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元進
(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草灘鎮(zhèn)教育管理中心)
父母對于兒童的性格培養(yǎng)和塑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對于留守兒童來說,父母遠在他鄉(xiāng),缺少父母的關懷和愛護,甚至連見一面都很難,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自然會被父母忽視。由于留守兒童缺乏家庭教育,父母對他們的后天教育不足,導致留守兒童的不良行為習慣越來越多。
留守兒童大部分和家中的老人生活在一起,但是家中的老人文化程度不高,不重視對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也不知道家庭教育對留守兒童有多重要。只關注留守兒童衣食住行方面的問題。對于他們來說,只要孩子吃得飽、穿得暖、身體健康就足夠了,學習都是次要的[1]。
父母常年在外,對留守兒童的關心非常少,很多父母連一天一個電話都做不到,大部分父母都是好幾個月打一個電話回家,電話的內(nèi)容無非是“錢夠不夠花”“冷不冷”之類的噓寒問暖。很少有父母會詢問孩子最近的功課做得怎么樣,教師教了些什么,最近有沒有開心或者不開心的事情[2]。
大部分的父母認為,給孩子寄幾件衣服,買一些零食,給足夠的零花錢就是對孩子好,但是卻忽略了其實對孩子進行教育比給孩子金錢更重要。
很多在外務工的父母都會存在攀比心理,休息時間的交談也離不開家中的孩子,所以家長經(jīng)常會對孩子說這樣一句話“學習是最重要的,我們在外打工掙錢,就是為了讓你好好學習”,對于家長來說,最能衡量一個孩子好不好的條件就是孩子的成績是不是名列前茅。孩子成績好了,會讓家長覺得面上有光,家長會繼續(xù)告訴孩子只要好好學習就行,孩子成績不好,家長更加覺得成績重要,還是會告訴孩子只要好好學習就行。根本就不重視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有的孩子甚至連刷碗都不會。
對小學留守兒童的培養(yǎng)不僅僅需要學校中教師的教育,還需要家庭中家長的教育,二者相輔相成,才能讓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兒童在學校的時間不過八小時,但是在家里的時間卻有很多,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會對兒童產(chǎn)生非常大的影響。所以學校和家庭必須要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
例如,教師可以在空閑時間給學生的父母打電話了解一下學生的情況,并告知學生的父母學生最近的學習狀態(tài)和心理狀況,讓家長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教師可以對學生父母提幾點建議,第一,在家長給家里打電話的時候,多問問孩子最近開心或者不開心的事,讓孩子對家長說出自己的真心話,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第二,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除了學習以外的能力,可以在電話里以建議的口吻,告訴學生在空閑時間多幫家里的老人做點家務,幫老人分擔。第三,家長要讓孩子學會感恩,感恩父母外出工作掙錢養(yǎng)家的辛苦,感恩家中老人無微不至的關懷。
對于現(xiàn)在的留守兒童來說,家庭教育普遍嚴重缺失,那么學校教育就至關重要,學校教育要盡可能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有以下幾點建議,第一,教師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所有學生,留守兒童更需要教師的關懷和鼓勵。留守兒童不能每天都看到父母,但是能每天都看到教師。教師雖然不能取代父母在兒童心里的位置,但是卻能讓留守兒童感受到如同父母一般的溫暖。第二,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師要讓學生明白父母的不容易和家中老人的不容易,讓學生感恩家中的老人,在家?guī)屠先俗鲂┝λ芗暗募覄?。第三,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有的留守兒童會產(chǎn)生自卑的心理,不愿意與人交流,事情都悶在心里,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安慰鼓勵學生。
留守兒童作為弱勢群體,需要大家的關懷和鼓勵。在留守兒童的內(nèi)心深處,非??释改傅年P心和鼓勵,但是大部分在外打工的父母普遍無法給予留守兒童過多的關懷。在留守兒童行為習慣培養(yǎng)方面,家庭教育比較缺乏,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學校教育也沒有做到位,沒有真正地為留守兒童著想。
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缺乏很難有大的改變,但是學校教育卻可以通過改變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培養(yǎng)留守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
[1]張永紅.探討小學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習慣的成因與教育對策[J].新課程(上),2015(1):118-119.
[2]孫媛媛.部分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習慣成因及對策研究[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7):143-144.
注:本文系2017年白銀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農(nóng)村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習慣的成因及矯正》的成果,課題立項號BY[2017]G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