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艷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基礎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前提條件,如何培養(yǎng)學生文字意識、發(fā)展其語言能力是教師首要的教學任務。在互聯(lián)網技術迅速發(fā)展的當今時代下,一大批先進的教學輔助工具應運而生,教育教學逐漸朝著信息化方向發(fā)展,情境化教學也逐漸替代傳統(tǒng)板書式授課,成為新型教學方法。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現(xiàn)狀出發(fā),通過分析情境化課堂的實施策略,對教師順利推動識字教學開展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策略分析
情境化課堂是指教師在網絡教學環(huán)境下,借助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技術,結合教材相關內容通過情景再現(xiàn)、音樂渲染等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理的學習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索樂趣、有效參與課堂教學的過程。小學是學生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形成個性化學習方式的基礎時期,教師應用情境化展開教學能夠將原本枯燥單一的漢字語言轉化成生動形象的視頻、動畫,既符合學生該階段的認知特點,又方便其快速理解記憶,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師要應用有效形式創(chuàng)造識字教學情境化課堂。
一、實施多元化教學策略,吸引學生注意
多元化教學策略是情境化教學法的具體延伸,對啟發(fā)學生思維、調動其課堂積極性有著重要意義。與教師單一講解漢字、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的傳統(tǒng)識字教學模式相比,情境化教學更符合小學學習的心理活動特點,有助于提高對文字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要重視教學方式的多元化,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豐富授課形式,采用故事、游戲教學法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又能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加深學生對文字的形象理解。
例如,在學習課文《小壁虎借尾巴》時,課程目標主要為認識并會寫“壁”“虎”“借”等漢字,把握正確情感誦讀課本并初步了解壁虎尾巴作用等科學知識,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按如下步驟展開。首先,通過一段對壁虎的大致介紹引出課題,吸引學生注意力,通過一系列圖片展示鋪墊教學情境。其次,將課文內容以故事敘述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加入學生感興趣的元素使學生保持聽課注意力。隨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扮演文章中壁虎、小魚、黃牛和燕子,通過組內游戲來進一步了解這些動物尾巴的獨特作用,在進行人物對話時還能加深學生對生字的熟悉度,提高課堂注意力。
二、借助多媒體營造氛圍,引導情感代入
在互聯(lián)網時代的影響下,教育信息化逐漸成為發(fā)展趨勢,多媒體技術也廣泛應用到教學領域當中,憑借其特殊的文字處理、圖畫展示、視頻播放和音樂渲染等技術為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化課堂提供了多種有效手段。漢字是我國悠久歷史長河中古人智慧的結晶,其構造與含義往往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而這些對于小學時期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成熟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通過生動形象的視頻動畫以及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識字教學氛圍,以趣味講解的形式帶領學生分析文字的結構,并通過視頻理解其起源與背后的含義,幫助學生奠定扎實的文字基礎。
例如,在學習《一去二三里》時,教師可以將文中的意境用多媒體動畫技術展示出來,并鼓勵學生通過圖畫來猜測這個幽靜美麗的地方是哪里,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為后續(xù)的授課做好鋪墊。隨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文章誦讀片段,使學生把握其中的感情基調,通過自由研讀來體會小山村的美景,激發(fā)內心真實情感。最后,通過形象法引導學生“一、二、三”等字的構造,使學生大致掌握這三個字的構造規(guī)律,為之后的文字學習樹立研究信心。
三、通過師生間情境互動,活躍課堂氣氛
合作探究式學習是激發(fā)學生探索樂趣的自主化學習方法,也是情境化教學法的一種有效途徑。課堂是由教師與學生共同組成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單一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顯然不能滿足教學要求,嚴重降低了情境化教學發(fā)揮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按照學生的個性特點組織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使其掌握知識。
例如,在學習《雨點兒》時,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小雨沙沙》的音樂,激起學生對“雨”的認識,深化課文主題思想。其次,通過問題“你對雨的印象”來引發(fā)學生感悟,鼓勵學生小組內討論,教師則可以來回走動與學生進行有效交流。最后,教師可以將“你畫我猜”的游戲形式融入生字講解中,通過語言、動作的合理指示,引導學生猜出漢字,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綜合上文可以看出,情境化教學作為信息化時代下的新穎教學方法,對吸引學生課堂情趣、增添課堂教學趣味性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教師在識字教學中有效應用情境化能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文字構造及其發(fā)展歷史,有助于形成深刻的文字意識,從而提高語言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仔細鉆研情境化教學,通過網絡保持先進的教學視野,不斷改進、創(chuàng)新已有教學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以此推動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張江源.多媒體課件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3).
[2]鄭學琴.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索[J].學周刊,2017(1):77-78.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