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順義區(qū)第八中學 蒙士奎
所謂“家校共育”就是指家庭和學校共同教育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最完備的社會教育是學?!彝ソ逃??!?/p>
2017年7月5日《人民日報》:“教育是做出來的,而不是說出來的,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協(xié)同教育更重要?!奔议L教育決定國家命運!
提到家庭教育,習近平在多種場合說過:“注重家庭,注重家風,注重家教?!?/p>
這一切都說明,在影響孩子的各種因素中,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兩個。整合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對孩子的健康發(fā)展非常必要。學校教育必須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chǔ),又是學校教育的延續(xù)與升華;而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指導與深入。
第一,教師、家長、學生都應(yīng)該有自我認識。
1.教師的自我認識
教師要走在教育教學前線,不要落在家長后面;要對得起教師這個職業(yè)名稱,不要讓家長看不起,班主任要做學生家長情況調(diào)查。
家長的年齡結(jié)構(gòu)、學歷知識結(jié)構(gòu)的轉(zhuǎn)變逼迫教師的轉(zhuǎn)變,進而適應(yīng)“供給側(cè)”需求。因此,我們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布置作業(yè)和批改作業(yè)水平、和家長溝通的方式和水平、批評教育學生的方式和水平等等都要全面學習提高。請記住:家長可能比你更專業(yè)。學?;虬嘀魅慰梢越M織“家長志愿者”,就是要借助家長的愛好、特長、力量,讓家長為學?;虬嗉w做一些講座,配合學校進行專業(yè)的校本課程教育,老師、家長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教育水平。
2.家長的自我認識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孩子的未來。
(2)孩子是我的,教師是在幫我教育孩子,我要感恩教師,我要積極配合教師。
(3)父母對孩子有一生的責任!孩子的命運掌握在家長手中!無論父母事業(yè)多門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家庭教育只有一次,不能重來,所以家長必須學習家庭教育理論(可以向老師學習,可以向網(wǎng)絡(luò)、書籍學習)。
(4)家長要注意觀察學生:看交了什么樣的朋友觀察性格走向;看喜歡的東西觀察興趣走向;看喜歡憎惡的事情觀察情感走向。你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誰在一起!
(5)學校教育主要側(cè)重于學習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而家庭教育主要是對孩子的人格和品質(zhì)進行塑造。了解孩子在校的方方面面,讓孩子全面發(fā)展,能獨立生活,能自主處理日常事務(wù),讓他更能適應(yīng)以后的社會生活。
3.學生的自我認識
(1)努力學習是學生的一種責任!成功的道路上總是伴隨著曲折,充滿著艱辛,要想有好的學習成績,就必須要努力,要辛苦付出,這是每一個孩子學習的責任。
中國地質(zhì)大學附屬中學王玉萍校長說過:“學習是每一個學生分內(nèi)的事。這道理看似簡單,但真想明白卻不容易。以我為例,我做學生的時候,學習還行,我母親卻從未夸獎過我,我很郁悶。終于有一天,我氣憤地質(zhì)問她,我學習這么好,你為什么不夸我?我的母親很奇怪地看著我,她說,我為什么要夸你呢?你是學生,就應(yīng)該學習好啊。你學習好是應(yīng)該的,沒什么可夸的。就像我是工人,就應(yīng)該工作好,我工作好,也沒有什么可夸的。這些話令我慚愧,也令我明白一個樸素的道理:做人,就要把自己分內(nèi)的事情做好,做好了,是自己的本分,沒有什么可夸耀的,更不應(yīng)成為自己追名逐利的資本。一個連自己分內(nèi)之事都做不好的人,又有何資格對他人說三道四?
她經(jīng)常提醒學生,地大附中,是學習和成長的地方,不是哄孩子、看孩子的地方,如果你的心智還很幼稚,幼稚到還不知道學生最起碼的任務(wù)是什么,幼稚到還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我們必須對你采取措施!要么你改變,要么你離開,至少要離開課堂!我們要對每一個學生負責,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為幾個不知好歹的學生,耗費老師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犧牲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其他學生的利益?!?/p>
(2)學習從來就不是一件輕松的事,誰不是一路考試拼搏上來的,誰小時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業(yè),有時做得不好還要被老師批評兩句?
(3)快樂成長是正確的,但是學習過程一定是辛苦的。優(yōu)秀學習成績的取得,往往需要孩子在別人玩游戲的時候,別人在看電影的時候,靜下心來學習??鞓吠求w現(xiàn)在學習的結(jié)果上,當孩子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辛苦的努力得到回報時,學習的快樂才會顯現(xiàn)出來。
第二,做好與家長溝通。
1.讓家長充分了解孩子在學校表現(xiàn)
一個月給家長通報一次學校情況:(1)學校、班級開展了什么活動?(2)給學生提了什么要求?(3)班上有什么不良傾向?(4)學生有什么變化?
2.讓家長理解教師
樹立家長配合教育理念:“假如我是教師?”
3.轉(zhuǎn)變家長教育觀念
(1)重智輕德(2)溺愛問題(3)變換角色:假如這不是我的孩子。
4.號召家長向老師學習
(1)職業(yè)道德或責任意識(我們起早貪黑為了誰?一個孩子你兩個人教育不好,班上這么多孩子老師就都能教育好嗎?)(2)教育理論知識(向老師學習,向網(wǎng)絡(luò)、書籍學習)
第三,做好教師的轉(zhuǎn)變。
1.教師先講清楚,教師不能說“你”,才有學生聽懂
“你聽清楚了嗎?”(錯誤的、沒文化的溝通方式)“我講清楚了嗎?”(正確的、講文明的溝通方式)
2.“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要要求學生什么都做得好
3.轉(zhuǎn)變良好心態(tài),提高工作效率
(1)平等對待、平常心態(tài)、平和約定(2)先問心情,后問事情(3)“從心出發(fā),做好班主任”。
4.“日念一好”
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家庭成員之間一天之內(nèi)互相問好。
“家校共育”要求教師和家長共同承擔責任、共同努力,以學校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構(gòu)建平等互補的育人系統(tǒng),把我們的學生教育成:(1)男孩高尚、女孩高貴、大家高興(2)課上三大:大膽質(zhì)疑、大聲說話、大方展示(3)課下三微:小聲交談(有素養(yǎng))、輕聲慢步(有規(guī)矩)、揮手致意(有禮貌);把學校建設(shè)成良好的、統(tǒng)一的、持續(xù)的環(huán)境,形成學生健康成長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