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霞
(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第一中學,山東 德州)
化學屬于基礎自然科學,學生獲取化學知識的主要方式是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注重實驗教學能夠為學生直觀呈現(xiàn)學習內容,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實驗教學中,教師通過設置一系列的探究性問題,使學生由淺入深地思考問題,并通過適當?shù)狞c撥和指導,使他們更好地認識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規(guī)律,不僅使其更好地理解和記憶了知識點,還能夠鍛煉他們的思維,促進其化學實驗能力的提升。
受傳統(tǒng)化學實驗教學的影響,高中化學教師采用“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學生處于學習的被動地位,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比較強,缺乏自主探究意識。化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通過開展生活化實驗,鼓勵學生將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用在實驗中,這樣能夠使學生產生新穎、親切的感覺,一方面能夠增強實驗的趣味性,另一方面還能激發(fā)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對于其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指示劑變色”的實驗中,筆者讓每個實驗小組從家里帶來蘿卜和醋,在課堂上進行實驗;在帶領學生一起做“酸堿反應”實驗時,筆者買來檸檬和烤粉;鼓勵學生在家里做實驗,用筷子代替玻璃棒,用杯子代替燒杯;開展“自制肥皂與肥皂的洗滌作用”和“鮮果中維生素悅的還原性”生活化實驗等等。高中化學教師通過結合實際生活開展實驗教學,能夠更好地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調動他們參與實驗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所謂微型實驗,就是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個空間較小,或是難度較小的實驗,方便學生就地取材,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獲得良好的實驗教學效果。高中化學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實驗儀器,一方面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性思維。教師可以根據(jù)本校實驗教學現(xiàn)狀,引導學生利用生活中的廢料和物品進行實驗教學,也可利用生活中的物品來代替實驗物品,如雞蛋或者貝殼來代替碳酸鈣,用廢棄的小瓶子代替反應容器等等。由于很多實驗結論是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像吸熱反應、放熱反應、顏色變化以及沉淀現(xiàn)象等,因此,教師在進行微型實驗的過程中,為了使得實驗活動順利進行,應做好實驗前的準備,首先要明確實驗目的,為學生講解實驗原理和實驗步驟,必要的時候要為學生進行實驗演示;其次是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的細節(jié),從細節(jié)處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最后,教師帶領學生一起總結實驗規(guī)律。通過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微型實驗,能夠更好地提高實驗教學效率,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分析能力和歸納能力,促進其綜合能力的提升。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目標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使他們掌握探究事物的方法,同時,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新課改這樣一種大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應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模式,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利用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實驗技能,促進其思維能力的提高。多層教學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使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促進其個性化發(fā)展。高中化學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結構等,采用不同的實驗方式,如實驗——探究、實驗——歸納、實驗——訓練、實驗——應用,對于學生化學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可選擇“探究”和“歸納”層面,基礎較好的學生注重“訓練”和“應用”層面,這樣能夠帶動全班學生參與到實驗過程中,使被動學習知識轉變?yōu)橹鲃犹骄恐R。例如,在進行“金屬的電化學腐蝕”實驗時,化學基礎差的學生可探究實驗產生氣泡的原因,基礎較好的學生根據(jù)粗鋅、純鋅和硫酸反應的劇烈程度差別,設計相應的實驗量化有關速度的測定。
總之,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高中化學教師通過采用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方法,優(yōu)化實驗教學,能夠為教學活動帶來諸多方便,不用費太多的口舌在知識的講解上,而是讓學生通過觀看實驗現(xiàn)象,在教師的引導下總結出實驗規(guī)律和事物的本質,使得實驗教學活動順利進行,不僅能夠推動新課程改革進程,對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也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