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利
【摘要】在“學講”教學的實踐探索中,如何讓學生真正的“學進去”、“講出來”,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參與的積極性,切實把握好學生的參與“度”十分重要。調(diào)動的方法有哪些?如何把握好學生參與課堂的“度”?筆者從這兩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guān)鍵詞】政治課堂 “學講”實踐 法 度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075-02
為推行素質(zhì)教育,徐州市全力推進“學講”課堂,對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顛覆性的變革,通過學生“學進去”“講出來”,追求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在實踐過程中,筆者認為如何真正的調(diào)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把握學生課堂的參與“度”,是實現(xiàn)“學講”教學目標的關(guān)鍵所在。
一、“學講”課堂中,學生參與積極性的調(diào)動。
1.調(diào)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的障礙分析。
無論是新課改,還是素質(zhì)教育都旗幟鮮明的指出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性。但在教學中,依然存在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的情況。究其原因,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分析:
(1)教師教育理念更新滯后,傳統(tǒng)教學思維根深蒂固。長期存在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教師和學生的心目中根深蒂固,短時間內(nèi)難以實現(xiàn)根本性的改變。即使教師在理性上認識到改變的重要性,但在教學中不自覺的陷入傳統(tǒng)思維的泥潭。
(2)學生囿于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參與意識能力發(fā)展不足。很多學生認為,課堂就是教師講,學生聽;此外,一些學生因為基礎(chǔ)、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心理上不夠自信,使他們把自己封閉在一個角落。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學生的參與意識淡薄,參與能力不足,學進去、講出來便難以貫徹和實現(xiàn)。
2.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策略分析。
(1)教師要揣摩學生心理,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高中學生知識面廣、新潮時尚、好奇好勝、張揚個性、青春陽光,但他們心理脆弱、抗挫能力差、容易悲觀消沉、關(guān)注能力較差。只有認真掌握學生的心理,教師才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實踐經(jīng)驗告訴我們,教師要有“和學生一起長大”的態(tài)度,了解學生的心理,針對性的提高教學水平,才能獲得學生的認可和接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提高。
(2)教師要樹立民主意識,打造民主的“生本”課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參與學習的興趣很大方面受到教師個人氣質(zhì)的影響,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課堂專斷的教師,學生往往集體失聲,讓課堂成為教師的獨角戲。課堂民主的教師,學生往往積極參與,氣氛活躍,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鍛煉參與、提升能力,45分鐘的課堂時間也過得很快。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用自己人格魅力引導學生,而不是所謂的師道尊嚴。
(3)教師要做好課堂“導演”,引導學生積極入“戲”。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是無法替代的。學生學什么?講什么?怎么講?都需要教師的導演。要做好“導演”,教師必須精心編制“劇本”,讓每一個學生入戲,成為戲迷。
二、“學講”課堂中,學生參與“度”的把握。
如何做到學生的真正參與,把握好學生參與的“度”是實現(xiàn)“學講”模式真正貫徹的重要命題。筆者認為要把握好學生的參與“度”,需要注意做到:
1.組織學生回答問題有梯度。
有些教師為了活躍氣氛,把一些淺顯易懂的知識拿出來供學生討論、探究,有沒有必要花費那么多的時間呢?真正的重點、難點怎么解決呢?所以,教師在組織教學,設(shè)置問題中,應該考慮學情、由淺入深。對于難點,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分化,甚至是教師自己講解。
2.組織各組分擔任務(wù)要適度。
“學講”教學模式,非常關(guān)注合作學習,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團隊意識,達到集思廣益、凝聚共識的效果。但在教師在給小組分配任務(wù)時,要充分考慮到各小組的實際情況,合理分配任務(wù)。在這樣的巧妙安排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得到提高,教學目標得到實現(xiàn),也是學講教學的一個要求。
3.課堂時間師生分配要有度。
學講課堂教學模式,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時,從來沒有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必須充分發(fā)聲,才能實現(xiàn)學生對重點、難點知識的掌握、知識系統(tǒng)的升華。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合理分配課堂時間,在保證學生參與的同時,決不放棄對課堂學習的全程觀察,及時利用好自己的時間,處理好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總之,徐州市強力推行的“學講”教學課堂新模式是課堂改革的創(chuàng)新性探索,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顛覆性變革,這種全新的教學理念需要我們教學一線的教師認真的理解、執(zhí)行、貫徹。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主編:《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徐州市高中思想政治學科課堂教學落實“學講方式”的意見(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