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海
(甘肅省天祝縣東大灘鄉(xiāng)教育輔導站,甘肅)
教師通過課堂教學這一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目的是讓學生獲得新知識,形成相應的能力,并得到身心的陶冶,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課堂教學也是老師和學生進行互動、伴隨著情感交流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是有限的,如何有效利用這一過程,提高四十五分鐘內的教學效果,是教學一線的廣大教育工作者都必須積極面對、無法回避的事實,也是值得研究并急待解決的問題??偨Y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就如何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展開論述。
課堂教學實踐要完成怎樣的教學任務,教師必須胸有成竹,進而根據情況,有側重有步驟地展開工作,而不能率性而為,想到哪兒就講到哪兒。明確的教學目標,不應憑教師主觀去認定,而應該積極思索,深入研究,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學科的特點,把握知識的體系,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而確立。教師在確立這一目標時,應特別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分層次設立要達到的目標,以期在教學過程中能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全體學生都能主動地、積極地參與活動,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教師完成教學目標的決定因素是選擇科學而合理的工作策略。作為教學實踐者的教師,要準確定位自己,轉變觀念。老師要對自己的工作角色和神圣職業(yè)有個明確而清新的認識,老師不再僅僅是教書匠,也不僅僅是學問的灌輸者,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和教改潮流,靈活處理好課堂上老師和學生的角色。顯而易見,學生是一個個具體的人,有著各種的經歷、認識、思想、價值觀,作為老師,要充分認識和重視這種差異,要充分尊重每個學生,心中有大愛,胸懷寬廣,融入學生,彼此平等相處,和學生做好朋友、好伙伴、好知己。興趣,毋庸置疑,是最好的老師和動力。在語文課堂上,所用的教學策略要充分適合學生,極大地激發(fā)他們濃厚的求知趣味,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思維能力,引導他們進行深入而持久的思考。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老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具體學習情況,靈活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引發(fā)學習興趣,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生活。充分、有效地選擇多媒體課件,增強知識的形象性、趣味性,時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語文這門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語文教學要依據學科的特點,創(chuàng)造一種充滿文學色彩的濃郁氛圍,讓學生感知語文基礎性、工具性、人文性、實用性的特點,在學習的過程中感知語文帶來的樂趣,認識語文在實際生活中的價值,體驗原汁原味文學情感的熏陶,使學生真正明白生活和語文是緊密相連的,語文能書寫出自己的燦爛人生,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學習語文,接受新的語文知識,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用愛為學生領航。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營造一種和諧輕松的氣氛,師生學生共處,時時用飽含真情的語言跟他們交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深深感知到給予他們的無私的愛,體會到老師寄予他們的深情,并將此化為學習的動力。融洽而平等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學生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可以調動他們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應該以積極而欣賞的心態(tài)對待每個學生,多關心他們,多鼓勵他們,讓學生充滿自信,使學生能有話就說,說得舒心,感受不到教師的壓力,既有助于解決問題,又使學生對老師產生羨慕、信任和尊重。通過筆者的觀察和交流,深深感知到學生也是渴望得到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愛和鼓勵的。學生得到教師的關心,學生也就會激發(fā)出對教師的愛,愛是彼此的。有了這樣的教育教學能力,語文課堂教學何嘗不會有效呢?所以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主體精神的首要條件。課堂上教師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帶著情緒進課堂。要尊重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好的心情聽課。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積極提倡:學生答錯了的允許給機會重新回答,回答得不夠完美的允許其他同學補充,沒有想好的允許再想,不清楚的允許問,有不同意見的允許討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講解不到位的允許學生補充,只要學生善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教師盡量指導學生完善自己的思路。這才是學習的真實過程,這樣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才會有保障。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應想方設法營造最美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最佳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開開心心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學習中感受快樂,使他們獲得成就感,挖掘他們的潛力,開發(fā)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達到對知識的透徹理解、系統(tǒng)掌握。
總之,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體現(xiàn)人文性,創(chuàng)建和諧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用愛為學生引航,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就一定能夠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