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鴻雁
(吉林省長春市一五八中學 吉林長春 130607)
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始終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方面。新一輪課改也要求我們要改變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和要求,在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中,我們大膽的使用了“活動教學法”。實踐證明,它具有獨特的活力和重要性,尤其是在農村,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克服了學習英語起步晚,語言環(huán)境差而產(chǎn)生的自卑心里,厭學、偏科、流失的學生大大減少。
1.活動教學法的含義
所謂的“活動教學法”是指在老師的指導下,變“靜態(tài)教學”為“動態(tài)教學”,活化教材,把教材當做劇本,老師是導演,讓學生演主角,把教材內容按其原貌活化于課堂,形成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師生共同 投入,一起參與,相互交流,同時還把學生的課內外活動相結合,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主管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合作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2.“活動教學法”的基本模式為:提出主題——實踐運用——歸納探索。其中“提出主題”階段即創(chuàng)設情景階段是活動的基礎,是準備階段;“實踐運用”階段即口語表達階段,是課堂活動的核心;“探索歸納”階段即形成反思,促進發(fā)展階段。下面就其操作程序做簡要說明:
(1)提出主題階段:(創(chuàng)設情景階段)老師首先要交代教學的目的、教學題目、描述作為解決問題的情景,創(chuàng)設情境,給出解決問題的暗示,回答學生的有關問題,做出決策。這一階段,老師必須明確兩個問題:一是老師如此設置情境的目的是什么?二是學生將怎樣做。例:《Ann’s birthday party》一課,我讓學生準備禮物和實物的同時,了解其英文怎么說;和學生一起布置教室,創(chuàng)設生日party的情境,然后讓他們分組討論,接受禮物的Ann應該說什么,送禮物的人應該說什么。
(2)實踐運用階段:即口頭匯報或口語表達階段。在這一階段,師生之間要促進模擬,真實交流,是模擬的核心部分,體現(xiàn)在課堂活動中,旨在強化知識的應用,這一過程是一個豐富多彩的活動過程,可以通過角色游戲進行模仿,可以是邊畫邊講述,可以畫出圖表進行視覺描述;也可以通過聲像手段進行顯示等。
(3)歸納探索階段:這是形成反思,促進知識發(fā)展階段。將處于興奮表演狀態(tài)的學生恢復原狀,對學生的實踐活動過程進行思考。學生要思考在他們的感情、想象、語言活動過程中記住了什么,有哪些收貨;教師要了解學生掌握了哪些技能以及形成了什么樣的態(tài)度;還要了解學生哪些地方?jīng)]有表達清楚。
“活動教學為學生提供了自由交談的機會,在真實或較為真實的環(huán)境下,運用兩人、小組或全班合作活動來完成的教育教學活動。如果這種教育教學活動長期、堅持不懈地實施下去,語言的語法結構也會清清楚楚地展示出來,并被很好的接受,學生對語言的內部機構也能夠加以體驗,這一過程直接結論就是語言交際能力的產(chǎn)生,間接結果就是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所以“活動教學法”在我們的課程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1.學生在“活動”中成為學習的主體
“活動教學法”首先讓學生動腦,通過動腦啟發(fā)學生思考。例如創(chuàng)設情境會對學生思考問題產(chǎn)生暗示,引起學生興趣,激活腦細胞,從而進入學習狀態(tài),這樣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不得不學”變成“我要學”,使凝聚于知識當中的智力因素轉化為個體的創(chuàng)造能力。
2.學習在“活動”中能消除自卑心理,增強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學活動法”第二階段使一些口語差、表達能力差的孩子有機會展示自己、鍛煉自己,久而久之,他們在體驗成功的快樂同時,也逐步消除口語差的同學自卑心里,對學習英語產(chǎn)生濃厚興趣。在我所教的試驗班里有一個學生口吃,叫姚立忠,不喜歡讓老師提問,怕說話時別人笑話,我知道后,上課時,尤其是在準備表演階段,精心幫他準備語言,表演時,開始讓他少說,逐步加大表演量,一年之后,這個學生在英語課堂上不僅能說出流利的英語,還改掉了口吃的毛病,學習成績直線上升。
3.學生在“活動”中發(fā)展了語言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學生的能力是樂學的必要條件,也是未來建設者的基礎;尤其是語言表達能力,是現(xiàn)代社會中越來越重要的一種人際交往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有些同學受語言表達能力的限制,無法將自己的想法表達明白,“活動教學法”模式中“實踐運用”階段為學生的語言發(fā)展提供了可能,這一階段學生可以用語言將思維外化,并加深師生之間的了解,促進師生互動。還以《Ann’s birthday party》一課為例:創(chuàng)設情境后,讓學生猜一猜,咱班誰在今天或最近過生日,找出Ann的扮演者,把學生的興奮點激活,然后在真實或較真實的情境下進行表演,把整個課文縮短為短短的幾句臺詞:Happy birthday to you! Here is my present for you.I hope you like it.Thank you very much! What a beautiful present! I like it very much.等。此時將書本知識活化于生活,將舞臺藝術引入課堂,每個學生都是學習的主人,可以盡情的發(fā)揮自己的交際能力,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并在表演中充分體驗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充分體驗“我也行”的快樂。
4.學生在“活動”中促進合作
善于合作是全球化趨勢對人的素質提出的基本要求。目前在我國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里是長輩關注的中心,孤傲的特性會使他們難以忍耐和謙讓,為此學校應當為他們創(chuàng)設合作情境,培養(yǎng)他們關心別人的優(yōu)秀品質。
1.因為“活動教學法”表現(xiàn)在共同合作的過程中,說話者不能用一句話說出他想要說的所有事情,在活動中,同學間的交流是按一定輪流交替的順序進行的。所以在活動中教師要掌握接替順次的策略。
2.因為“活動教學法”注重口語交際,不同于書面語,所以在活動中教師可采用模糊教學原則,即學生在口語交際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不必有錯必究,以免挫傷他們的自尊心。
“初中英語活動教學法”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還要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之中。例如:以組織演講、講故事、朗誦、英語墻報、主題班會和展覽等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來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