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英+李順蓮
蓮霧也稱璉霧、輩霧、洋蒲桃、爪哇蒲桃、天桃、水石榴等,為桃金娘科蒲桃屬熱帶常綠喬木果樹。蓮霧在我國臺灣栽培歷史頗為悠久。
蓮霧是美化庭院的優(yōu)良果樹。蓮霧性喜溫,最適生長氣溫為25℃~30℃,喜好濕潤的肥沃土壤,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沙土、粘土、紅壤和微酸微堿土壤均能種植,但要做好整枝修剪、營養(yǎng)管理、灌溉排水、防寒及產期調節(jié)等工作。另外,疏花疏果、套袋及以戴手套采收作業(yè)和田邊集貨等,都是臺灣蓮霧栽培強調的技術環(huán)節(jié)。2005年,原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來訪大陸時,送給胡錦濤主席的最珍貴的禮物,就是臺灣最有名的蓮霧品種——黑珍珠。
蓮霧漿果扁倒圓錐形,鈴鐺狀,果實表面帶有光澤蠟質,果肉有乳白、青綠、粉紅至深紅,果肉帶海綿質,水分含量雖多,但甜味較淡,略帶蘋果香味。蓮霧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其熱量低、脂肪少,多食可養(yǎng)顏美容,是現代女性多吃也不會發(fā)胖的絕佳美食。
蓮霧原產馬來半島,17世紀由荷蘭人自爪哇引入我國臺灣。隨著蓮霧的育種工作發(fā)展加快,多年來,已培育的蓮霧優(yōu)良品種不斷出現,除黑蓮霧外,其他品種如深紅種、淡紅種、白色種、青綠色種、粉紅種等,都已培育投入生產種植。一般在種植的下一年便能結出少量的蓮霧果實,以后逐年增加,一株樹齡十多年的蓮霧壯年樹,每年可采收300~400公斤果實。如我國臺灣栽植最多的粉紅色蓮霧,其品種果型大、最早熟,因而最具有經濟價值,在臺灣各地均有栽培。由于栽培技術的進步,蓮霧品質也不斷提升,栽培范圍也不斷擴大。
蓮霧果實風味獨特,生食最宜。生食時先將蓮霧用水沖洗干凈,再用利刀將果洼剜去,并切去果柄后即可食用。食用時加少許食鹽,以增加風味。若先將洗凈的蓮霧放入冰箱作短暫冷藏,食之更加清涼爽口。黑珍珠蓮霧具有特殊的芳香,清甜可口,口感尤其爽脆,水分充足,屬清爽型水果,百吃不膩。蓮霧不僅是美容最佳水果品種,還是一種可治療多種疾病的佳果。它性味甘平,功能潤肺,能止咳,除痰,涼血,收斂。主治肺燥咳嗽、呃逆不止、胃腹脹滿、腸炎痢疾、糖尿病等癥。中醫(yī)入藥,果、葉、種子可作解熱劑,根可作利尿劑等。蓮霧以生食為主,也可用鹽漬、糖漬、制罐及脫水蜜餞,或制成果汁等。人們把它視為消暑解渴佳果,習慣用它煮冰糖治干咳無痰;干果研末,肉湯送服則可治寒性哮喘和過敏性哮喘。
值得一提的是,蓮霧果實不耐儲藏,一般只能存放一周。當品種固有色澤出現而果臍展開時,即為成熟特征,便可采收,避免受壓、碰傷而發(fā)生腐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