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松
(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qū)淡水善培小學,廣東 惠州)
學校的教學和日常生活,要求學生樹立嚴苛的集體和時間觀念,嚴格遵循學校規(guī)章制度。低年級學生年齡比較小,僅僅知道道理,如果沒有通過反反復復的練習,也不見得能做得到、做得好。對低年級學生進行慣例的教育,對上課下課時對老師的禮貌問題、怎樣回答問題、尊重師長、團結(jié)同學等等,都要有確實的規(guī)定,然后開展反復的訓練,對做得好的學生在班級上、大會上給予大力表揚,并且讓他們給大家做出示范,讓這些學生體會到被表揚、被稱贊的歡樂。但是,低年級的學生也總是會出錯的,這時我不會去斥責他們,而是讓他們重做,一次、兩次……苦口婆心,反反復復多次,一直到做好為止,我從來不會因為學生做錯了一次而去嚴厲地批評他,讓學生從內(nèi)心覺得忌憚,不然學生會害怕老師,不敢再去和老師過多地交流,所以,我會真實地去激勵學生樹立自信去做好這些事。低年級的學生都比較活潑好動,上課時注意力不夠集中,集會時站不了多久,課間十分鐘喜歡追逐打鬧,我覺得,低年級學生一般都比較喜歡集體活動,我就通過各種學校組織的活動在他們心中確定“集體”這個觀念,讓他們懂得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這個道理,不能因為個人原因使集體利益受到損害,讓他們從小就培養(yǎng)起集體榮譽感。
我通過班級黑板報評比、書法比賽、小學生運動會、漢字聽寫比賽等以班級為單位展開的活動中,讓學生逐漸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明白個人要為班級爭光,班級的榮譽也是個人榮譽的表現(xiàn),讓他們能為了班集體的榮譽而約束自己的行為,做事之前要先考慮集體的利益和榮譽。集體榮譽感建立在學校真實可靠的德育活動中,我校德育處從“文明之星、學習之星、衛(wèi)生之星、進步之星、紀律之星”五個方面每月對班級進行評定。我教導學生從身邊的小事開始做起,不斷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不斷把自己的行為向道德規(guī)范靠攏,讓他們懂得班級的星星能不能得到與每個人休戚相關。而通過實踐證明,把品格教育的條件轉(zhuǎn)化為班級的努力方向,可以鼓勵全班學生一起向著目的努力,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和集體是息息相關的,自己的一個小小的行為也會影響集體的面貌,通過集體的力量培育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學生受到品格教育,確實是一個卓有成效的方式方法。
低年級的學生對成為少先隊員這件事感到無比自豪,我通過少先隊這一組織對他們開展品格教育。通過一項項班規(guī)使每一位低年級學生對比自己的行為,誰做得好,就獎勵一枚小紅花,小紅花對他們來說是特別大的歡喜,對于學生來說是鼓勵的一種具體化的表現(xiàn)方式。我還在少先隊活動中設置“我是誠實的孩子”“我從不說臟話”“我和同學是好朋友”等等情景,給學生講一些例子,用我們身邊的具體例子協(xié)助隊員領略道德規(guī)范。我開展隨手撿起垃圾、不亂涂亂畫、愛護公物、節(jié)約用水用電、不浪費糧食等一些有具體意義又行之有效的活動,鼓勵學生多多參與到少先隊組織的各項活動中,做得好就要不吝嗇地表揚,做得不好也不要過度地批評,反而要耐心教導,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漸把品德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東西。
老師應當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用事實講道理。小學生處于接受教育的啟蒙階段,對于認知世界更多是采用模仿的方式,因此老師在平時的德育中要懂得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重要性,明辨是非,不能帶有主觀偏見態(tài)度,不溺愛學生,制止錯誤的言行,肯定正確的言行,愛憎分明,為孩子們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在引導孩子正確思想行為,或者糾正錯誤思想行為的過程中,要注重用事實講道理的方式,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和懲罰。
此外,教師還應該多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德育觀念?,F(xiàn)在小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習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并且不熱愛勞動,也不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為了培養(yǎng)孩子熱愛勞動的觀念,養(yǎng)成珍惜別人勞動成果的好品質(zhì),應該適當?shù)刈寣W生親身參與實踐,參加一些勞動活動,例如,打掃教室衛(wèi)生、學校衛(wèi)生等活動。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發(fā)現(xiàn)身邊有不講衛(wèi)生、不熱愛勞動的人的存在,也能知道不講衛(wèi)生、不熱愛勞動確實是種壞的生活習慣和不好的思想意識,讓他們從內(nèi)心產(chǎn)生抵制這種不良習慣和意識,進而使他們樹立熱愛勞動講衛(wèi)生的意識和觀念。
學生品格教育的好壞與學校的形象密切相關,與學生的成人成才也息息相關。注重低年級學生的品格教育,從小時候就開始培育他們優(yōu)良的道德行為,為學生的未來、學生的人生、學生的幸福、學生的夢想奠定結(jié)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繼平.淺談小學低年級品德教育[J].才智,2017(7).
[2]丁莉.淺談小學低年級德育工作[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小學教研版),2009(3).
[3]馬紅梅.淺談小學低年級德育教學與學科結(jié)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