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娜
(韶關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廣東 韶關 512122)
肛瘺是肛腸科常見疾病,是指肛管直腸和正常皮膚之間出現(xiàn)異常通道。本病多采用手術治療,但肛周神經(jīng)分布豐富、局部敏感性高,且多采用蛛網(wǎng)膜下腔阻滯麻醉、骶管內(nèi)麻醉方式進行手術,使得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率較高。臨床統(tǒng)計顯示,肛瘺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率高達50%[1],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也影響術后康復進程。為降低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率,提升患者的舒適度,促進早期康復,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至關重要。本研究采用預見性護理干預在肛瘺術后尿潴留預防中,獲得了良好的預防效果,現(xiàn)具體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將2014年5月~2017年4月在我院肛腸科治療的386例肛瘺術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193例,男120例,女73例,年齡21~72歲,平均(49.6±11.7)歲,病程1~3個月;對照組193例,男116例,女77例,年齡20~67歲,平均(46.8±12.5)歲,病程1~5個月;所有患者均符合肛瘺診斷標準,經(jīng)臨床檢查確診;其中,高位肛瘺102例、低位肛瘺284例;單純肛瘺207例、復雜肛瘺179例;所有患者均在骶管內(nèi)麻醉下行肛瘺切除術,無手術禁忌證和泌尿系統(tǒng)疾??;排除有凝血功能障礙、合并其他肛周疾病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肛瘺類型、手術方法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術前準備、做好各項檢查、術后給予換藥、抗感染處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預見性護理干預:①術前指導:綜合評估患者病情及心理狀態(tài),根據(jù)患者的接受能力進行術前疾病知識教育,告知患者手術方法、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自我注意事項、對術后尿潴留發(fā)生的預防方法等,使患者獲得較為全面的疾病及手術認知,避免其胡思亂想,加重心理負擔。對存在明顯焦慮、緊張心理的患者給予針對性心理疏導,緩解其心理情緒,以最佳的狀態(tài)進行手術[2]。②術后基礎護理:術后4 h開始可以適當飲水、進食,以促進體力恢復;在術后麻醉作用消失前控制輸液速度,滴速不超過40滴/min,直至患者排尿后才可加快滴速[3];傷口疼痛者可借助電視或深呼吸等辦法分散患者注意力,以減輕疼痛,進行放松腹肌、鍛煉肛門舒縮運動,以規(guī)律性地收縮肛提肌,幫助藥物的吸收;必要時給予止痛劑,以減輕肛門及尿道括約肌痙攣,促進排尿的恢復[4]。③排尿護理: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多飲水,促進膀胱功能的恢復;規(guī)律進行腹肌鍛煉,利用呼吸運動,促進肌肉的收縮和舒張;通過腹壓向膀胱及盆底發(fā)力,促進腹肌收縮力的提高,增加膀胱及盆底壓力,促進自行排尿[5];通過聽流水聲或輕輕按摩恥骨聯(lián)合上方的膀胱區(qū)、熱水袋熱敷等,誘導排尿。④促排尿護理:對于無法自行排尿者,做好耐心的病情解釋工作,解除患者顧慮,使患者平臥,下肢自然伸直,用60℃作用的熱水袋貼放于患者的恥骨聯(lián)合上部膀胱區(qū),或用紅外線照射膀胱區(qū)15~30 min,輕輕按摩,促進尿液排出[6];用溫水沖洗會陰部,或聽流水聲,利用條件反射促進排尿[7]。⑤心理護理:對于發(fā)生尿潴留的患者應加強巡視,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緩解其緊張、焦慮情緒,告知患者通過積極的處理均可緩解癥狀,恢復自行排尿,使患者放松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并加強自我功能鍛煉,以促進排尿功能的早期恢復[8]。
1.3診斷標準:若在術后8 h內(nèi)小便不能自行排出,膀胱內(nèi)尿量超過600 ml,出現(xiàn)膀胱區(qū)充盈、腹脹難受、排尿困難等癥狀,或者患者不能自行有效排空膀胱,殘余尿量大于100 ml,即診斷為術后尿潴留[9]。
1.4觀察指標:統(tǒng)計兩組患者術后尿潴留率、導尿率、尿路感染率;記錄護理后正常排尿時間;采用自我護理能力評價量表(ESCA)評價患者自護能力,包括自我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識水平4個維度,總分172分,得分越高表示自護能力越強。
2.1兩組患者術后尿潴留率、導尿率、尿路感染率比較:見表1。觀察組術后尿潴留率、導尿率、尿路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兩組患者術后尿潴留率、導尿率、尿路感染率比較[例(%)]
組別例數(shù)尿潴留率導尿率尿路感染率觀察組19315(777)6(311)3(155)①對照組19368(3523)58(3005)29(1503)
注:與對照組相比,①P<0.05
2.2兩組患者術后排尿時間比較:見表2。觀察組術后恢復排尿時間明顯較對照組短,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兩組患者術后排尿時間比較
組別例數(shù)術后排尿≤5h[例(%)]術后排尿>5h[例(%)]術后恢復排尿時間(x±s,h)觀察組193147(7617)46(2383)44±09①對照組19387(4508)106(5492)53±08
注:與對照組相比,①P<0.05
2.3兩組患者術后自護能力比較:見表3。觀察組術后自我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能力總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193例中,非常滿意114例、滿意56例、一般18例、不滿意5例,滿意率為97.41%;對照組193例中,非常滿意102例、滿意41例、一般20例、不滿意30例,滿意率為84.46%;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組別例數(shù)自我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能力總分觀察組1931618±3732767±5321989±4764904±89611278±2277①對照組1931341±3322345±6611613±4214335±8729634±2286
注:與對照組相比,①P<0.05
肛瘺術后發(fā)生尿潴留的誘發(fā)因素較多,一般認為與心理、年齡、麻醉、術后疼痛、 短時間內(nèi)輸液量過多、多快等有關。針對這些因素,本研究采用預防性護理干預,其護理重點:①術前指導患者臥床排尿,進行腹肌及提肛訓練;②術后1~4 h待麻醉作用完全消失后,主動呼喚患者,鼓勵其早期下床活動,并鼓勵其排尿,放置座便器刺激其排尿;③術后4h無法有效排尿、發(fā)生尿潴留者,護理人員幫助患者站立排尿;④給予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使患者放松心態(tài),緩解其緊張、焦慮情緒,積極面對治療。同時,在護理的過程中應注意保護患者隱私,給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隱蔽的排尿環(huán)境,使患者獲得安全感[10]。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術后尿潴留率、導尿率、尿路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恢復排尿時間明顯較對照組短,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自我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能力總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率較對照組明顯提高,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預見性護理干預在肛瘺術后有良好的預防尿潴留作用,縮短首次排尿時間,減少導尿及尿路感染幾率,促進自我護理能力的提高,提升術后恢復速度,提高整體生活質(zhì)量,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1] 金 萍,秦 川,高金榮.預見性護理干預在肛周手疾病術后預防尿潴留的應用研究[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3,32(22):170.
[2] 楊秀英.艾灸預防痔瘺術后尿潴留的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2014,(10):98.
[3] 蔣亞男.肛腸病手術后尿儲留的預防性護理觀察[J].生物技術世界,2016,(4):178.
[4] 廖國燕,黃 莉,曹傳敏,等.預見性護理干預對肛瘺術后尿潴留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0,30(19):3145.
[5] 李桂蘭.綜合護理模式對肛瘺術后患者疼痛及尿潴留的影響[J].西部中醫(yī)藥,2016,29(8):150.
[6] 廖 寒.護理干預對痔、瘺術后尿潴留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2,33(6):803.
[7] 王英琴,馬曉輝.觀察護理干預措施對肛瘺術后尿潴留的防治效果[J].吉林醫(yī)學,2014,35(17):3863.
[8] 熊書華.肛瘺術后尿潴留的護理干預效果分析研究[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3,22(13):1464.
[9] 陳路英.肛瘺術后患者實施預防性護理干預對其尿潴留及導尿發(fā)生率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23):214.
[10] 甘孝紅,楊章玲.護理干預對肛腸術后患者留置尿管拔除后再發(fā)尿潴留的影響研究[J].當代護士,201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