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聲
(江西省宜春中學(xué),江西 宜春)
莊子是我國先秦時期重要的思想家,是先秦道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莊子一生曾為“漆園吏”,即管理漆樹的園丁小吏,生活貧窮困頓,但卻鄙棄榮華富貴與權(quán)勢名利,力圖在亂世中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一種逍遙無待的精神自由。莊子主張“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保ā洱R物論》)他將渺小而短暫的個體生命融入宇宙萬物之間,自由地遨游于“無何有之鄉(xiāng)”(《逍遙游》),這是一種哲人的孤獨,更是一種智者的生命境界。在先秦說理文中,最有文學(xué)價值的是《莊子》,人教版高中課本中選編了多篇莊子文章,這些文章多以寓言體的形式成篇,想象意出塵外,虛構(gòu)怪生筆端,論辯形象詭譎,語言極富詩意,能給接受主體(學(xué)生)以強烈的心靈震撼。在一次又一次精神的碰撞與靈魂的洗禮中,接受主體潛移默化地進入了詩化的“莊周世界”,去感受他的音容笑貌與生命神采,于是審美活動便在審美對象與審美主體之間現(xiàn)實地生成著。其中莊子對人生境界的無止境追求成為留給接受主體最鮮明的審美印跡。
“逍遙游”乃莊子的人生境界,如何帶領(lǐng)學(xué)生深入淺出地理解莊子“逍遙游”的狀態(tài)呢?
先秦時期是人類思想的“軸心時代”,這一時期,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統(tǒng)而言之,形成了五種理想人格,即孔子的君子式人格、孟子的大丈夫人格、墨子的苦行俠人格、楊朱的貴我人格,以及莊子的自由灑脫人格。莊子的這種自由灑脫的人格在先秦諸子中極具個性、熠熠生輝,是一種仙化的飄逸的人格,它獨來獨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來聚散。因而,這種灑脫自由的人格能夠在一種遠離的姿態(tài)中顯出格外的美麗與灑脫。這正如后世所言:“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系,望天空云卷云舒?!保鳌り惱^儒)在莊子看來,世間萬物皆自然天成、悠然枯榮,自然萬物自有其運行的規(guī)律,它們遵循宇宙大化,“適性而為”。
在莊子看來,宇宙萬物得“適性而為”正印證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的灑脫與自適,那么立身于宇宙萬物中的人也應(yīng)當(dāng)依循自己的本性而活,不居功自恃,不怨天尤人,而應(yīng)當(dāng)做到“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天下》)。于是,作為立世之人則應(yīng)“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努力實現(xiàn)“物我和一”,達到“天人合一”。這種物我兩相忘的狀態(tài)是一種“莊周夢蝶”的狀態(tài),它實現(xiàn)了“與萬物齊一”,實際上是一種絕對的精神自由狀態(tài)。
既然莊子所追求的逍遙游是一種絕對的精神自由,那么宇宙萬物之中是否存在這種無所待的逍遙游呢?接下來,莊子以形象的語言為我們解答了這個問題。莊子提到鯤鵬、野馬、塵埃、大舟、草芥、蜩與學(xué)鳩等諸多文學(xué)形象,說明世間萬物皆有所待,有所憑借。接著莊子又以“小知與大知”“小年與大年”作比較,進一步闡明世間萬物不僅有所待,而且有小大之辨。雖然萬物有所待,但“小志(蜩與學(xué)鳩)不如大志(鯤鵬)”“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至此,莊子實則已經(jīng)告訴了我們一個鮮明的道理:世間萬物皆有所待,但是境界有小大之別,而人理應(yīng)當(dāng)追求人生更高的境界。不僅萬物有所待,作為萬物之靈的人也是有所待的,“知行德能”之人有所待,宋榮子、列子之徒有所待,唯有至人、神人、圣人無所待,唯有這類人能做到物我合一,能做到逍遙游。莊子已經(jīng)把道理講得很清楚了,這種唯有至人、神人、圣人才能達到的絕對的精神自由之境絕非一般人所能達到,但是每個人都可以不斷地超越自己,不斷地追求人生的崇高境界,這一點對于年輕學(xué)子們顯得尤為重要,這便是莊子《逍遙游》呈現(xiàn)給我們的審美境界。世間萬物沒有絕對自由,但我們可以暢想生命,豐實靈魂,對人生境界無止境追索,這正體現(xiàn)了莊子選文的美育功能。
眾所周知,在《濠水觀魚》這篇短文中,莊子講到他與惠子在濠水的橋上看水中的魚兒自由游弋,莊子覺得這是“魚之樂”,惠子則反駁“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也毫不示弱,回應(yīng)道:“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莊惠二人便如此鋒芒畢露地爭辯下去,都不退讓。實際上,莊子是以一種審美的態(tài)度來看待水中之魚,而惠子則是以一種邏輯的態(tài)度來辯白莊子的論題,他們在學(xué)術(shù)思想上本來就存有分歧。這是莊子自由灑脫人格的體現(xiàn),彰顯的是莊子的生命境界,即莊子對至高人生境界的追求。
莊子,既是我們思想上的先驅(qū),又是我們精神上的朋友。莊子以曠世文章放飛了他的思想,彰顯了他對至高人生境界的追求?!蚌H鵬展翅”的逍遙游是莊子自由無待思想的放飛;濠水觀魚,莊子向我們敞開了他那澄明曠達、超然灑脫的心胸。高中語文教材中的《莊子》選文以審美心胸論為思想端口向接受主體傳達了莊子的精神實質(zhì):人生自有大境界,吾將上下而求索。學(xué)生在學(xué)習(xí)《莊子》選文時,能夠在莊周灑脫性情與美麗人格的濡染下獲得美的感動,能夠在聆聽中華先秦哲人的生命故事中擁有文化自覺、建立文化自信,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