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榮
(沭陽縣胡集實驗小學,江蘇 宿遷)
小學英語是小學階段一門比較重要的基礎課程,與高年級英語相比,小學英語更加簡單,也更貼近生活,通常都是日常生活當中常見的用于基礎交流的單詞和句式。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剛開始接觸英語,對英語發(fā)音和英語思維的理解都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小學教師在課堂上要合理使用提問的教學方式,結合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找到學習英語的樂趣,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1.問題形式單一,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和表達。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提問的問題類型單一,通常學生只是簡單地回答“Yes”或“No”就可以了,問題比較局限和封閉,影響學生發(fā)散思維和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鍛煉。這樣的課堂提問效果自然不理想,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也會非常有限,久而久之,張口表達的能力也會受到影響。所以,教師要在英語課堂上多提問參考性強可延展的問題,盡量讓學生通過所學的單詞、短語和句子來回答問題,將學習內容合理地應用到口語表達當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2.不能合理把握問題的難易程度,影響學生對問題的參與熱情。因為接觸英語的時間不同,有的學生很早就開始英語啟蒙,再加上學生的學習能力本身也有一定區(qū)別,所以學生英語水平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教師課堂提問時要考慮全體同學的接受程度。設計問題時,如果過于簡單,則沒有挑戰(zhàn)性;如果問題的難度太大,又會導致大部分學生無法參與到正常的課堂提問中來。所以,教師要平衡問題的難易程度,避免課堂成為個別學生的展示平臺,要讓大部分學生都參與到課程中來,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3.部分教師缺乏耐心,提問完以后沒有留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小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回答問題時難免受到漢語思維的影響,不能很快地組織語言和句子,此時教師要多一些耐心,提出問題以后讓學生思考幾秒以后再作答,學生回答問題遇到困難的時候要給予必要的提示和幫助,幫助學生建立英語輸出的自信心。如果教師在學生回答不出來時馬上換其他同學回答,會對答不出來的學生內心造成一定的傷害,打擊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1.課堂提問要有一定的廣泛性。課堂提問不能只是針對部分學生,要盡量面向全體學生。小學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問題的廣泛程度,盡量將以前學過的知識也納入進來,一方面通過反復的訓練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和理解,另一方面,也給大部分反應較慢的學生提供開口說英語和回答問題的機會。教師可以將日常見面打招呼等日常交際的英語作為每次英語課堂前的例行提問跟學生展開交流,例如:“Hello!How are you today?What day is it today?How do you feel today?”這樣的問題,大部分學生都可以回答,通過簡單的提問,一方面可以將學生迅速帶入英語學習氛圍中,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開口表達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提問的問題,由淺入深,引導學生既能掌握課堂內容又有一定的知識拓展。教師設計的問題要盡量調動所有同學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學習英語的快樂和收獲成功的喜悅。例如學習完季節(jié)這幾個單詞后,教師引導學生復習時不只是簡單地讓學生背單詞,教師可以根據(jù)單詞設計幾個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如“T:Do you like summer?S:Yes,I do.T: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ummer?S:It’s hot.T:What do you like to do in summer?S:I like swimming.I like eating ice-cream...”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可以充分展開自己的思維和聯(lián)想,同時增加學生鍛煉口語的機會,學生在不斷表達的過程中會越來越自信,通過不斷的使用對單詞和句型的掌握也會更加牢固。
3.教師提出問題以后,對學生的回答要給予積極的反饋。課堂提問本身就是一個教師和學生互動的過程,教師在學生回答完問題以后,如果學生回答得好,教師要提出表揚,比如“Excellent!”“Well done!”等等。教師積極肯定的反饋會讓學生信心大增,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如果回答得不對或者不全面時,教師也要給予一定的鼓勵,對于平時內向的學生敢于大膽發(fā)言也要提出肯定和鼓勵。教師除了口頭表揚以外,親切的笑容和肯定的動作,都會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學習動力。所以,教師要通過積極的反饋來增加學生學習的信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
課堂提問仍然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方式,合理地使用課堂提問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總結提問的策略,通過有效的課堂提問,不斷提高英語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