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野
一個人的一生要經(jīng)歷許多事情,從小到大都在好與壞的考驗中檢驗自己。實際上一個人的所作所為都來源于他的心理,面對好的表現(xiàn),沾沾自喜,心境豁然開朗;不好的表現(xiàn),悶悶不樂,煩躁郁悶。一句話都是心理作用,心理反應在心理學當中稱之為“能動效應”,可以說它是中樞部分,是一個人通過對外界事物的感應、體驗而至,因此,心理學是當今社會最有研究、最有價值的一門學科,小則,它關系到一個人人生的命運,大則,它關系到人類社會的進步。“教育是從娃娃抓起的”,顯而易見,在小學義務教育階段抓好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
一、樹立全面的育人觀念,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教育,是人對人主體間的靈肉交流活動,含知識傳授,生命內(nèi)涵的領悟,意志行為的規(guī)范,通過傳遞功能,將文化傳遞,使受教育者自由生成,并啟迪他們自有天性。為此,要樹立全面的育人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非常重視對學生“德智體美勞”五項教育,這“五育”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石,而且與心理學有直接關系。為什么這樣講?因為人只要把“五育”做到了,那么完美品行就表現(xiàn)出來了,他可以用他的人格魅力征服一切。主席常講“行動指南”,即人的行為表現(xiàn),究其本質就是人的心理反應。換句通俗易懂的話,“心理反應”就是一個人的思想觀念。人通過接觸人、事物,有許多感受,人常講七情六欲,這都屬于心理感受。加深心理認識是對自己的再審視,那一個人的自我溝通就極為順暢了。
二、做好學情分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
小學階段是育人的最佳期。都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小樹最終長成參天大樹”?,F(xiàn)在生活很富裕,據(jù)調查,獨生子女在學校所占的比例很大,父母的過度溺愛,教育方法不當,促使學生有一種優(yōu)越感,自我意識強,一旦遇到困難、挫折,表現(xiàn)為意志脆弱,以逃離、厭倦、心灰意冷的方式面對一切,失敗者甚至被困難嚇到,不堪一擊。為了撫平小學生內(nèi)心的創(chuàng)傷,就要利用多種方式對他們實施教育,使其自身受益。鼓勵法、表揚法、贊許法是通常的教育方法,要讓孩子“多自信,少怯懦;多看亮點,少看暗點;多鍛煉、體驗,少一絲懈怠”。要讓學生謹記:“你可能忘了曾經(jīng)說過的話,但不能忘了你給別人和別人給你的感受?!庇涀∵@些,就是財富。
三、施以靈動教育策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
面對挫折,學生要知曉“每個閃亮的人,都曾經(jīng)過黑暗的夜。痛苦的時候就是成長的時候”的道理。要教育學生,過好每一天,從不后悔,全力以赴,堅持到底,等于成功?!澳贻p時流點汗,一定會成為他人生的財富”。同時,面對小學生要有耐心,充滿愛的耐心十分重要。我校三年級班主任肇紅老師教育孩子很有方法,她們班陳明志同學平時淘氣貪玩,特別愛捉弄同學,不論大小都要欺負,學生見了都躲著他,科任老師見到他也都搖頭,每次一聽到告狀,她又氣又急,但她明白如果處理不好,不僅會使自己的良苦用心落空,還會導致矛盾激化,甚至產(chǎn)生事與愿違的結果。她通過家訪了解他的愛好,經(jīng)過冷靜、耐心地尋找原因,發(fā)現(xiàn)陳明志同學還有優(yōu)秀的一面:動手能力強,在各項活動中處處表現(xiàn)出爭強好勝。于是,她采取激勵的辦法,抓住有利的時機,幫助他轉化。如在科技月活動中,她鼓勵他自己動手制作科技作品——輪船模型,在班上展出,幫其樹立信心;她知道他嗓子不錯,就積極推薦他參加校園小歌手比賽,并獲得二等獎。這些事例表明,給予學生更多的愛心,激發(fā)孩子向上的心理,就是在孩子心中存入了一個個“溫暖的太陽”,讓他自身發(fā)光,既照亮了自己,又照亮了別人。
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從教人員的責任,要讓學生長時間保持健康心理,以“陽光心態(tài)”看待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敢于面對困境,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所以,我們要全力以赴開展好此項教育,并不斷為之艱辛付出,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心理困惑區(qū),去迎接金燦燦的陽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