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靜
(新疆哈密市五中,新疆 哈密)
語文老師最苦的差事是什么?很多老師回答是批改作文。批改費時費力,達到的效果有限;吸引人的好文章少,空洞文字多。另一個角度:凡寫文章的人,都想把自己的文章寫得盡善盡美,甚至一鳴驚人,成年人如此,孩子也一樣。而現(xiàn)實卻沒有那么多一鳴驚人的內(nèi)容可寫,尤其對于中學生,課業(yè)負擔重,生活范圍狹小,有限時間內(nèi)要寫出好作文實在是太難,他們寫作通常面臨以下三個問題:無話可說,隨意堆砌;無病呻吟,故意煽情;無法創(chuàng)新,千篇一律。面對這些問題,學生為了寫出一篇好文章,苦不堪言;老師為了教學生寫好作文,殫精竭慮。那么,有沒有好辦法把學生從寫作的痛苦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感受到寫作的快樂呢?答案當然是有的。要寫好一篇文章,我們首先要解決無話可說的問題,其次是如何把話說得好聽,最后要立足全局,解決如何把話說得有新意、有深度、有溫度的問題。總之,我們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寫作中有話可說,說得漂亮,突破寫作瓶頸。
一節(jié)《抒真情,說真話》作文課帶來的啟示
面對初一學生我設(shè)計了這樣一節(jié)課: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童年生活中最難忘、最有趣的事。四人一小組,以講故事的方式分享每位同學的故事。然后,每小組推選出一位講得最生動有趣的學生在全班分享。全班分享時,因為組多、時間有限,就讓學生以自薦或大組推薦方式上臺來講故事,每組選一位,最后四名優(yōu)勝者同時登臺:有的學生講上學時偷父母錢的故事,有的學生講自己偷抄別人的作業(yè),老師當著全班學生面查出事實,打電話給家長,膽怯等待父母嚴苛時,父母卻寬容撫慰,并給她講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她邊講邊流下了難過的眼淚,使同學們深受感動。四名學生講完后,全體學生再推選出講得好的同學。學生各抒己見,反響熱烈。
學生點評完后,我表揚了孩子們真誠的表達,并順勢引導:每個學生講的故事變成文字,就是一篇非常好的記敘文,故事中的天氣水溫就是環(huán)境描寫,同學們心理感受、動作、語言,因為是學生親身經(jīng)歷的,描述準確,所以格外吸引人。把心里的語言變成文字,會說就會寫,無非是表達自己的經(jīng)歷和感受而已。我這樣一講,學生恍然大悟。這節(jié)課大大激發(fā)了學生表達自己的熱情,通過“說”他們展示了生活中真實的自己,同學的掌聲、老師的贊賞又讓他們感受到表達的魅力。這節(jié)課的作業(yè)就是寫一篇“記自己難忘經(jīng)歷”的作文。學生作文寫得又快又好,出了不少佳作。
當我們看到一篇好作文,首先是被它新穎獨特的題目所吸引。那么,怎樣擬一個獨特的題目呢?可以根據(jù)關(guān)鍵詞擬題。以人物作文擬題為例:
1.直接用人名:孔子、項羽、蘇軾、袁隆平。
2.時間+名人:少年毛澤東、青年周恩來、老年齊白石、晚年歌德。
3.人物+事物:魯迅與《山海經(jīng)》、貝多芬與《命運》、愛迪生與電燈。
4.情感+人名:淡泊的諸葛亮、勇敢的姚明、好學的莫言。
擬題的方法多種多樣,我只是例舉了人物擬題一種,平時多看書多積累,學生一定會擬出具有個性的好題目。
一篇作文,如果不落俗套,學生的寫作視野很重要。依然以《向幸福出發(fā)》為例。
作文中大部分學生寫自己要如何努力向幸福出發(fā),而有一些學生另辟蹊徑,寫道:
例1.“也許你不曾留意,多少昆蟲為了片刻的美麗而駐足于美麗的鮮花;植物在日光浴月光的照顧下,日夜生長;冰冷的雪為了春姑娘不要討厭她,靜悄悄地離去,化作點滴露水,為春天添加幾分美麗……向幸福出發(fā),人要學會付出!”
這篇作文學生立足于自然角度,寫出萬物滋長,只有懂得付出,才有和諧和美麗的道理。敘寫角度新穎,意蘊深厚,令人眼前一亮。
例2.有學生圍繞“幸福”來寫:幸福在友善、幸福在互助、幸福在誠信。向幸福出發(fā),怎樣才能幸福?這是這個學生的著眼點,立意別致。
總之,文章要寫出新意、深度,寫的有溫度是比較困難的事情,我們僅憑這樣的寫作意識是不夠的,平時一定要加強閱讀教學,讓學生在豐富的閱讀中汲取養(yǎng)料,積累素材,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厚積薄發(fā),讓學生可以施展拳腳大膽寫作,享受寫作,寫出一篇個性獨特、文質(zhì)兼美的好文章。讓學生在寫作中找到表達的樂趣,收獲真實、個性、有才情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