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沖
《盲校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世界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如何讓盲生理解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呢?
直觀教學是視障兒童有效學習的重要手段。由于視覺缺陷,視障兒童感性經(jīng)驗非常貧乏,直觀教學可以為他們提供豐富的感性形象,補償視覺缺陷,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筆者在講授《畫楊桃》一課時,考慮到全盲學生很難理解“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這句話的意思,于是采用直觀教學,將真正的楊桃?guī)нM課堂,讓學生多角度地充分觸摸楊桃的形狀。同樣是楊桃,為什么不同的人觸摸到的形狀會不一樣呢?學生從容地總結出了下面這句話:觸摸的角度不同,樣子當然就不一樣了。利用直觀教學,學生很容易就突破了難點,理解了文章的意思。
《詹天佑》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就用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邊拉,一個在后邊推。過青龍橋,列車向東北前進,過了‘人’字形線路的岔道口就倒過來,原先推的火車頭拉,原先拉的火車頭推,使列車折向西北前進?!币暳φ5暮⒆永斫膺@段話都有難度,何況是視障孩子呢?為了降低難度,提高教學效率,筆者再次運用了直觀教學。自己動手制作了一個“人”字形鐵路的模型教具。課堂上,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邊觸摸教具,邊講述火車是如何通過“人”字形線路的。在直觀教具的幫助下,視力殘疾的學生竟然輕而易舉地攻克了這一教學難點,這不能不說是直觀教學方式的功勞。
多年來的盲校教學實踐證明,信息技術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無法運用直觀手段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學生同樣可以更好、更快、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獲得情感體驗,感受文本中豐富的人文內涵。
以讀代講,以讀促悟,一直是語文教學最有效的方法。首先,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帶領孩子“聽讀”。我們利用網(wǎng)絡可找到多種音質、音色、音準俱佳的朗讀作品,學生愛聽,低視力學生還可以邊聽邊欣賞畫面,這樣,他們會很容易地在聽讀和自讀過程中體會文章情感,掌握朗讀要領。其次,還可以帶領孩子“錄讀”。如果學生覺得自己的朗讀練習得差不多了,就可以用電腦錄下自己朗讀的課文,再播放(分享)給同學或者自己聽。如學習詩歌《中華少年》時,筆者帶領學生上網(wǎng)聽名家的朗讀錄音,幫助學生感受詩歌所表達的真摯的愛國熱情和中華少年強烈的歷史使命感。然后讓學生自己配樂,有感情地朗讀。
《盲校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養(yǎng)成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素養(yǎng),以利于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增強社會適應能力?!?/p>
例如《索溪峪的“野”》一課,作者分別描寫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動物的野、游人的野。文章思路清晰,學生理解起來并不困難。難在讓學生通過文字的描寫,想象索溪峪的毫無人工雕琢的山野風光,這對于視障學生來說太難了。于是,筆者給學生準備了大量索溪峪的圖片或視頻資料讓低視生欣賞,然后讓他們給全盲生描述,接著各自談感受,最后讓學生圖文結合進行語言文字的品味賞析,充分地朗讀,讀出索溪峪的山水及動物的野性之美,讀出游人返璞歸真的美。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孩子們讀得入情入境,讀出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接著我又帶孩子們欣賞了祖國其他地方壯麗的美景,學生在大開眼界的同時,也更加熱愛自己山水美如畫的祖國。
《盲校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視力學生的語文學習應特別關注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學生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思維發(fā)展等方面的影響?!睗h字是有其造字規(guī)律的。低年級低視力學生識字不是零基礎,當學生識字達到一定量后,教師就要想辦法幫助學生尋找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并讓學生將規(guī)律轉化成識字技能。這樣才能實現(xiàn)“多讀字,快識字”。
利用象形、指事字與“圖像”有聯(lián)系的特點,在教學時可引導學生把抽象的漢字符號與一幅幅具體、形象的圖畫聯(lián)系起來,變機械識記為意義識記,使學生輕松愉快地識記字形,理解字義。如教象形字“魚”,以多媒體顯示一條掛著的魚,然后利用動畫的方式把“魚”字從甲骨文到金文、篆文、隸書的演變過程形象地演示出來。這樣,借助動畫,學生不僅很快就記住了“魚”的字形,而且初步了解了象形字的造字規(guī)律,并運用于自己的識字實踐:學習“飛”字,學生說“飛”就像一只展開雙翅的飛鳥;學習“竹”,學生說它像竹子上的六片竹葉等。利用動畫學習漢字,不僅讓學生理解了文字的變化過程,還增加了低視生的識字樂趣。
在教會意字時,應利用會意字的“語義”與“符號”之間的巧妙聯(lián)系,指導學生分析“部件”,編故事或做動作,以理解字義,記憶字形。如教“看”時,動畫形象地演示“看”字上面的“手”,下面的“眼”,同時配以老師的解說——上面部分就是一只手,然后讓一個學生將手放在眼睛上,做手搭涼棚往遠處“看”的動作,這樣,學生很快就記住了“看”的字形。以后,學生會用這種方法學習生字:學習“淚”字,學生說,眼里流水是淚;學習“休”字,學生說,一人靠在樹邊休息……如此一來,低視生很容易就理解并記住了漢字的寫法和意思,然后他們又幫助全盲生理解詞語的意思,讓全盲生也像他們一樣,感受到識字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