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楠楠
(大慶市三永學校 黑龍江大慶 163711)
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的傾向,強調(diào)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通過九年的教學實踐研究,我逐漸摸索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即小學英語“SREST”教學模式。
“SREST”教學模式是1學2推3拓4步5型的英文縮寫。1學“Selfstudy”就是先學的意思,來自于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2推“Recommendation”即“繪本推薦”和“美文推薦”,培養(yǎng)孩子閱讀能力,鍛煉學生英語思維的能力。教育部全國中學外語新課程標準審定委員會委員上海翻譯家協(xié)會副會長博士生導師黃源深認為:“學習任何語言都需要大量閱讀,學習英語也需要大量閱讀。英語學得好的人,一般說來,都讀過相當數(shù)量的書;反之,也只有讀得比較多的人,才能真正學好英語?!毕嘈胚@也是所有英語教學者的共識;3拓“Expansion”即拓展學生的閱讀、寫作、口語表達;4步“Steps”就是課堂教學的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Happy time”“Playtime”“Sharing time”“Show time”。這四步教學緊緊圍繞著新課程標準提出的 “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5型“Types”即每一模塊用五種課型講授:感受課、新授課、知識整理課、評研課、閱讀課。
所謂先學就是在老師的幫助下,最大限度的讓學生自己學,學生會的老師不教,讓學生自己做,學生不會的老師也不教,而是想方設法的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自己做。我將先學分為以下兩種:
第一種,假期先學(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傳統(tǒng)的假期作業(yè)可能是一本“陽光假日”或者老師留讀背單詞或課文,但我卻把自學下一冊書作為作業(yè),初次實施的時間是2015-2016第一學期的寒假,我在網(wǎng)上買了課文錄音,發(fā)到群里,要求學生每十天在微信群里分享3課,老師聽他們的發(fā)音,及時糾錯,并給每個孩子打分。有的學生竟然每次都得滿分,這讓我特別驚喜。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學生錯誤的發(fā)音難以糾正、個別學生沒參加分享活動以及微信語音看著特別亂,尤其幾人同時分享,容易弄混。
于是,第二學期暑假,我又針對問題把先學作業(yè)做了調(diào)整:
(1)不僅給孩子們提供教材音頻,我還把每次要分享的內(nèi)容用UMU互動軟件做了“微課”,把我制作的微課發(fā)到班級微信群,便于孩子們學習,同時這款軟件會顯示誰是這節(jié)微課的學習者以及他們的完成情況,深受家長和孩子們的喜愛,他們的夸獎是我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最大的動力。
(2)分享日分為教材分享日和繪本分享日。每次分享由“小老師”組織并統(tǒng)計參與人員,我會親自給沒參加的學生家長打電話詢問情況。
(3)分享形式由原來的微信語音改為用荔枝FM錄音。這樣學生把要分享的全部內(nèi)容用荔枝錄下分享即可。
第二種,課前先學。根據(jù)老師設計的先學小研究,發(fā)動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儲備、生活經(jīng)歷、閱讀思考等資源,讓學生展開自主獨立的先行研究,為課堂學習做好充分準備。每個孩子都胸有成竹,有備而來,人人都是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讓學生“占領”講臺。
“學習任何語言都需要大量閱讀。學習英語也需要大量閱讀。英語學得好的人,一般說來,都讀過相當數(shù)量的書;反之,也只有讀得比較多的人,才能真正學好英語”這段話是英語教學專家對英語閱讀重要性的認識,相信也是所有英語教學者的共識。
本著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這一最終教育目標,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口語交際、書面表述和閱讀同步培養(yǎng)?!袄L本推薦、美文推薦”幫助學生拓展閱讀;先學小研究的“小練筆”一項意在拓展寫作,“大表演”重在拓展口語表達。因此,教學要從英語交際入手,聽說讀寫結合,提高英語實用價值。
這四步教學突出以學生為主體,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讓學生占領講臺,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總之,一個孩子快不快樂,看課堂。一所學校教學質(zhì)量高不高,看課堂。一個孩子的生存狀態(tài),看課堂!
自實施以來,學生們總會帶給我很多驚喜,原本安靜的課堂,上演了一節(jié)節(jié)熱熱鬧鬧的互動課。然而,我們并不能只滿足于學生行動與語言等形式上的參與,真正的關切點是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動起來的學生,在各自的心中領悟知識的力量。
學生們在課上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并上臺發(fā)言,而臺上與座位上同學們的互動,無論是問題的補充,還是不同的見解,哪怕是爭執(zhí),不僅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一個展示的舞臺,更重要的是讓他們不斷增強自信,從容自如的展示自己。同時學會聽老師和同學的講話、對別人的觀點提出不同的意見、對別人的疑問提出自己的見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這樣的課堂激發(fā)孩子自由活潑的天性,讓花朵們在激揚中自由綻放。
改革教學模式,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已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對人才培養(yǎng)的迫切要求,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是我們當代教師的重大責任。希望有更多的小學英語教師認同、實踐“SREST”教學模式,并能優(yōu)化此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