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通
隊列隊形練習是小學體育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身體的正確姿勢,還是組織集體活動,培養(yǎng)組織紀律性和整齊一致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如果一味地進行重復練習,學生就會覺得枯燥無味,對隊列隊形沒有興趣。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通過不斷變化教學方法來消除隊列隊形教學的枯燥,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xiàn)支招如下。
一、尋找“興奮點”,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化
例如在進行隊列隊形教學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大型團體操和廣播操中的隊列變化錄象,在視覺上和聽覺上給學生一個比較強烈的刺激,集中學生注意力、調節(jié)情緒、提高興奮性,形成“先入為主、先聲奪人”的美感和節(jié)奏感,讓學生有躍躍欲試的沖動和表現(xiàn)的欲望。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尋找“興奮點”,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化,這就要求教師一方面要深入鉆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另一方面要廣泛搜集、積累各種素材性課程資源,使抽象的教材內容形象化,使學生能輕松地掌握隊列隊形練習。
二、掌握“重難點”,凸顯教學方法科學化
在隊列隊形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動作易犯的錯誤,有針對性的將教學的重難點自編學生容易接受的順口溜,例如:(擺臂時)四指微曲握空拳1-2-1、前擺向中同臍高1-2-1、后擺有力胸挺直1-2-1、兩眼平視肩不搖1-2-1;(站隊時)隊列里莫說話,老師就會把你夸。兩臂擺動踏步走,嘴里數(shù)著一二一。(立正時)抬頭挺胸收小腹,兩腳并攏肩放松。雙手緊貼大腿邊,雙目炯炯視前方。通過科學化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練習興趣,使學生對動作要領的掌握和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三、探索“結合點”,體現(xiàn)教學內容生活化
在教學原地四面轉法時,教師可以設計場景,把操場模擬成熱鬧的十字路口。讓一部分學生來扮演行人和車輛,另一部分學生就模仿交警指揮交通。讓“小交警”打著手勢讓學生進行不同的方向轉動,改變以往練習中重復單一的原地四面轉法。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尋找“結合點”,使教學內容生活化讓學生置身其中,這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情景,把場地布置或用語言描繪成一個特定的場景,利用小學生好奇、愛新鮮的心理特征,激起他們練習的熱情。
四、立足“知識點”,實施教學方法多樣化
如在課前隊列隊行練習時,教師可以在練習地點用色彩標明練習時的路線,采用跑步、齊步、大小步及舞蹈步等進行練習,還加上了軀干和上肢的配合練習,立足“知識點”,大膽選用適合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新教法,力求形式多樣,生動活潑,把個人嘗試練,自由結組練,小組分別練和整體練等方式結合起來,避免用“軍訓”的方式進行。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審美能力,可以很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這就需要教師在練習前必須了解同學們對隊列隊形練習的實際需要,鼓勵同學們大膽進行隊列隊形的設想和創(chuàng)新。
五、抓住“情感點”,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最優(yōu)化
例如在齊步走的訓練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出示國慶閱兵的場面,讓學生感覺自己就是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zhàn)士,教師也要置身其中,扮演好檢閱者的角色,用語言激發(fā)他們的激情,用口令來指揮他們的行動。同時教師要向部隊教官那樣,嚴格要求自己,給學生樹立正確的表象;只有教師規(guī)范的動作、準確的口令,以及一絲不茍的負責態(tài)度,去感化他們,抓住學生的“情感點”,學生才會在信任教師和崇敬解放軍戰(zhàn)士的心理驅使下,樂于接受隊列隊形練習,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最優(yōu)化。
六、發(fā)現(xiàn)“錯誤點”,教學語言幽默化
如在教授“跑步走—立定”時,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對動作掌握不好,立定沒有站穩(wěn)造成上體前栽,可以利用學生的“錯誤點”,運用幽默化的語言直觀地讓學生認識自己的錯誤動作,如:老師僅僅教了你們一些動作,受不起你們這么大的行禮,何況這又是老師的責任和義務,希望大家不要再給老師鞠躬了。你們只要倒數(shù)第二步的步子稍大一些,就不會前栽了。讓學生在笑聲中掌握動作的技能,學會動作的要領,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發(fā)現(xiàn)“錯誤點”,通過幽默的語言,使學生更能從而主動改進,達到全面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當然,老師在運用時要十分注意,不要使學生有挖苦、譏刺的感覺,這樣就適得其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