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英
摘 要: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低效現(xiàn)象普遍存在,這反映出小學作文教學的各種問題,結(jié)合小學作文教學特點,談談小學作文教學低效的原因及對策,對小學作文教學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guān)鍵詞:小學作文教學;低效現(xiàn)象;對策
有很多家長對怎么輔導孩子寫作文都很發(fā)愁,孩子也發(fā)愁作文該怎么寫。有的家長認為多給孩子買些課外書,孩子多看一看就會寫作文了,可有些課外書孩子卻不愿意看。還有一些學生對于教師留下的作文作業(yè),直接從網(wǎng)絡上或作文選上面偷偷抄一篇,算是完成作業(yè)了。如果老師要求學生在課上寫作文,多數(shù)學生都傻眼了,不會寫,東拼西湊地寫。小學作文教學中,不會寫作文的學生越來越多,社會上出現(xiàn)了很多作文輔導班,這些輔導班確實解決了一部分學生寫作文難的問題,但是仍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寫作文難的問題。
一、學生走入認識誤區(qū),使其畏懼作文寫作
目前很多學生一提到寫作文就會很苦惱,在他們看來寫作文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只要教師布置了一個作文,認為自己就要花上幾個小時時間去思考作文內(nèi)容要寫些什么。很多學生根本想不出來作文內(nèi)容要寫些什么,最后或者找些與作文題目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抄一下,應付過去,或者胡亂堆砌一些詞句,把作文字數(shù)湊夠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文作業(yè)。學生之所以會對寫作文產(chǎn)生畏懼心理,是因為學生走入了寫作文的誤區(qū),學生們認為寫作文就是為了得到高分,為了完成作文才寫作。學生根本不知道為什么而寫,當然也就不知道怎么寫才能夠滿足作文要求,所以,學生在寫作文這條路上走了很多彎路。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文時,要使學生清楚寫作文是描述自己生活、抒發(fā)自己感情、表達自己觀點的過程,使學生認識到作文是為了自己而寫的,這樣才能逐漸地找對寫作方法。
教師在布置作文時,可以適當?shù)貙㈩}目限制、題材限制和字數(shù)限制放寬,但是要要求學生一定要用自主寫作方法寫作文。例如,在學習完《聽故事講故事》這篇內(nèi)容時,筆者就為學生布置了一篇作文,以我聽過的一個故事為主題,寫作字數(shù)和怎樣描述都不限,學生們都很高興,因為老師對布置的作文沒有做出條條框框的限制,這樣自己寫多少都可以。這時需要老師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聽過哪些有趣的故事,我喜歡聽很多有趣的神話故事、童話故事,老師還有一個習慣,如果我看故事看不懂或者故事沒講完,我會要求你們給老師講完。這樣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沒有對作文的字數(shù)做出限制,避免學生產(chǎn)生心理壓力,但是卻給學生們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要把故事講完整、講透徹。但是在學生心里沒有認為老師的要求有多高,學生認為老師安排的作文還是沒有多大限制的,因為講什么樣的故事要看自己意愿,所以學生更積極地回去寫故事。學生們自主完成作文,寫作效率頗高。
二、學生缺乏寫作技巧,不知道如何寫作文
有時候?qū)W生寫作文是想寫身邊發(fā)生的實事的,但是學生覺得這些事情雖然是自己見過和聽過的,但是要描述出來卻很困難。有些學生勉強能描述出一件事情,但是卻講不出事情重點,描述得也不夠生動,甚至把內(nèi)容寫得顛三倒四,教師檢查完學生寫的作文后勉強能理解學生要說什么。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由于學生缺乏寫作的技巧,聽到老師說寫作技巧學生就很困惑,怎么樣才能練好寫作技巧,而教師可以用深入淺出的方法讓學生理解,你們覺得天天說話難嗎?為什么說話你就覺得不困難呢?因為你每天都在說,而寫作也是一樣的。寫作就是用文字說話,你們會感覺到?jīng)]有技巧是因為自己寫作機會少,看別人作品看得少。例如,在學習《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這篇內(nèi)容時,教師就可以提出,讓學生通過掌握好的寫作習慣培養(yǎng)學生寫作技巧。好的習慣是當你了解到這個習慣對自己很好時,你就要天天堅持,教師要在學生理解了正確寫作技巧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養(yǎng)成每天讀一篇美文、寫一篇日記的習慣,學生養(yǎng)成了這種好習慣并長期堅持,相信學生的寫作水平會逐漸提高。
三、學生缺少思維交流機會,自主學習興趣低
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文的過程中,有時會發(fā)現(xiàn)學生在寫作時會出現(xiàn)瓶頸,即便學生很努力地學習語文知識,但是在一定時間段內(nèi)學生思維方式卻被限制住了。學生不能突破學習瓶頸,就會在學習中受到挫折,學習興趣逐漸降低,甚至認為自己努力學習語文也沒有用,怎么都學不好,還不如就不學了。而教師要意識到,學生之所以會遇到學習瓶頸是因為學生沒找到好的學習思路,這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互相交流的機會,學生互相啟發(fā),當學生看到原來相同的題目可以有這么多不同的學法時,便會進行自我反思,并突破學習遇到的瓶頸。如在學習完大作家的《小老師》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作文《我的語文老師》,全體學生寫一樣的題目,寫完后大家共同交流寫作成果。因為這個寫作對象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學生寫作完在交流時可以比較自己觀察人的角度與別人觀察的角度不同,還可以互相賞讀作文,交流寫作心得。
小學作文教學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教師們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寫作水平不高的原因主要與學生的寫作技巧不對、寫作態(tài)度不對等有關(guān),教師在引導學生時要重點突破文中提到的幾方面。要走出小學作文教學低效的困境,就要求教師從觀念上開始轉(zhuǎn)變,樹立教學觀、學生觀,在教學中規(guī)范自身的教育行為,努力克服教學中的干擾因素,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使學生逐漸地喜歡上寫作文,并通過作文教學效率的提升,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韋冬余,陸星.中學作文教學低效的主觀原因及對策[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4(12):143-144.
[2]張秀峰.淺談小學作文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對策[J].成功(教育),2010(7):12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