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品德與社會課程校本化實施的特征與策略

      2018-02-24 23:28:43江蘇省常州市覓渡橋小學
      學苑教育 2018年8期
      關鍵詞:品德手段校本

      江蘇省常州市覓渡橋小學 馬 琴

      品德和社會校本化課程的開設和實施,與我國的課程改革相適應,也是提升課程教學效果的必經(jīng)途徑。本文通過對品德和社會校本化課程特征的歸納總結,探索出校本化課程實施的主要策略,旨在促進校本化課程的發(fā)展。

      一、品德與社會課程校本化的特征

      在我國的義務教育中,小學高年級會開設一門綜合課程——品德與社會課,旨在提高學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填補他們在社會方面的發(fā)展需要。所謂“校本課程”,是指以學校為本,由學校自身來確定的課程。通過學校領導、骨干教師以及相關人員之間相互探討,發(fā)現(xiàn)學生的社會性需求,并分析現(xiàn)階段學生在生活和品德修養(yǎng)方面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一門課程的開課實施,來切實解決學生的成長問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總體來看,品德與社會校本化課程以“生本化”為核心。所謂生本化,就是以學生為中心,旨在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校本化”就是要充分去認識和理解學生所面臨的社會生活,幫助他們提升社會生活經(jīng)驗,培養(yǎng)人格和修養(yǎng)。

      以生本化為核心的品德與社會校本化課程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首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構成了品德與社會課程資源的重要一部分。學生自身具備的生活和情感體驗不僅是典型的教學案例,同時也是了解學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窗口,把學生自身看成是課程教學資源的一部分,是校本課程具體化的展現(xiàn)。

      其次,以學生的切實需求為出發(fā)點來制定學習目標、設計教學課程。需要認識到,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個體的學生在生活經(jīng)驗、社會認知、品德修養(yǎng)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學校的校本化課程的實施,在保證國家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教學要求外,還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并以此為基礎來設計教學課程,做到“因材施教”。

      最后,引導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所謂引導式教學,就是指教師轉變自身的角色定位,從一個單純的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橐粋€學習方法的引導者,去積極發(fā)掘學生自身的閃光點,幫助他們自發(fā)主動地去學習,并為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探索提供充分發(fā)揮的空間。

      二、品德與社會課程校本化策略

      一方面是國家新課改進程的需要,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學校作為學生學習組織,教師作為專業(yè)教學研究者的教育假定??傮w來看,品德與社會校本課程的實施主要有三條路徑。

      首先,重新定位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師的角色。品德與社會校本化課程的核心旨在幫助學生達到社會化發(fā)展的需要。這就要求教師在具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課堂教學設計技巧外,增加教育智慧。例如,在備課的時候,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現(xiàn)實需要,并把它融入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知識性的話題應該充分考慮搜集輔助性的教學材料,尋找文本表達以外的方式,如圖片、音頻、視頻等,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觀點性話題應該注重去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表達自己的想法。

      除了備課和課堂教學之外,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師還應該注意去引導學生踐行健康積極的生活觀念。讓學生去充分感受這個世界,做生活的參與者,并給予學生生活經(jīng)驗積極的引導和評價,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其次,對品德和社會課程的教材和教學資源做校本化解讀。教材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實現(xiàn)教學課程目標的輔助工具。我們需要認識到,掌握和記憶教材知識不是教學的最終目標,教材只是學生學習活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工具和手段。由于學生存在個體與地域差異,這就為教材的解讀提供了多樣化的空間。通過學生積極去把教學內(nèi)容和自身的生活實踐相聯(lián)系,對教材進行個體化、地域化的解讀,使學生感受到具體生活經(jīng)驗,來增強學習的樂趣與興趣。

      最后,明確教學手段和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品德與社會課程的老師需要明確,教學手段的應用是為教學目標服務,不能本末倒置,過于追求教學手段的多樣化、趣味性和新奇性,而忽視了最終的教學目標。大量實踐成果表明,采用大量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并不能很好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一些老師為了追求聲情并茂的教學效果,采用了大量的圖片、音頻和視頻教學,使得課堂成了資料展示的平臺,減少了積極思考和互動參與的內(nèi)容。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教師需要看到教學手段的輔助性功能,確保教學手段為教學目標服務,而不能為了教學手段而用教學手段。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品德與社會校本化課程的順利進行。

      總體來看,品德與社會校本化課程的實施,是新課改背景下的重要趨勢,也是促進教育改革,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舉措。品德與社會校本化課程以“生本化”為核心,把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看成是重要的教學資源,把學生的切實生活需要看成是教學目標的旨歸,通過引導式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其課程校本化策略主要可以通過老師角色的重構、教材的校本化解讀和調(diào)整教學手段三個途徑來實現(xiàn),旨在順利進行校本化課程的實施。

      參考文獻:

      [1]薛黎明.品德與社會教學策略[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2(03):34-35.

      [2]閆凱.體驗性教學在品德與社會課堂的實施策略淺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45(42):67-68.

      [3]李威娜.品德與社會課程結構的特點及其改進與優(yōu)化[J].青春歲月,2015∶69(18):39-40.

      猜你喜歡
      品德手段校本
      抓細微之處 促品德養(yǎng)成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6
      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以閩江環(huán)境保護校本開發(fā)為例
      《紅樓夢》(新校本)
      紅樓夢學刊(2019年5期)2019-04-13 00:41:26
      《紅樓夢》(新校本)
      紅樓夢學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49:30
      點校本《史記》中的“曆”字
      天一閣文叢(2018年0期)2018-11-29 07:48:18
      創(chuàng)新執(zhí)法手段,提升執(zhí)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中國汽車界(2016年1期)2016-07-18 11:13:36
      品德微視頻評價的思考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1
      品德
      讀者(2015年7期)2015-04-01 12:28:14
      論茶的君子品德
      茶葉通訊(2014年3期)2014-02-27 07:55:46
      潍坊市| 乐都县| 灵台县| 前郭尔| 安塞县| 达尔| 民勤县| 开阳县| 林周县| 铜山县| 牡丹江市| 舒兰市| 崇仁县| 荔浦县| 简阳市| 十堰市| 宁海县| 株洲市| 广德县| 沿河| 宝鸡市| 崇仁县| 墨江| 丽江市| 图木舒克市| 曲松县| 那曲县| 乐业县| 海安县| 濉溪县| 绥芬河市| 突泉县| 丽江市| 乐陵市| 宽城| 河间市| 康定县| 泸州市| 香河县| 临澧县| 米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