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謙玉
摘 要:通過三篇非連續(xù)性文本的閱讀,用“1+X”的群文模式,采用提取關鍵信息,運用思維導圖學會巧讀說明書,培養(yǎng)了學生提取、篩選、分析、概括的能力,讓學生在閱讀發(fā)現求同比異中提高思維興趣,引起連續(xù)思維,強化綜合思維能力。
關鍵詞:群文;思維導圖;思維能力
《巧讀說明書》群文閱讀教學選取的是三篇非連續(xù)性文本,《止咳枇杷糖漿說明書》《冰箱使用說明書》《飛鏢使用說明書》。讓學生通過快速閱讀說明書,抓關鍵詞的方法提取說明文中的重要信息,并且運用簡單的思維導圖理解說明文重要信息,通過比較學習,掌握閱讀說明書的方法,并運用到生活中。旨在通過此類文章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理解、發(fā)現、分析、比較、概括、綜合等思維能力。
一、三次比較,指導巧讀,提高思維興趣
首先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今天老師有點感冒,所以去藥店買了一瓶“止咳糖漿”,不過看到長長的說明書覺得有點繁瑣,孩子們能不能幫著老師快速地讀懂說明書呢?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于是讓學生默讀《止咳枇杷糖漿說明書》,找到關鍵的信息勾畫出來。學生勾出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勾出的關鍵信息,談談自己的發(fā)現。于是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關鍵信息在說明文中有提示,都是加粗黑體字或者加了“【】”。教師趁機總結:說明書中已經通過排版把關鍵的信息表示出來了,所以我們在閱讀的時候就要抓住這些關鍵信息。
教師緊接著提問:可這些關鍵信息中,有一些比較次要,我們可以暫時忽略它,有一些哪些信息卻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我們在服藥之前馬上了解的,你能把它們選出來嗎?這是學生再一次通過比較分析,從這些關鍵信息中再次通過篩選,最終確定“藥品名稱、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藥物相互作用、有效期”是更為重要的信息,我們在服藥的時候必須馬上了解的。緊接著,教師通過學生的篩選把更重要的信息畫成一個簡單的思維導圖。
接著教師問:孩子們,現在又是考驗你發(fā)現能力的時候了,把止咳枇杷糖漿說明書這張思維導圖進行一個對比,你有什么發(fā)現呢?學生觀察比較發(fā)現,思維導圖抓住了最關鍵的信息,把復雜的說明書更加簡單化地呈現了出來。從而明白巧讀說明書的方法就是通過快速閱讀,勾畫出了說明書中的關鍵信息,又通過仔細對比,篩選出了最關鍵的信息,然后,通過思維導圖表示出來。這種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我們用好說明書,幫助我們更加方便、快捷地生活。
學生在三次比較中,學會了提取關鍵信息,篩選重要信息,在比較中發(fā)現了思維導圖的優(yōu)點。而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可以讓抽象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對于重點知識的掌握變得容易。課堂引導學生的三次“發(fā)現”,三次“比較”,不僅僅是了解了使用思維導圖讀好說明文的方法,更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思考的習慣,引導學生的思維水平向縱深發(fā)展。
二、運用方法,拓展遷移,引起連續(xù)思維
學生在掌握了巧讀說明書的方法后,教師提供了《冰箱使用說明書》,讓學生運用才學到的方法巧妙地讀懂它。學生獨立完成勾信息、畫導圖后,進行全班交流。這就是憑借已知的知識,探究未知的問題,形成思維的連續(xù)活動。
學生在匯報的時候,發(fā)現冰箱說明書首先是一個畫的各部分的圖,沒有總的文字概括,不知道應該怎么進行勾畫重點信息。這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畫的是什么?這些各個部分的圖你能用一個名稱進行概括嗎?學生馬上想到了“冰箱的構造圖”,這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接著說明書中的“安全標志”“安全注意事項”因為加粗了,也被學生很快提取出來了。思維導圖也就迅速被學生畫出來,通過對比,發(fā)現比原來的說明書更清楚簡潔。
學生初步掌握了閱讀說明書的方法后,老師出示了飛鏢玩具的說明書,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畫出“飛鏢說明書”的思維導圖,然后讓最先讀懂說明書的小組來玩飛鏢游戲。有了前面的兩次學習,小組開始了熱烈的討論,學生很快提取了關鍵信息:投擲姿勢、持鏢方法、記分方式、計分方法。在小組匯報的時候,有些小組的學生發(fā)現了問題,發(fā)現“計分方式”和“計分方法”有重復,可以合二為一,概括為“計分方法”。這就是有了前面方法的引導,所以學生在分析問題時,就用上了這樣的思維方法。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由于學生的學習水平不同,觀察問題角度不同,所以產生了種種不同觀點。小組合作中大家彼此交流,集中小組的集體智慧,從而達到思維能力的提高。學生通過比較、對照、切磋,這之間就會有意無意地學習到對方思考問題的方法,從而使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潛移默化的改進。
綜上可見,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訓練中得到提升,通過閱讀分析,學會了提取、概括;通過交流討論,學會了分析、歸納;通過求同比異,學會了質疑、釋疑。一節(jié)群文閱讀課,不僅僅是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更應當是思維能力的提升。我們的語文課,就是要指向學生的思維。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