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金史·忠義傳》史源考

      2018-03-07 16:18:53
      文化學刊 2018年1期
      關(guān)鍵詞:碑銘金史元好問

      張 雪

      (哈爾濱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在《金史》研究中,史源問題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國內(nèi)外學者對《金史》史源問題多有探討*如崔文?。骸?金史>散論》(《史學史資料》1979年第5期);(美)陳學霖:《元好問<壬辰雜編>探賾》(《晉陽學刊》1990年第5期);唐兆海:《<金史>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2年第5期);邱靖嘉:《王鄂修金史及其<金史稿>探賾》(《史學史研究》2016年第4期)等。。但對于《忠義傳》史源的探究,往往在研究《金史》時一筆帶過,并無專門論著。而研究金代忠義問題必須以《忠義傳》的史源為著眼點,故本文擬對《金史·忠義傳》的史源問題進行初步探索,以期求教方家。

      一、金實錄

      元修宋、遼、金三史,《金史》受到的評價最高。清代學者趙翼指出:“《金史》敘事最詳核,文筆亦極老潔,迥出宋、元二史之上。”[1]《金史》之所以受到褒揚,正是因為元人纂修《金史》有詳細的底本?!督饘嶄洝纷鳛椤督鹗贰返闹匾獊碓矗4媪讼鄬ν暾氖妨?。金朝設(shè)有專門的修史機構(gòu)——國史院,并設(shè)立專門的史官,如監(jiān)修國史、修國史、同修國史、編修官等負責撰修國史以及實錄。[2]金朝自太祖到哀宗,除衛(wèi)紹王和哀宗事跡僅闕外,每個皇帝都有實錄。金亡之后,張柔“獨入史館,取金實錄并秘府圖書”[3],這成為后來元人撰修《金史》的重要依據(jù),因此《金史》主要取材于《金實錄》,《金史·忠義傳》的撰修參考了《金實錄》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如《金史·曹珪傳》載:

      “曹珪,徐州人,大定四年,州人江志作亂,珪子弼在賊黨中,珪謀誅志,并弼殺之。尚書省議,當補二官雜班敘。詔曰:“珪赤心為國,大義滅親,自古罕聞也。法雖如是,然未足以當其功,更進一官,正班用之?!盵4]

      而《金史·世宗本紀》同樣載其事。史載:

      “(大定四年),尚書省奏:‘徐州民曹珪討賊江志,而子弼亦在賊中,并殺之。法當補二官,敘雜班?!弦运辔串?,進一官,正班用之。”[5]

      可以看出,《金史》列傳記載曹珪一事與《金史》本紀的記載基本相同,略作增加。列傳的內(nèi)容可能抄錄本紀,而本紀的史料又源于《金實錄》。

      另《金史·忠義傳》多記載金末殉節(jié)之人,這部分的史料來源除記載在金人文集以及碑刻外,《金實錄》也應(yīng)是其史源之一。李浩楠學者也認為,“《金史》中宣宗時期死節(jié)之士大部分應(yīng)出自《宣宗實錄》”[6]。故《金實錄》是《金史·忠義傳》的重要史源。

      二、金人碑刻及文集

      《金史·忠義傳》共設(shè)四卷,收入的人物有88人。其中死難于宣宗至哀宗時期的人數(shù)居多,有72人,占總數(shù)的81.8%,這些死難之人多是金蒙戰(zhàn)爭中的殉節(jié)之士。因此《忠義傳》所收入的一部分人物來自金人碑刻及文人文集。

      (一)金人碑刻

      “金代褒死節(jié)之臣,既贈官爵,仍錄用其子孫。貞祐以來,其禮有加,立祠樹碑,歲時致祭。”[7]這說明金朝末年通過“立祠樹碑”來褒獎忠義之士。

      《濟州李演碑》載:

      粵貞祐之初,兵久不解,虜騎南下,攻圍系戮,肆瀆侵淫。二年正月至于濟。郡人李演以前應(yīng)奉翰林文字 居此,因之 者為備御。三日,虜不能得,并召其黨大集 城下,勢不能敵。城陷,公被執(zhí)。彼固疑其衣冠也,曰:‘若非李應(yīng)奉乎?’蓋虜中素聞其名,欲得而使之也。 承問曰:‘然’。虜喜,事使之跪曰:‘大官可得也?!唬骸疫M士第一人,重有祿位。汝何禽獸?吾豈為汝使哉?’賊忿擊其脛,碎之,終不屈。繼中以刃,至死猶罵云。嗚呼!懿哉!是豈仁者之真勇與!已而虜退。”[8]

      此碑刻是金朝貞祐四年(1216),由崔禧撰,趙秉文正書的。元人在為金人李演立傳時,幾乎完全承襲了《濟州李演碑》的內(nèi)容。

      《金史·李演傳》載:

      “李演字巨川,任城人。泰和六年進士第一,除應(yīng)奉翰林文字。再丁父母憂,居鄉(xiāng)里。貞祐初,任城被兵,演墨衰為濟州刺史,畫守御策。召集州人為兵,搏戰(zhàn)三日,眾皆市人不能戰(zhàn),逃散。演被執(zhí),大將見其冠服非常,且知其名,問之曰:‘汝非李應(yīng)奉乎?’演答曰:‘我是也。’使之跪不肯,以好語撫之亦不聽,許之官祿,演曰:‘我書生也,本朝何負于我,而利人之官祿哉?!髮⑴瑩粽燮涿?,遂曳出殺之,時年三十余。贈濟州刺史,詔有司為立碑云。”[9]

      由此可見,《金史·李演傳》除刪去敏感字眼外,如“虜”“禽獸”,幾乎是全部依據(jù)碑文《濟州李演碑》撰寫。

      (二)金人文集中的碑銘墓志

      元好問所著《遺山先生文集》中收錄的墓銘是《金史·忠義傳》的重要史源?!哆z山先生文集》共四十卷,附錄一卷,其中從第一卷至十五卷,主要收入的是碑銘志等部分。程妮娜指出:“《金史》取材《遺山文集》主要出自碑銘表志碣部分?!哆z山文集》碑銘表志碣共九十篇,人物涉及社會階層廣泛,上至宰執(zhí)下及一般平民。《金史》僅取十八人立傳?!盵10]而見于《金史·忠義傳》記載的共有三人,幾乎全部取材于《遺山先生文集》,略作刪減。如《金史·馮延登傳》《金史·商衡傳》,以及《金史·完顏陳和尚傳》分別抄錄元好問《遺山先生文集》卷十九《國子祭酒權(quán)刑部尚書內(nèi)翰馮君神道碑銘》、卷二十一《商平叔墓銘》、卷二十七《贈鎮(zhèn)南軍節(jié)度使良佐碑》*程妮娜《<遺山文集>與史學》一文指出:“其中商衡的傳記是取材于《商平叔墓銘》和《商氏家世錄》兩篇文章而成的。”。另外《金史·忠義傳》有一人則是部分取材于《遺山先生文集》,如《金史·馬慶祥傳》有部分是抄錄《恒州刺史馬君神道碑》,其余部分則另有所本[11]?!哆z山先生文集》之所以載以上人的碑銘墓志,說明墓主與元好問的關(guān)系密切?!吨兄菁颉份d:“商右司平叔衡(商衡),嘗手抄《國朝百家詩略》……歲壬辰,予掾東曹,馮內(nèi)翰子駿(馮延登)、劉鄧州光甫,約予為此集?!盵12]這說明元好問與商、馮的關(guān)系甚是密切,元好問《中州集》的部分史料就是源于商衡《國朝百家詩略》;除此之外元好問曾應(yīng)馮延登親屬的請求,為之作碑文,“以好問嘗得幸于君,涕泗百拜,以碑銘見請,謹為次第之”[13]。

      另趙秉文《閑閑老人滏水文集》所收入的墓志銘也是《金史·忠義傳》的史料來源之一。趙秉文曾為東明令王毅撰寫墓銘?!堕e閑老人滏水文集》卷十一《東明令王君、雞澤尉楊君死節(jié)銘》其序載:“貞祐元年秋九月,北兵至河朔,東明令王毅之剛,雞澤尉楊君過叔黨死之。詔褒贈有差?!逼溷懺唬骸斑叧际C,竟速抵巇。來亦不麾,去亦不追。坐視穴陴,反棄其師。領(lǐng)令尉之卑,而能死之。燚!”[14]從這段碑銘中可以看出對王毅殉節(jié)之舉的贊賞。另趙秉文還撰有《順州守王晦死節(jié)銘》,今不存。[15]《順義縣志》卷十五《樞密副使王晦碑》載:“金貞祐年立,已佚失?!盵16]雖然碑文今已佚失,無法考證碑文的內(nèi)容,但是元人撰修《忠義傳》時應(yīng)該參考了金人的筆記及碑刻,故趙秉文《閑閑老人滏水文集》應(yīng)作為《金史·忠義傳》的史料來源之一。

      (三)金人文集

      金人劉祁《歸潛志》和元好問《中州集》是《金史·忠義傳》的重要取材。其中《中州集》有4人為《金史·忠義傳》所取材,分別為:馮延登、梁持勝、姬汝作、馬肩龍。而《歸潛志》有6人為《金史·忠義傳》所取材,分別為馮延登、梁持勝、烏古孫奴申、烏古孫仲端、完顏陳和尚、王晦。其中《歸潛志》的吾古孫奴申小傳、《中州集》的馬肩龍小傳,幾乎全部為《金史》所抄錄。其余人物小傳的內(nèi)容,《金史》并未全部因襲,而是有所取舍,或另有所本。這也說明《歸潛志》以及《中州集》雖撰有人物小傳,但不完全被《金史》所采用。此外,《金史》在為人物作傳選取材料時,則秉持著有碑刻不全抄文集的原則。如馮延登和完顏陳和尚的事跡,因《遺山先生文集》錄有二人的碑刻,即使《歸潛志》和《中州集》均為二者做傳,但《金史》在取材時也只是作為參考。

      此外,王鄂《汝南遺事》、元好問《壬辰雜編》,也是《金史·忠義傳》的史源之一。據(jù)任崇煥《王鄂與<汝南遺事>》一文可知,《完顏仲德傳》《溫敦昌孫傳》《烏林答胡土傳》《烏古論黑漢傳》的部分文字,也明顯有因襲《汝南遺事》的痕跡,有的段落是全部照抄,有的則稍作改易。[17]另,陳學霖《元好問<壬辰雜編>探賾》一文,認為《壬辰雜編》多記載金朝忠義之士的事跡,《完顏奴申》《完顏陳和尚》所附《完顏斜烈》有部分內(nèi)容是抄錄《壬辰雜編》,并把“《金史·完顏絳山》的史源,歸諸于《壬辰雜編》作為殿筆”[18]。

      三、元人撰述

      金元戰(zhàn)爭中涌現(xiàn)的忠義之士的事跡除絕大部分保存在金人的史料中,元人的史料中也有部分記載。故元人文集也是《金史·忠義傳》的史料來源之一。

      《金史》中有關(guān)女奚烈資祿事跡的記載,《元朝名臣事略》一書雖未全載其事,但從片語中也證實了女奚烈資祿的忠義事跡?!对际侣浴?卷一)載:“北京權(quán)帥兀葉兒擒金梟將張鐵槍(女奚烈資祿本姓張氏,貞祐年間賜今姓),送王所,王誚讓之,鐵槍厲聲曰:‘我受金朝厚恩二十余年,今事至此,死實甘心?!趿x之,欲釋徽墨,諸將怒其不屈,殺之?!盵19]另,郝經(jīng)《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十一所作《金源十節(jié)士歌》,見于《金史·忠義傳》記載的就有4人,分別是王晦、郭蝦蟆、完顏陳和尚、完顏絳山。如《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十一所載郭蝦蟆事跡:

      郭蝦蟆

      不援西夏棄燕都,本根顛蹶藩籬疏。

      不都長安都汴梁,為愛青屋能久長。

      隴上豪山山西將,憂國無言意惆悵。

      中興不居用武地,君臣茍且吾何望?

      郭公堂堂性忠勇,自拒洮河保秦鞏。

      數(shù)年尚得建行臺,金城堅牢華岳聳。

      誰知自報小關(guān)捷,總倚潼關(guān)為守厄!

      渾將梁宋作龜茲,便視秦涼等吳越。

      西州漸孤敵漸多,四郊皆壘奈敵何?

      將軍百戰(zhàn)氣尤壯,頭顱擲血為洗戈。

      野無戰(zhàn)地始乘城,城傾堞圮接短兵。

      先將妻子置草圍,坐束萬矢著死爭。

      鏃筈相銜如雨注,敵人卻走不敢顧。

      彎弓入圍始自焚,飛矢出圍渾燎羽。

      灰飛城陷力始竭,賢王立祠稱壯烈。

      王師十萬下馬拜,競摔馬鞭聲咄唶。

      黃河都為苦淚流,隴山自此無顏色。

      峨峨大將節(jié),凜凜死國名,英靈在天為列星。

      只應(yīng)汝南破滅時,卻從煙焰見天興。

      臣自焚,各得死所古未聞![20]

      這說明金朝忠義之士的事跡在元朝得到了記載,以至“雖耕父販婦、牛童、馬走共能稱道者”[21]。同時也說明《金史·忠義傳》與元人文集有共同的史源,或《金史·忠義傳》的史料有可能來自元人文集。

      綜上所述,《金史·忠義傳》的史源除依據(jù)金實錄外,金人文集、碑刻,以及元人撰述等私人史料也是其重要來源。對于《金史·忠義傳》史源的研究還需進一步深入,其有助于金代忠義問題的研究。

      [1]趙翼.廿二史札記校證[M].王樹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597.

      [2]脫脫.金史(卷55):百官志一[M].北京:中華書局,1975.1245.

      [3]宋濂.元史(卷147):張柔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6.3474.

      [4]脫脫.金史(卷121):曹珪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5.2638.

      [5]脫脫.金史(卷6):世宗本紀[M].北京:中華書局,1975.133.

      [6]李浩楠.金末義軍與晚金軍事研究[D].石家莊:河北大學,2013.

      [7]脫脫.金史(卷121):忠義傳一[M].北京:中華書局,1975.2634.

      [8]王昶.金石萃編(卷158):濟州李演碑[A].歷代碑志叢書第七冊[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569-570.

      [9]脫脫.金史(卷121):李演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5.2651.

      [10][11]程妮娜.《遺山文集》與史學[J].史學集刊,1992,(2):63-69.

      [12]元好問.中州集:中州鼓吹翰苑英華序[M].北京:中華書局,1959.1.

      [13]元好問.遺山先生文集(卷19):國子祭酒權(quán)刑部尚書內(nèi)翰馮君神道碑銘[M].上海:商務(wù)印書館縮印烏程蔣氏密韻樓藏明弘治刊本,1919.203.

      [14]趙秉文.閑閑老人滏水文集(卷11):東明令王君、雞澤尉楊君死節(jié)銘[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265.

      [15]王慶生.金代文學家年譜(上冊)[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272.

      [16]李芳,修.楊得馨,纂.順義縣志(卷15)[A].中國方志叢書[M].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892.

      [17]任崇煥.王鄂與《汝南遺事》[J].駐馬店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1):95-101.

      [18]陳學霖.元好問《壬辰雜編》探賾[J].晉陽學刊,1990,(5):82-88.

      [19]蘇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1):太師魯國忠武王[M].姚景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6.7.

      [20][21]郝經(jīng).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11):金源十節(jié)士歌[M].秦雪清,點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157.156.

      猜你喜歡
      碑銘金史元好問
      如果覺得人生太難,就去讀讀元好問
      黨員文摘(2022年7期)2022-04-06 10:09:07
      英文摘要
      元好問“誠”與“雅”的論詩主張
      河北畫報(2020年8期)2020-10-27 02:54:48
      突厥盧尼文碑銘所記b?kli ??lig il及勿吉—靺鞨之稱新釋
      21世紀以來的《金史》研究綜述
      《金史·結(jié)什角傳》箋證
      西藏研究(2017年2期)2017-06-05 11:31:22
      金史研究領(lǐng)域的鴻篇巨著——評《金源文化辭典》
      古突厥文碑銘中ik芻議
      論元好問碑銘文的創(chuàng)作特色
      古代突厥文碑銘文獻中所反映的原始崇拜
      平潭县| 沙坪坝区| 定陶县| 兴仁县| 景泰县| 山阳县| 新晃| 青海省| 华宁县| 芜湖县| 霍林郭勒市| 旬阳县| 会泽县| 兴化市| 封丘县| 永顺县| 曲麻莱县| 张家川| 藁城市| 文安县| 社会| 正宁县| 广州市| 安化县| 炎陵县| 汉寿县| 莲花县| 玉树县| 攀枝花市| 儋州市| 寿宁县| 普兰店市| 石嘴山市| 红原县| 微山县| 容城县| 合川市| 贵南县| 杭锦后旗| 册亨县| 温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