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虹
(湖南省郴州市六中 湖南 郴州 423000)
一、教學(xué)目標:
以柳宗元《小石潭記》一課為范本,總結(jié)歸本文的寫景手法,并在游記練筆中運用到這些寫景手法。
二、教學(xué)過程:
第一部分(技法提煉):
板書課題:品讀《小石潭記》
師:我們將柳宗元先生的《小石潭記》來齊讀一遍。
師:柳宗元先生是怎樣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
生: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師:我們再仔細看看,作者發(fā)現(xiàn)小石潭是通過一系列什么詞串連起來的?試著找找看。
生:用動詞串連起來的。西行、隔、聞、伐、取、見。
師:作者用動詞將景點串連起來,從而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游蹤。他不是停留在一點上,而是移動自己的腳步,向前走去,引領(lǐng)我們欣賞到不同的景點,無形中已經(jīng)教給我們游記散文的一種寫法——“移步換景”,這種寫法小則用在一段中,大則可以貫穿全文,那本文是不是這樣的呢?
生:每一段開頭都有個方位詞,從小丘西行,潭中,潭西南,坐潭上??梢娙囊膊捎昧朔轿豁樞颉?/p>
師:我們這位同學(xué)的分析很到位,作者由“小丘西行”逐漸地拉近特寫“潭中”,然后又把鏡頭再拉遠到“潭西南”,最后把鏡頭拉高拉遠“坐潭上”。清晰的游蹤讓景物移動變換起來,由此可見“移步換景”是一種方位順序。我們在寫游記時,采用一定的順序,這樣的組織材料順序顯得條理清晰,讀者也會置身其中。所以大家可否總結(jié)我們游記寫作首先應(yīng)該注意什么呢?
生:齊答——移步換景,方位轉(zhuǎn)換。
師:很好,有了順序,下一步我們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們思考這個問題:《小石潭記》著重描寫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
生:潭里面的石頭,潭里面的魚兒,潭的源流,潭周圍的環(huán)境。
師:我們同學(xué)很聰明,學(xué)會了依照順序來尋找事物了,那這些景物又具有哪些特點呢?
生:石頭是千奇百怪的,魚兒一下子動一下子不動,小潭的源流蜿蜒曲折,小石潭的環(huán)境好凄清。
師:那為什么柳宗元先生要選擇這些景物來描寫呢?為什么不再不多描寫一些景物進去呢?
生:因為他對這些景物記憶深刻,更喜歡這些景物。如果寫很多的景物進去就沒有什么代表性了。
師:對,其實柳宗元先生是巧妙的選景,為的就是避免景物的重復(fù)和繁雜。同時柳宗元先生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在選景時要認真回味游覽時的所見所感,巧選自己印象最深刻、最熟悉的或最有特色的景物寫出特征。
師:由此可見,我們選景要抓典型,寫景要寫生動,這樣的景色才能讓讀者為之傾倒。所以大家總結(jié)我們游記寫作其次要注意的是什么呢?
生:抓典型景點,生動的描繪。
師:我很同意大家的觀點,我們要巧妙選景,生動描繪。面對如此優(yōu)美的景色,作者卻是“悄愴幽邃”。請結(jié)合寫作背景,說一說你的理解?
生:柳宗元參加政治改革失敗被貶了,所以內(nèi)心很憂傷,特別是小石潭清幽的環(huán)境使他內(nèi)心這種感覺更加明顯了。
師:這位同學(xué)對本文的寫作背景分析的很準確,記游的文章,或濃墨重彩,或輕輕滲透,都必須融情于景。我們在描寫景物的過程中,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進文章的字里行間,做到既有所見所聞,又有所思所感,這樣可以豐富文章內(nèi)涵,深化習(xí)作主題,使文章更具感染力。所以,我們最后在游記寫作中要學(xué)會巧妙選景,生動描繪。大家能把我們在《小石潭記》中提煉的幾種方法再來重復(fù)一下嗎?
生:齊聲說到:首先要移步換景,方位轉(zhuǎn)換;然后巧妙選景,生動描繪;最后巧妙選景,生動描繪。
第二部分(技法運用):
師:今天如果讓我們同學(xué)寫一篇有關(guān)于我們郴州的游記文,你會選擇哪個景點來寫呢?
生1:北湖公園
生2:莽山
生3:蘇仙嶺
……
師:“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背恢萋糜螀^(qū)共有景點近百處,涵蓋了自然風(fēng)光、文物古跡、革命圣地和民俗風(fēng)情等各種類型。在眾多的旅游景點中,蘇仙嶺元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老師也收集了部分蘇仙嶺的景點圖片,如果你是一名小導(dǎo)游,你會帶著我們的客人按照一個怎樣的游覽順序走完這些景點呢?
(出示蘇仙嶺風(fēng)景圖片:遇仙橋、白鹿洞、郴州旅舍、三絕碑、蘇仙觀、桃花居)
生:我們先來到遇仙橋,再到郴州旅舍,再到桃花居,然后到白鹿洞,再到三絕碑,最后就到了蘇仙觀。
師:剛剛我們這位同學(xué)走了條自下而上的路線,可是在串連這些景點的時候似乎忘記了我們的一個初衷,大家想想他忘記了什么呢?
生:應(yīng)該用動詞來串連這些景點,這樣才能使這些景物具有動態(tài)美。
師:那你能試試用動詞來串連下嗎?
生:穿過遇仙橋,進入郴州旅舍,經(jīng)過桃花居,來到白鹿洞,駐足三絕碑,登臨蘇仙觀。
師:我們的同學(xué)不愧是一名合格的導(dǎo)游,不僅頭腦清晰沒讓我們的游客走回頭路,而且口才是一流的哦。把這條完整的游蹤線路放在我們的“蘇仙嶺游記”中,文章就有了骨架,可這么多的景點,寫什么好呢?該如何取舍呢?
生:當(dāng)然是寫我們最喜歡的啦!
師:呵呵,大家真厲害!我們的“蘇仙嶺游記”有了骨架,有了自己中意的特色景點,那我們?nèi)绾蜗窳谠壬菢訉懗鲂闹形ㄒ坏摹靶∈丁蹦??下面我們就動筆寫寫吧!
第三部分(點評作文):
范文:
我穿過蘇仙嶺大門,然后往里面走就看見了一方翠綠的潭水。潭水上有一座精美的石橋,叫遇仙橋,真是如夢如幻。
越過了遇仙橋,再往前走一點就到了一條寫著很多“?!弊值穆?,而這些福字是各種不同的字體,有古代的、現(xiàn)代的,形態(tài)各異。
走完了福路,馬上就到了白鹿洞,洞口有兩個白鹿,一大一小。相傳蘇仙的母親在生下他之后,便把他留在了白鹿洞內(nèi),是由白鹿把他喂養(yǎng)大的。
再往上走,便開始上山了,一路便是蔥翠的大樹和清脆的鳥語,好似在與友人交流、說笑。
生評:有順序可言,但是文章缺乏生動的描寫,而且描寫的景物不是很典型,因此沒有將景物的典型特征給體現(xiàn)出來,甚至出現(xiàn)了記流水賬,望改進!
師評:文章在寫景順序上采用了一定的順序,但是在選景時不是巧妙的選景,所描寫的景物都是蜻蜓點水式的描寫,沒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四部分(課堂總結(jié)):
師:同學(xué)們閱讀與寫作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可以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今天我們重讀了柳宗元先生的《小石潭記》我們這篇課文中學(xué)到了游記的寫作方法,由此可見,書本就是我們寫作最好的范本,書本中的課文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寫作的技巧,這些源源不斷的寫作資源是需要自己去琢磨思考,望大家在今后的寫作中真正做到:他山之石,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