼兒閱讀環(huán)境設計時既要充分考慮幼兒的身心特征進行環(huán)境布置,又要充分利用多余的教學空間。具體來說,在教室的閱讀環(huán)境的布置上,桌椅的排列、書架的選擇以及書本的排列,要注重師幼的互動,幼兒的喜好以及身心發(fā)展特點等,教室的四周可以設置圖書角,而教室走廊、樓梯以及墻面等空間可以進行布置,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書香閱讀環(huán)境,從而激發(fā)幼兒的閱讀動力和興趣。
(三)開展豐富的幼兒閱讀活動。對于幼兒的閱讀教育不應該只局限于傳統(tǒng)的課題授課,還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幼兒教育活動,如開展幼兒閱讀周、親子閱讀會、讀書漂流等活動,組織幼兒進行集中的閱讀活動和比賽,鼓勵幼兒之間進行讀書交流和表演,將自己喜歡的故事分享給其他的小朋友,并及時對幼兒進行鼓勵和肯定,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和交往熱情等。此外,還應鼓勵家長也參與閱讀,一方面也是加強家長與幼兒之間的愛與教育的互動,另一方面也是讓家長重視幼兒的閱讀教育,并能身體力行參與到幼兒閱讀教育中來,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例如開展親子閱讀打卡活動,孩子和家長共同制定閱讀計劃,每天按照計劃選擇合適的書目進行閱讀,用照片、視頻、繪畫作品等形式記錄下閱讀的親子時光作為打卡,一次激勵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
(四)循序漸進進行幼兒閱讀指導。首先,教師要根據幼兒獨特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能力,進行循序漸進對幼兒進行教育,既要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要根據幼兒閱讀行為存在的偏差進行糾正,用鼓勵和肯定的教育方式培養(yǎng)孩子獨立閱讀和思考的能力,激發(fā)幼兒閱讀的動力,培養(yǎng)幼兒閱讀興趣和習慣。而家長在家庭環(huán)境中要接棒學校教育,主動與幼兒進行共同閱讀活動,不僅僅是制定閱讀計劃完成每天的閱讀任務,更深層次的要求是引導孩子學會細心觀察、主動思考、大膽想象等良好的學習品質。給與幼兒閱讀指導的同時,也能滿足孩子愛與歸屬的需要,促進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
雖然現(xiàn)代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認識到幼兒閱讀教育的重要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著不足和缺陷之處,幼兒閱讀教育仍然是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付出和努力,共同促進幼兒閱讀興趣、習慣以及能力的養(yǎng)成,為孩子打開文學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