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被害人學視野下電信詐騙犯罪實證研究
      ——以寧波市北侖區(qū)為例

      2018-03-13 00:26:36
      浙江警察學院學報 2018年1期
      關鍵詞:北侖區(qū)犯罪人詐騙

      (寧波市公安局北侖分局,浙江 寧波 315800)

      電信詐騙是近年來迅速增長的一種新型侵財犯罪,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當前我國犯罪態(tài)勢。電信詐騙防控既是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保護人民群眾財產(chǎn)安全及維護良好的經(jīng)濟社會秩序的重點工作,也是犯罪學研究的熱點。近年來,無論是學界還是實務界,都越來越重視對電信詐騙犯罪問題的研究,但大多是從電信詐騙犯罪人及其犯罪行為著手,而從被害視角研究電信詐騙尚不為多。犯罪與被害原本就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犯罪活動是在犯罪人與被害人之間聯(lián)系與互動過程中發(fā)生的,因而人為地將兩者割裂開來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對犯罪問題的客觀全面認識,也影響和制約了犯罪防控的成效。有鑒于此,為更好地提升電信詐騙防控工作的效率和效益,筆者基于寧波市北侖區(qū)2014年至2016年電信詐騙及其被害問題的調(diào)查,從被害人學視野就提高打擊電信詐騙效率,更有效地防控電信詐騙犯罪做一些初步探討。

      一、當前電信詐騙犯罪特征

      (一)從總體狀況上看,電信詐騙是近年來發(fā)展迅速的一種侵財型犯罪。電信詐騙占全部刑事發(fā)案及全部侵財發(fā)案比例,尤其是占詐騙發(fā)案的比例攀升迅速。北侖區(qū)的電信詐騙由2014年占全部刑事發(fā)案的7.5%,上升到2016年的18.7%,所占比例上升了11.2%個百分點,發(fā)案絕對數(shù)更是增長了4.7倍;同期北侖區(qū)全部刑事案件增長1.9倍,電信詐騙案件的增速遠高于其他犯罪。與浙江全省情況相比,2014年北侖區(qū)電信詐騙占全部刑事案件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54個百分點,2016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2014年電信詐騙占全省侵財類刑事案件的10.3%,2015年占17.4%,2016年占20.6%。同期北侖區(qū)電信詐騙占全部侵財類刑事案件比例分別為9.1%(2104年)、16.8%(2015年)、20.2%(2016年)。此三年中全省電信詐騙占全部侵財類刑事案件比例翻了一番,北侖區(qū)則翻了一番多,表明北侖區(qū)電信詐騙占全部侵財類犯罪比例雖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增速則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北侖區(qū)電信詐騙在全部詐騙發(fā)案中比例增長更快,由2014年占全部詐騙犯罪的11.8%,迅速增長到2016年的89%(2014年至2016年北侖區(qū)電信詐騙發(fā)案情況見表1)。

      表1 2014-2016年北侖區(qū)電信詐騙發(fā)案情況統(tǒng)計

      年份 刑事發(fā)案總數(shù)財類案件 詐騙 電信詐騙全部侵電信詐騙占侵財類案比率(%)電信詐騙占刑案比率(%)電信詐騙占詐騙類案比率(%)2015 2016 11761 8643 11109 7998 2130 1741 1862 1612 16.8 20.2 15.8 18.7 87.4 92.6

      (二)從發(fā)案時間上看,電信詐騙多發(fā)生在白天。2014年北侖區(qū)發(fā)生的電信詐騙案件中,白天發(fā)生的比例為81.3%,2015年為74.1%,2016年為71.3%,年均為75.6%。雖然白天發(fā)生的電信詐騙案件比例總體趨勢有所下降,但仍然為多數(shù)。如果按照人們的習慣將白天再分為上午、中午、下午三個時間段,可以發(fā)現(xiàn)北侖區(qū)的電信詐騙發(fā)生在上午的比例增速變緩較為明顯,中午比例略有下降,下午比例略有上升。上午發(fā)案的比例由2014年的37.2%下降到2016年的26.3%,下降了10.9個百分點;下午發(fā)案的比例由2014年的31.1%上升到2016年的32.2%,上升了1.1個百分點;中午發(fā)案的比例由2014年的12.9%下降到2016年的12.7%,下降了0.2個百分點。電信詐騙發(fā)案時間以白天居多,與轉(zhuǎn)賬方便及犯罪人冒充公檢法人員的詐騙手段等有關(2014年至2016年北侖區(qū)電信詐騙的發(fā)案時間情況分別見表2、表3和表4)。

      表2 2014年北侖區(qū)電信詐騙發(fā)案時間統(tǒng)計

      表3 2015年北侖區(qū)電信詐騙發(fā)案時間統(tǒng)計

      表4 2016年北侖區(qū)電信詐騙發(fā)案時間統(tǒng)計

      (三)從作案手段上看,電信詐騙以打電話、QQ聊天、網(wǎng)上懸窗廣告最為常見。2014年北侖區(qū)因接到詐騙人的電話、按照其電話指示處理賬戶而被騙的案件超過50%,2015年為30.6%,2016年為36.2%。也就是說,2015年、2016年兩個年度的發(fā)案比例雖有所下降,但電話詐騙仍然是較為常見的詐騙手段。因QQ聊天、加微信好友而被詐騙的情況增長較快,2014年因QQ聊天被詐騙的案件占19.9%,2016年上升到26.5%,同期絕對數(shù)增加了6.26倍。加微信好友而被詐騙的案件2014年僅占1.2%,2016年上升到7.5%,增長了6.3個百分點,同期絕對數(shù)增加了29倍。此外,因點擊網(wǎng)上懸窗廣告而被詐騙的案件數(shù)也增長迅速,增加了20.9倍,所占比例由2014年的3.6%,上升到2016年的16.1%,上升了12.5個百分點(2014年至2016年北侖區(qū)電信詐騙被騙的手段方式情況見表5)。

      表5 2014-2016年北侖區(qū)電信詐騙被害人遭遇的電信詐騙手段方式情況統(tǒng)計

      (四)從詐騙由頭上看,電信詐騙的借口呈多樣化、翻新快的特點。從詐騙由頭來看,因網(wǎng)絡購物、釣魚網(wǎng)站、冒充公檢法人員和熟人的詐騙情況較為多見且增長較快,2016年比2014年分別增長了5.2倍、8.5倍、5.4倍、7.9倍。相比較而言,以網(wǎng)上中獎、退稅補貼為由頭的詐騙近年來增長勢頭明顯減弱。很多時候詐騙分子也是不斷翻新變化釣魚網(wǎng)站、網(wǎng)絡購物品種類型及網(wǎng)站網(wǎng)址來騙人,換個嘴臉實施詐騙(2014年至2016年北侖區(qū)電信詐騙被害人遭遇的詐騙由頭情況見表6)。

      表6 2014-2016年北侖區(qū)電信詐騙被害人遭遇的電信詐騙由頭

      (五)從作案成員上看,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以學歷較高的青年流動人口中的無業(yè)人員為主。由于辦案實踐中對抓獲的犯罪嫌疑人沒有單獨統(tǒng)計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身份,所以,只能從詐騙犯罪嫌疑人總體情況推算,而實際被抓獲的詐騙犯罪嫌疑人多數(shù)也確是實施電信詐騙的。2015年北侖區(qū)抓獲詐騙犯罪嫌疑人32人,其中18-25歲為12人,26-35歲為18人,18-35歲作案人員高達93.7%。男性為26人,占比為81.3%;女性為6人,占比為18.8%。省外為24人,省內(nèi)區(qū)外為2人,流動人口作案占81.3%。高中以上為2人,無業(yè)為24人,無業(yè)人員作案占75%。2016年北侖區(qū)抓獲詐騙犯罪嫌疑人88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為23人,含大專以上5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為26.3%。88名嫌疑人中,省外為46人,區(qū)外省內(nèi)為18人,流動人口作案占72.7%。從年齡角度看,88名嫌疑人中,18-25歲為46人,26-35歲為26人,18-35歲占比為81.8%。從性別角度看,88名嫌疑人中,男性為70人,占79.5%;女性為18人,占21.5%。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中,女性比例明顯高于其他侵財犯罪,這與電信詐騙作案手法中色誘、細膩等特征有關。88名嫌疑人中,無業(yè)人員為21人,占23.9%。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嫌疑人中,實施電信詐騙的要明顯多于其他侵財類犯罪,這與電信詐騙的技術含量相對較高有關。

      (六)從作案方式上看,電信詐騙以團伙作案為主,破案率極低。統(tǒng)計中單列電信詐騙項目是從2015年開始的。2015年北侖區(qū)破獲各類詐騙案件23起,電信詐騙案件9起,電信詐騙破案率為0.4%;同期寧波全市電信詐騙破案率為3.3%。2015年北侖區(qū)破獲23起詐騙案件中團伙作案14起,團伙作案率為60.8%,電信詐騙均為團伙作案;破獲各類侵財案件2157起,侵財類案件破案率26.9%,侵財類案件中團伙作案占18.7%;同期全市侵財類案件破案率為21.9%,其中團伙作案占21.7%,破獲的電信詐騙案件中團伙作案占78%。2016年北侖區(qū)破獲詐騙案件58起,其中電信詐騙25起,電信詐騙破案率為1.6%;同期全市電信詐騙破案率為5.2%。從北侖區(qū)破獲的25起電信詐騙案件來看,團伙作案18起,團伙作案占72%。2016年北侖區(qū)破獲各類侵財案件1387起,破案率12.5%;同期全市侵財類案件破案率為22.1%。2016年北侖區(qū)破獲的侵財類案件中,團伙作案占15.7%;同期全市破獲的侵財類案件中,團伙作案占31.7%。可見,電信詐騙中團伙作案比例遠高于一般侵財類案件。

      二、電信詐騙被害問題特征

      (一)從戶籍角度看,電信詐騙被害人以外來流動人口居多。2014年北侖區(qū)電信詐騙被害人中本地戶籍占25.9%,2016年這一比例下降到20.8%,下降了5.1個百分點??梢?,外來流動人口是北侖區(qū)電信詐騙最主要的受害群體。這也與北侖區(qū)的流動人口總量有關,2014年北侖區(qū)登記在冊的流動人口為477937人(含兒童22957人),2016年為490884人(含兒童16788人);2014年北侖區(qū)戶籍人口為362590人,2016年為377418人;流動人口與戶籍人口比例2014年為1:0.75,2016年為1:0.76。2014年北侖區(qū)戶籍人口電信詐騙被害率為萬分之二點三,流動人口為萬分之五點二;2016年戶籍人口電信詐騙被害率為萬分之八點六,流動人口為萬分之二十五點一。數(shù)據(jù)顯示,北侖區(qū)電信詐騙被害率不論是戶籍人口還是流動人口均呈上升態(tài)勢,流動人口電信詐騙被害率高于戶籍人口,2016年流動人口電信詐騙被害率是戶籍人口的2.9倍。北侖區(qū)流動人口電信詐騙被害率的增速也明顯高于戶籍人口,2016年與2014年相比,戶籍人口電信詐騙被害率增長了3.74倍,流動人口則增長了4.9倍。

      (二)從職業(yè)角度看,電信詐騙被害人以務工務農(nóng)和無業(yè)人員居多。北侖區(qū)電信詐騙被害人以務工、務農(nóng)和無業(yè)人員為主,2014年這三者分別占電信詐騙被害人的21.8%、12.4%、9.7%,2016年分別占35.8%、18.8%、18.8%。也就是說,2014年北侖區(qū)電信詐騙被害人中43.9%為務工、務農(nóng)和無業(yè)人員,2016年這三者比例迅速上升到73.4%(2014年至2016年北侖區(qū)電信詐騙被害人戶籍和職業(yè)情況見表7)。

      表7 2014-2016年北侖區(qū)電信詐騙被害人戶籍和職業(yè)情況統(tǒng)計

      (三)從年齡角度看,電信詐騙被害人以青壯年居多,20歲以下群體被騙比例上升較快。從北侖區(qū)的數(shù)據(jù)來看,50歲以下青壯年占電信詐騙被害人的絕對多數(shù),2014年50歲以下占全部電信詐騙被害人的95.5%,2016年上升為97.9%。其中,20歲以下占全部電信詐騙的比例2014年為6.9%,2016年為19.2%,說明20歲以下電信詐騙被害人數(shù)增長迅速。與其他侵財犯罪被害相比,電信詐騙被害人中以青壯年更為多見。據(jù)筆者曾對北侖區(qū)盜竊及電信以外的詐騙被害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2011年北侖區(qū)盜竊被害人中21-40歲占65.9%,[1]而詐騙犯罪被害人中21-40歲的占比為65.4%(2011年)、68.4%(2012年)、68.4%(2013年)。[2]北侖區(qū)電信詐騙被害人中21-40歲的占比為75.8%(2014年)、69%(2016年)。青壯年是經(jīng)濟和社會活動的主力軍,大都具有一定的經(jīng)濟實力,在對社會做出主要貢獻的同時,也往往被犯罪分子尤其是電信詐騙犯罪分子盯上而成為主要被害對象。

      (四)從性別角度看,電信詐騙被害人中女性占較大比例,20歲以下男性被詐騙的比例上升較快。以性別而言,電信詐騙被害人群體中女性占比明顯高于其他犯罪的被害人。2014年北侖區(qū)電信詐騙被害人中女性占51.4%,2016年下降為43.6,下降了7.8個百分點。也就是說,電信詐騙被害中女性偏多現(xiàn)象演變?yōu)槟行詾槎?。?jù)筆者曾對北侖區(qū)盜竊及電信以外的詐騙被害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盜竊被害人中女性被害人占19.2%,[3]詐騙被害人中女性的占比為 42.1%(2011年)、42.9%(2012年)、39.5%(2013年),[4]可見電信詐騙中女性被害比例最高,不僅遠高于盜竊被害,也高于其他詐騙被害。電信詐騙被害人女性比例下降較快,反映出女性吸取被騙的教訓方面較強,電信詐騙防范宣傳對女性影響明顯(2014年至2016年北侖區(qū)電信詐騙被害人性別和年齡情況見表8)。

      表8 2014-2016年北侖區(qū)電信詐騙被害人年齡和性別情況統(tǒng)計

      (五)從損失角度看,電信詐騙被害人的財物總損失及個案財物最大損失上升迅速,但個案財物平均損失下降明顯。北侖區(qū)電信詐騙造成的財物總損失2014年為9380658元,2016年上升到25257878元,總損失上升了2.7倍;個案財物最大損失由2014年的680000元上升到2016年的1488666元,上升了2.2倍;個案財物平均損失由2014年的28170元下降到2016年的16128元,下降了42.7%。2014年浙江省電信詐騙造成的財物損失為11.62億元,2015年為15.43億元,2016年為19.03億元,全省電信詐騙財物總損失上升了1.64倍;個案財物平均損失由2014年的2.37萬元,下降到2016年的2.01萬元,個案財物平均損失下降了15.2%。北侖區(qū)及全省的情況表明,由于發(fā)案數(shù)的迅速上升,造成了電信詐騙帶來的財物總損失在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宣傳及防范提示等因素的影響,電信詐騙造成的個案財物均損下降明顯(2014年至2016年北侖區(qū)電信詐騙被害人的財物損失情況見表9)。

      表9 2014-2016年北侖區(qū)電信詐騙被害人財物損失情況統(tǒng)計

      三、電信詐騙中被害人與犯罪人的關系

      被害人學認為,犯罪是犯罪人與被害人之間聯(lián)系與互動的結(jié)果,兩者關系存在著四種互動模式,即可利用的被害人模式、沖突模式、被害人催化模式和斯德哥爾摩模式(亦稱斯德哥爾摩情結(jié))。[5]筆者認為,電信詐騙中被害人與犯罪人的關系主要存在兩種情況,即可利用的被害人模式和被害人催化模式。

      (一)可利用的被害人模式。這種情況下被害人無意或者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行為的誘惑性或過失性,在自己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實施了使電信詐騙犯罪人感到誘惑的行為。電信詐騙被害人往往具有犯罪侵害的目標性,一些電信詐騙團伙將目標鎖向特定群體,如各種投資群體、保健品用戶、私家車車主等。被害人在網(wǎng)絡上搜索或在QQ、微信群中談論時,無意間顯露了自己有投資愿望,或者有長期購買保健品意向,或者有購買優(yōu)惠價汽油的愿望。電信詐騙犯罪分子收集到這些信息后,就會想方設法接近被害人,展示自己有這方面的良好資源,并愿意提供這方面資源,進而取得被害人好感與信任。例如,2016年底北侖區(qū)公安機關破獲的特大“攢油寶”電信詐騙案,騙子就是在各種車友群里“潛水”,發(fā)現(xiàn)車主們對油價漲跌敏感,就推出所謂的石油化工企業(yè)背景的“攢油寶”業(yè)務,許諾只要先存一筆錢,油價上漲時按照原先沒有漲上去的價格加油,油價跌下來時按照跌下來的價格加油,然后由一些嘗到甜頭的“車主”出來現(xiàn)身說法,加上美女業(yè)務員的感化,短時間集聚了數(shù)個省近千名車主,涉案金額數(shù)千萬。[6]

      (二)被害人催化模式。這種情況又稱單向誘發(fā),被害人因?qū)嵤┝颂囟ㄐ袨槎T、刺激、暗示了犯罪人,犯罪人的犯罪行為不過是對被害人這種引誘、刺激、暗示的一種反擊或回應。如被害人的不勞而獲思想嚴重,在QQ或微信里流露出盼望天上掉餡餅的傾向;被害人的貪婪性格,無利不起早;被害人沒見過世面,膽小怕事,見官矮三級,等等。犯罪人對此就會專門設計好圈套,誘使被害人上鉤。針對貪婪性格的人,犯罪人會以其手機號碼或身份證號碼經(jīng)什么節(jié)目組抽獎中了大獎,需繳納個人所得稅或手續(xù)費后兌現(xiàn)獎金等;針對膽小怕事、沒見過世面、法律知識缺乏的人,犯罪人會冒充公檢法人員,以其身份證或所開賬戶涉嫌詐騙、洗錢、販毒等為由,恐嚇被害人,讓被害人將自己賬戶上的錢轉(zhuǎn)移到所謂的安全賬戶接受審查;針對迷信保健品的被害人,犯罪人會編造保健品神奇效果及各種證書,甚至拉出一些所謂嘗到了奇特療效的人現(xiàn)身說法,誘使被害人信任。

      四、電信詐騙犯罪中被害人的過錯

      犯罪被害人的過錯是犯罪被害性的集中體現(xiàn),正因為被害人過錯的存在,被害人才會與犯罪人之間產(chǎn)生聯(lián)系與互動,進而被犯罪行為侵害。筆者曾探討過詐騙犯罪中被害人的過錯,認為詐騙犯罪中被害人的過錯是因其自身行為疏忽,或思想認識不正確,或知識、技能不足等造成的過失或過錯。在詐騙犯罪中被害人過錯具有普遍性。[7]電信詐騙是詐騙犯罪的一種,具有詐騙犯罪共同的本質(zhì)屬性,因而這個觀點對于電信詐騙同樣適用。電信詐騙中被害人同樣普遍存在著過錯。

      (一)電信詐騙中被害人過錯的表現(xiàn)。

      1.輕信。輕信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出于對熟人、領導、親友的信任,在騙子冒用熟人、親戚、領導等名義實施詐騙時,受害人往往容易輕信而被騙。二是出于對司法機關、黨委政府的信任,在騙子假冒司法機關、黨委政府名義時,不假思索就信以為真而被騙。

      2.貪利。一是被所謂“中獎”消息誘惑,電信詐騙分子利用人們逐利心態(tài),往往大量群發(fā)各種“中獎”消息。一些受害人為之心動,為了拿到大獎不惜屢屢支付所謂“手續(xù)費”、繳納“個人所得稅”,等到支付了手續(xù)費和稅錢,卻遲遲不見大獎的獎金、獎品時才醒悟過來,發(fā)現(xiàn)自己遇上了騙子。二是被“零風險”和豐厚的投資回報誘惑而遭遇詐騙。

      3.盲從。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速發(fā)展及智能手機的普及,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QQ和微信交友成為一種時尚,一些人手里有些閑錢,有投資生財愿望,喜歡加入各種各樣的QQ群、微信群,在虛擬空間廣交朋友,卻又缺乏判斷力,容易受虛擬好友的誘導,看到群里朋友不斷參加什么投資活動賺了大錢而受感染,便隨波逐流參與這些所謂的“投資”“理財”等活動中,直到遭受較大損失時才醒悟過來時,但已悔之晚矣。被害人盲從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平日喜好顯擺財大氣粗相,當朋友圈里紛紛進行所謂的投資時,自己不參與投資顯得跟平日身份不符。

      (二)電信詐騙中被害人過錯的作用。筆者曾專門研究過詐騙犯罪中被害人的過錯問題,認為詐騙犯罪中被害人過錯的作用有兩種,即一般作用和特殊作用。[8]筆者認為,電信詐騙中被害人過錯的作用同樣存在這兩種情況。

      1.一般作用。所謂一般作用,就是詐騙犯罪被害人的過錯與其他類型犯罪被害人的過錯在犯罪發(fā)生發(fā)展中的共性作用。筆者在討論被害人過錯與犯罪的關系時曾提出,被害人過錯在犯罪中一般會起到“誘發(fā)犯罪動機、加劇被害后果、強化犯罪意識、創(chuàng)造犯罪實施條件、降低犯罪實施風險等作用”。[9]電信詐騙犯罪被害人過錯的一般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創(chuàng)造犯罪實施的條件、加劇犯罪危害后果、降低犯罪成本與風險等方面。電信詐騙大多以有組織的形式出現(xiàn),犯罪人按照事先編輯好的腳本演戲騙人,采取群發(fā)或根據(jù)掌握的手機號碼拉網(wǎng)式逐個打電話的方式來實施,犯罪分子的犯罪動機、犯罪意識原本就有,所以,不存在被誘發(fā)或被強化的問題。電信詐騙是典型的非接觸式犯罪,犯罪的風險和成本較接觸式為低,加之電信詐騙被害人過錯的存在,又會進一步降低犯罪的成本和風險。俗語“蒼蠅不叮無縫之蛋”,電信詐騙犯罪人雖事先準備好了“劇本”“演員”,但必須尋找到有過錯的愿意入戲的被害人,即所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里的東風就是條件,就是有認知錯誤的人的出現(xiàn)。所以,有過錯的被害人的出現(xiàn)為電信詐騙進一步實施創(chuàng)造了必要條件。

      2.特殊作用。筆者曾在探討詐騙犯罪中被害人過錯的特殊作用時提出:“所有的詐騙犯罪案件中的被害人均存在過錯,只不過不同詐騙案件中被害人過錯大小不同;從另一個角度看,離開了被害人的過錯,詐騙犯罪就很難成功甚至是無法成功。”[10]電信詐騙被害人過錯的特殊作用也是一樣,表現(xiàn)為被害人的過錯在電信詐騙成功與否中的不可忽缺性(必備性)。也就是說,電信詐騙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被害人過錯的存在。如果被害人沒有過錯,犯罪人就無法進一步實施電信詐騙,電信詐騙也就無法取得成功。從實際情況看,被害人是否有過錯,取決于被害人是否相信騙子的謊言。如果對騙子的謊言信以為真、深信不疑,就是電信詐騙被害人的一種認識過錯。由于這種認識錯誤,才發(fā)生了錢財被騙。反之,如果不相信騙子的謊言,就不會被騙;如果在遭遇謊言過程中及時覺醒,就會減少甚至避免受騙而招致的財產(chǎn)損失。可以說,過錯是普通群眾與電信詐騙被害人身份轉(zhuǎn)變的催化劑。

      五、被害人學視野下提升電信詐騙防控效率的對策

      被害人學認為,犯罪人與被害人存在著四種互動關系,犯罪人走上犯罪道路并不是單純的自身因素決定的,而是自身的素質(zhì)、經(jīng)驗等因素同來自被害人方面的被害要因——被害人言行及其周圍環(huán)境中存在的誘發(fā)或者強化加害者的犯罪動機的事情和狀態(tài)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11]被害預防是犯罪預防不可忽缺的組成部分,離開了被害預防的犯罪預防是不完整的犯罪預防,其預防效果也將被弱化。[12]預防電信詐騙,需要從減少被害人自身存在的誘發(fā)或者強化犯罪動機的因素著手,同時,需要削弱或阻斷、割離被害人與犯罪人的互動關系。

      (一)強化金融、電信、網(wǎng)絡等管理,阻斷被害人與犯罪人的聯(lián)系。

      1.嚴格實行實名制。電信詐騙離不開金融、電信服務提供的便利。從偵破的電信詐騙案件看,詐騙分子都是利用偽造、借用、撿得等形式得到的身份證在銀行或電信(移動、聯(lián)通等)、網(wǎng)絡運營商多頭開戶,既是為了逃避打擊,也是為了盡快轉(zhuǎn)移贓款,或者冒名租用通訊設備等開展群發(fā)短信等,廣撒誘餌,等魚上鉤。如果我們在金融、電信等機構嚴格實行實名制,并限制開戶戶數(shù),將會極大地抑制住電信詐騙的發(fā)生。

      2.嚴格實行匯款轉(zhuǎn)賬差時兌付及提醒制度。電信詐騙是想通過一系列欺騙手法將被害人手里的資金等轉(zhuǎn)移到自己手里,從而實現(xiàn)對他人財產(chǎn)的非法占有。以前電信詐騙較少發(fā)生時,銀行金融機構為方便金融流通,采取及時兌付制度。這種及時兌付方便了群眾生產(chǎn)生活,促進了經(jīng)濟發(fā)展,但是,在電信詐騙日趨活躍時其副作用也日益凸顯,甚至成為犯罪分子的幫兇。為此,現(xiàn)在銀行均開始實施匯款差時兌付制度,對現(xiàn)行詐騙起到抑制作用,但還不夠徹底,目前轉(zhuǎn)賬還是及時兌付的。而且,微信、支付寶等也應該實行差時兌付,讓被害人有時間反省并終止支付,減少損失。在各種支付手段使用時應得到金融服務機構的善意提醒,要求匯款人再三評價對方的關系等,防止受騙上當。差時支付和金融服務機構的善意提醒不僅能夠影響犯罪收益,還能夠增加犯罪的風險和成本。

      3.強化無線電管理,加大對非法基站的取締和查處力度。群發(fā)信息是電信詐騙慣用手法,也是溝通聯(lián)系被害人的重要途徑。群發(fā)信息有兩種手段。一是租用通訊網(wǎng)絡運營商的設備進行,這方面只要我們采取實名制并設置更多的條件就可以抑制。二是利用非法基站進行群發(fā)?,F(xiàn)在市場上很容易買到各種無線電元器件,電信詐騙犯罪分子只要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就可以零買各種無線電元器件,自行組裝基站,非法群發(fā)信息,騷擾或誘惑被害人。因此,加大對非法基站的取締打擊力度,就可以抑制非法基站群發(fā)信息,割斷犯罪人與被害人溝通聯(lián)系渠道,減少被害人被騙幾率,抑制電信詐騙的發(fā)生。

      (二)強化學習教育,增強法律知識和被害人學知識,提升廣大群眾識別能力和防范意識。被害人學認為,被害人自身存在的被害要因是犯罪人與被害人產(chǎn)生互動的重要基礎,為此,減少被害人存在的被害要因,就可以較有效地阻止犯罪人與被害人之間的互動關系,防止被害。識別能力低、防范意識薄弱是被害人的被害要因的重要體現(xiàn)。要強化法律知識教育,采取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相結(jié)合的方式,在中小學法律知識課中增加常用法律知識的分量,大學階段要加大對法科以外學生的法律知識教育,扭轉(zhuǎn)法科以外學生法律知識欠缺的現(xiàn)象,為此可以規(guī)定常識性法律知識的掌握是獲取大學學位學歷的必備條件之一。社會普法要關注盲點和死角,社會普法的重點是沒有受過法律專業(yè)教育的人。如果全體社會成員的法律知識水平得到普遍提升,那么大量的電信詐騙就將無處下手。

      從電信詐騙得逞的案件來看,被害人都存在著防范意識薄弱或缺失的問題。普及被害人學知識是提升防范意識的基礎。沒有被害人學常識的人往往會認為被害人都是無辜的。正是普遍存在的被害人無辜思想,才會出現(xiàn)把打擊和防范犯罪的全部責任都推給國家、政府和社會,一旦發(fā)生被騙事件,就會指責國家政府沒有盡到防控和打擊的責任。普及被害人知識,就可以有效地扭轉(zhuǎn)這種被害無辜的思想,就可以幫助群眾認識到被害人自身在犯罪發(fā)生中的作用及防范中應該承擔的責任,進而時刻提高警惕,防止被電信詐騙等犯罪所侵害。

      公安機關的預警也是提高群眾有關電信詐騙等犯罪防范意識的重要措施。各級各地公安機關要加強對本級區(qū)域內(nèi)電信詐騙警情的研判,分析電信詐騙的手法、方式,提出有針對性的防范對策,定期發(fā)布預警信息,指導群眾有效防范電信詐騙。

      (三)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改革,為廣大中小投資者開拓更多更好的投資渠道,減少因投資產(chǎn)生的犯罪人與被害人的聯(lián)系與互動。改革開放帶來了人民群眾財富的迅速積累,手中的閑置資金多了起來,需要尋找更多的投資渠道。目前規(guī)范的中小投資者投資渠道少,且不夠暢通,這就給電信詐騙犯罪帶來了可乘之機,所以,投資理財往往成了電信詐騙的重要由頭。要拓寬投資渠道,尤其是拓寬中小投資者的投資渠道,讓群眾手中的閑錢有值得信任的地方可投資,從而有效地減少因投資理財誘發(fā)的電信詐騙犯罪人與被害人的聯(lián)系與互動。建議各級政府根據(jù)本地實際,定期推出適合中小投資者投資的項目,指導群眾合理投資,實現(xiàn)政府與群眾的雙贏。同時,各級政府要強化對中小投資者專業(yè)知識的培訓,使中小投資者不僅具備投資的資金,還具備投資管理能力。

      (四)強化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提升公民素質(zhì),減少自身誘發(fā)和可利用因素,阻斷被害人與犯罪人的聯(lián)系和互動。自身的素質(zhì)修養(yǎng)問題是電信詐騙犯罪人與被害人產(chǎn)生聯(lián)系互動的重要基礎,減少這方面問題就可以有效地預防被害人與電信詐騙犯罪人的聯(lián)系與互動。

      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抵御利誘、色誘。拋出各種誘惑是電信詐騙犯罪人常用的一種伎倆,能否抵御得了各種誘惑,關鍵看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所謂“打鐵要靠自身硬”。改革開放以來,如果說教育上有什么失誤,那么最大失誤就是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上的失誤,一些人缺少理想信念,一切向錢看,造成騙子的簡單伎倆也能大行其道。如果絕大多數(shù)社會成員都有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那么靠誘惑來實施的電信詐騙就會失去市場,難以得逞。

      2.加強心理素質(zhì)培養(yǎng)訓練。市場經(jīng)濟社會是競爭性很強的社會,市場經(jīng)濟要求社會成員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zhì)。然而,從電信詐騙案例來看,一些受害群眾遇事就慌,騙子說什么就信什么,騙子越說下去,受害人心理就越?jīng)]底,進而完全按照騙子的要求將自己的錢都轉(zhuǎn)給騙子。如果心理素質(zhì)強,對騙子說的話能夠及時進行質(zhì)疑和反問,幾個回合下來騙子就會知難而退。

      [1]張應立.盜竊犯罪被害問題實證分析[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1(2).

      [2]張應立.詐騙犯罪被害問題研究——以寧波市北侖區(qū)為例[J].北京警察學院學報,2015(4).

      [3]同[1].

      [4]同[2].

      [5]張旭.漫談犯罪被害防范[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0(4).

      [6]吳震寧.曾經(jīng)紅火一時 寧波“攢油寶”出事了[EB/OL].(2016-12-20)[2017-05-18].浙江在線網(wǎng),http://zjnews.zjol.com.cn/zjnews/nbnews/201612/t20161220_2210757.shtml.

      [7]張應立,董哲理.詐騙犯罪中被害人過錯研究[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0(1).

      [8]同[7].

      [9]張應立.論被害人過錯與犯罪[J].福建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2(3).

      [10]同[7].

      [11]同[5].

      [12]同[5].

      猜你喜歡
      北侖區(qū)犯罪人詐騙
      寧波市北侖區(qū)新碶小學 把最好的給孩子
      中國德育(2022年9期)2022-06-20 09:19:52
      寧波市北侖區(qū)小港學達小學 童創(chuàng)學達 性天成長
      中國德育(2022年9期)2022-06-20 09:19:52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qū)小港實驗學校 好玩的學校 懂玩的老師 會玩的學生
      中國德育(2022年9期)2022-06-20 09:19:50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qū)柴橋小學 學最優(yōu)秀的別人 做最優(yōu)秀的自己
      中國德育(2022年9期)2022-06-20 09:19:50
      和諧人際關系的構建與犯罪人的再社會化
      新華月報(2019年24期)2019-09-10 07:22:44
      減刑假釋實行申請制之倡導
      合同詐騙
      電信詐騙
      擦亮雙眼,謹防招生詐騙
      未成年犯罪人的刑罰制度分析
      驻马店市| 鹰潭市| 沙雅县| 寿光市| 文成县| 陵川县| 察雅县| 黑河市| 新建县| 衡阳市| 遂宁市| 扶沟县| 阳东县| 南雄市| 丰城市| 济源市| 洪洞县| 农安县| 美姑县| 嵩明县| 宁乡县| 苏尼特右旗| 逊克县| 阿拉善盟| 昌江| 丹寨县| 沂南县| 陵水| 马尔康县| 巨鹿县| 淄博市| 河间市| 锦州市| 聂荣县| 松溪县| 温宿县| 阳朔县| 东乌| 耒阳市| 兖州市| 新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