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西關小學 甘肅定西 74300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蹦敲醋鳛橐幻W老師,在教學的環(huán)節(jié)里面,體現(xiàn)師德、培育自我情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們老師要心懷夢想,從人格上不斷的完善自己,變成一名具有品德且敬業(yè)的好老師。[1]
作為一名老師,當我們?yōu)樽约旱膶W生付出創(chuàng)造教育價值時,其實是非常美好的夢想,尊重學生是老師在師德體現(xiàn)當中的根本,在教學里面,老師等同于花圃里面的園丁,我們每天辛勤的澆灌著花園里的花朵,不僅僅要投入極大的愛心,同時也要擁有耐心去看他們成長,所以一名優(yōu)秀的老師要擁有職業(yè)道德,以自身高尚的情操影響他人,不應當存在不平等現(xiàn)象,在教育的過程里,也存在教師對學生關愛缺失的現(xiàn)象,那么缺乏師德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學生關愛不平等,喜歡關注學習好的同學。其實這是一個在教學里面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護短是教育當中的弊端,我們老師應當去鼓勵每一位同學,根據不同的性格特征去展開教育,而不是把學生分為等級去對待,這是對教育的不尊重。對于每個班級來說,每位同學的性格和學習成績都存在一定的差異,與老師的配合度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也造成了老師投入不平等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是教育當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2.教育灌輸的不平等。我認為這方面師德缺失主要體現(xiàn)在根據學生的成績去教育,不看重于整體學習效率的培養(yǎng),只是去提問優(yōu)等生。尤其在小學這個階段當中,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素質會呈現(xiàn)層次不齊的情況,老師師德的缺失也會體現(xiàn)在教育灌輸的不平等上,根據不同的能力去教學,這樣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不能夠取得進步。優(yōu)秀的老師對待學生應當有一份平等心,努力去愛護每一位學生,而不是以學生能力的等級去劃分。
所以我們在教學的時候,最應當去著重自己的職業(yè)道德,深化個人素養(yǎng),努力去避免以上發(fā)生的幾種情況,真正的進入到教育的價值中來,那么擁有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要從這幾個方面做起:
1.教育平等、愛護平等。優(yōu)秀的老師應當一視同仁,對待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真正的從內心去尊重,比如在教學里面,有些同學在知識的接受上反應有些慢,或者有些學生比較叛逆,性格很浮躁,其實面對這種情況,教師的內心不應當產生偏差,要用真正的愛心去培養(yǎng),做到足夠的平等,以最客觀和理性的角度去看待教學,而不是憑借自己的感受去教育,要讓教育一視同仁,真正的以理教學,我們不能以學生性格或是學習成績的好壞去評價,要以怎樣教學為標準,在思想教育上擁有自己的夢想,那就是對待學生愛的平等,全面培養(yǎng)小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不挑剔自己的工作,充分的做到無私的品格和對教育的熱忱。
2.堅定教育信念。筆者認為教育的第二點就是要堅定教育信念,在這幾年的中國夢思想當中,經常將強愿望與信念的重要意義。那么回歸到我們的教學生活當中也非常重要,老師要擁有美好的理念與夢想,真正的把教育擺放在第一位置,而不是僅僅的將教師崗位視為工作。在每個階段當中,我們每位老師應當為自己設立教育目標,然后不斷的追求與完成教育理念,懂得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以最科學的價值觀念教學才是職業(yè)道德的體現(xiàn),所以信念也是對美好夢想的一個追求,只有充分的把握好信念,才能夠堅持夢想,讓我們充分的做好自身的教育職責。[2]
我們老師要精心的呵護每一位學生,我認為師德要從多個方面做起,老師對學生的關愛要從內心開始,以真誠的心態(tài)去完善人格。那么我認為師德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當中的幾個方面:
1.因材施教,寓教于樂。教學應當具備一定的針對性和層次性,而不是盲目的知識傳達出去,師德的最大體現(xiàn)就在意一位老師對于自身工作的專業(yè)能力表達,那么就這方面而言,在教學上我們要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和性格展開教育,讓他們在課本當中感受到樂趣。所以因材施教十分關鍵,老師要懂自己學生的內心,其實師德的樹立是一種教學智慧的表達,懂得怎樣去運用自己的能力提升教學效率,讓其充滿意義與價值。比如當我們教導一些學習成績較為優(yōu)秀的同學時,其實從另一方面也要在培養(yǎng)學生成績的同時保持他們謙遜的品格,在面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同學時,老師應當幫助他們樹立自信,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這就是因材施教的真正意義所在。
2.在教學當中投入愛。如果我們想要了解師德,首先必須要懂得教師所付出的愛是什么,我認為師德與愛是等同的,只有在教學里面融入愛,才能具備高尚的情操,老師應當有一種博愛精神,將自己的愛無限的放大,在自身的工作當中投入熱情,筆者定義的愛就是無論我們遇到怎樣的學生,或許他們性格不同,學習的能力不同,但是老師對大家的呵護與愛是相同的。
3.懂得激勵學生。我認為優(yōu)秀的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方面一定擁有自己的想法,比如當學生表現(xiàn)好時我們應當給予怎樣鼓勵,當學生存在一些問題時,我們老師應當采取怎樣的思維與之溝通,所以說在教學的環(huán)節(jié)當中融入評價體系,懂得適當的激勵學生是教師高品格的表現(xiàn)。如當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再課題表現(xiàn)上比較模糊,不能夠馬上體育老師的意圖,這個時候我們不應當馬上指責,而是要主動去尋找適合學生學習的好辦法,這樣才能夠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學就是不絕對批評,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給予合理的意見與充分的肯定,適當的去鼓勵自己的學生。
我們老師也應當在教育里面有“中國夢”,這個夢想告訴我們在前進的道路當中要不斷的進步,懂得吸取意見和改進自己的不足之處,我認為師德的樹立在于對學生平等的愛與呵護,真正去投入自己的教育生涯,努力的做到寓教于樂,全面培養(yǎng)學生興趣,讓自己的工作素質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