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祥
(寧夏中衛(wèi)市海原縣三河中學,寧夏 中衛(wèi))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給教育事業(yè)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各類新媒體教學工具受到廣大教師的高度青睞。長期以來,多媒體設備都因其交互性和實用性的優(yōu)勢被廣泛運用在課堂教學中,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越來越多比多媒體設備更便捷的新型工具涌入校園,它們的出現(xiàn)優(yōu)化了課堂結構、提高了課堂效率,使得學生在更優(yōu)質的課堂中產生了強烈的積極與自主學習心理,進而使教學成效獲得顯著提升。據(jù)此,筆者在此對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展開探討,旨在為學生構建更完善、更合理的英語課堂。
微課是一種以短小精悍著稱的碎片化教學視頻,即運用五到十分鐘的時間針對某一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解,其中內容既不會過于繁多,又能使學生完整理解這一知識點,是一種聚焦式教學工具。初中英語教學形式常常以詞匯伴隨著語法知識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依靠自己的邏輯思維將其組合起來進行記憶,且又因為每課中的知識點較多,致使他們對每個知識點都是囫圇吞棗般的籠統(tǒng)學習,以至于教學成效普遍不盡如人意。鑒于此,教師可運用微課構建起主題突出、內容具體的聚焦式教學模式,以促使學生更完整、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每個重點。
例如:在學習“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這課時,本課重難點為現(xiàn)在完成時的用法,于是筆者便以此為主題制作了微課視頻進行教學,視頻中首先介紹了現(xiàn)在完成時的構成、句式轉換和常用時間狀語,并以對比的形式讓學生分辨現(xiàn)在完成時和一般過去時、過去完成時的區(qū)別。視頻以精練的語言細致講解了該語法點的重點內容,隨后讓學生針對本課重點進行聚焦式學習,便可充分避免因知識量過多而使他們出現(xiàn)思維混亂的現(xiàn)象。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能力,英語教育也要求教師充分挖掘學生的自主學習潛能,進而促使他們形成終身學習英語的能力與意識,鑒于此,構建自主學習型初中英語課堂迫在眉睫。翻轉課堂是以互聯(lián)網為載體,顛倒傳統(tǒng)教學結構與流程的一種教學模式,它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具備更靈活、主動的特征,將其合理運用對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切實存在促進作用。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可嘗試運用以微課為載體的翻轉課堂,構建起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翻轉型英語課堂來滿足新課改提出的要求。
例如:在學習“It must belong to Carla”這課時,筆者先將本課重點內容制成微課視頻在教學前一天上傳到家長微信群中讓學生在家中觀看學習,并分發(fā)下學習任務表格讓他們在自學后填充,視頻中將“常用詞匯 truck,rabbit,valuable 等”“掌握情態(tài)動詞must,could,might”“如何正確運用情態(tài)動詞進行推斷、預測”作為主要內容進行大致講解,第二天在課堂中讓他們依照整理出的表格結組學習,最后將存疑最多的問題統(tǒng)一講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能力均得到訓練,從而使之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發(fā)揮。
在信息技術的教育功能日漸完善的今天,各種教育類APP層出不窮,這些APP既滿足便捷、易操作的需求,又具有趣味性,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可有效避免因內容太枯燥或操作過于繁瑣而導致學生產生抵觸情緒的現(xiàn)象。英語作為一門交際性的語言學科,若想從根本上提高英語運用能力需從聽說入手,然而這也是應試教育背景下學生較為缺失的一項訓練。據(jù)此,教師可運用便捷的智能手機APP來幫助學生提高聽說練習頻率,這種打破傳統(tǒng)的聽力與口語練習可在提高他們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增強練習效果。
如“朗易思聽”“Omegle”“VOA每日英語”等軟件都適合初中生練習聽力與口語,其中“朗易思聽”界面簡介,能夠在線進行跟讀,且里面的聽力資源每天更新;“Omegle”則側重于地道口語練習,學生可在里面匿名與人暢聊,有利于提升英語表達的流利度。由于APP中學習資源較多,教師可幫助學生篩選適合他們能力范圍的內容作為課下作業(yè),并在第二天對所練習內容進行當堂檢測,以確保他們的學習成效達到預期的目標。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有機整合既是時代發(fā)展的趨勢,又是現(xiàn)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切實能夠提高課堂質量和學生興趣。初中英語教師應合理運用各類新媒體教學工具來優(yōu)化課堂教學,以促使學生在更完善、更優(yōu)質的英語課堂中使自己成為信息素養(yǎng)與英語能力兼具的新時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