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寧旭 杜廣磊 劉 燕
(河南漯河市中心醫(yī)院急診科 漯河 462000)
從臨床實踐來看,是否能夠快速有效的對心肌梗死患者實施救治對于提升治療效果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是通過長期工作經驗的積累,總結出的護理操作流程和具體執(zhí)行方法,對于心肌梗死各項搶救工作的快速、順利開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1]。本次研究就將以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期間收治的40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通過與常規(guī)護理比較的方式,探討其作用于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臨床效果,現(xiàn)對研究過程進行如下報道。
選取2015年9月~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40例心肌梗死患者展開研究,在征得患者或家屬許可的條件下,采用電腦抽簽的方式將4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n=20),包括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齡51~72歲,平均年齡(61.3±4.5)歲;對照組(n=20),包括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齡53~74歲,平均年齡(62.7±5.0)歲。資料統(tǒng)計提示,觀察組與對照組在性別、年齡兩項指標上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備進行分組研究的要求。
對照組患者僅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則實施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措施包括:(1)優(yōu)化接診流程:為最大程度的縮短患者搶救所需的時間,針對疑似心肌梗死患者應實施先搶救、后掛號的方法,救護車接診患者在行進過程中就應與醫(yī)院相關科室取得聯(lián)系,簡要匯報患者的各項基本情況,以做到及時、有效的接待,并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搶救流程;(2)優(yōu)化病情評估流程:對過往臨床工作中的病情評估環(huán)節(jié)進行全面的分析,找尋其中存在的各項問題,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和優(yōu)化;在完成初級評估后立即進行各項生命體征指標的檢測,并以此為基礎進行疾病評估,要求在30min內對患者的思維、意識、呼吸及臉色進行細致的觀察,并詳細詢問患者家屬病史等相關資料,然后對患者實施心電監(jiān)護[2];(3)轉接流程: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制訂具體的治療措施,在對患者進行轉運前按照要求詳細填寫交接單,然后將患者送入介入治療室,并在整個期間由專門的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生命體征指標進行監(jiān)測和記錄,以最大程度的確?;颊叩陌踩?4)作好患者家屬的安撫工作:家屬由于缺乏專業(yè)的病理知識,加之擔心患者的生命安全,因而在整個救治過程中情緒變化往往較大,因此,為保證各項工作能夠順利開展,護理人員還需重點安撫家屬的情緒,主動與其進行溝通和交流,將整個治療流程及意義詳細的告知,以獲得家屬的認可和支持,并通過成功治療案例講解的方式幫助其樹立信心[3]。
比較兩組患者的病情評估時間、心電圖時間、采血時間、用藥時間;另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評估患者或家屬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分為不滿意、較滿意和滿意。
觀察組(n=20)病情評估時間(0.9±0.2)min;對照組(n=20)病情評估時間(2.2±0.4)min,觀察組病情評估時間更低,數(shù)據(jù)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3.0000,P=0.0000)。
觀察組(n=20)心電圖時間(4.1±0.7)min;對照組(n=20)心電圖時間(6.0±0.6)min,觀察組心電圖時間更低,數(shù)據(jù)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t=9.2164,P=0.0000)。
觀察組(n=20)采血時間(4.4±1.1)min;對照組(n=20)采血時間(7.2±1.4)min,觀察組采血時間更低,數(shù)據(jù)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0330,P=0.0000)。
觀察組(n=20)用藥時間(4.3±0.9)min;對照組(n=20)用藥時間(6.5±1.3)min,觀察組用藥時間更低,數(shù)據(jù)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2225,,P=0.0000)。
觀察組(n=20)對護理服務滿意17例、較滿意2例、不滿意1例,滿意率95.00%;對照組(n=20)對護理服務滿意14例、較滿意3例、不滿意3例,滿意率85.00%。觀察組滿意度更高,數(shù)據(jù)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5556,P=0.0184)。
心肌梗死是臨床上相對較為常見的一類疾病,隨著醫(yī)療衛(wèi)生水平的提升,介入治療提升了疾病的治療效果,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4]。但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我們發(fā)現(xiàn)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對于縮短治療時間,提升治療效果同樣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中我們重點從接診、病情評估、轉接以及患者家屬的情緒安撫4個環(huán)節(jié)著手,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最大程度的縮短了疾病救治的時間,提升了工作效率[5~6];另一方面,由于在工作中更多的注入了人性化的元素,患者的滿意度也有了相應的提升[7~9]。從本次研究結果的數(shù)據(jù)比較來看,觀察組患者在病情評估時間、心電圖時間、采血時間、用藥時間四項關鍵指標上比較,觀察組均明顯占優(yōu)(P<0.05),提示了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的應用價值。此外,在患者或家屬滿意度上比較,觀察組同樣占據(jù)優(yōu)勢(P<0.05),提示了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能夠提升護患之間的關系[10~11]。
綜上所述,我們得出最終的研究結論:在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中實施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能夠在縮短治療進程的同時提升患者的滿意度,該方法效果確切,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借鑒并推廣。
1 徐菊.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分析.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2:139~140.
2 劉俊華.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在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80:226;229.
3 楊倩.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模式在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價值.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6,19:2480~2482.
4 錢國枚,黃偉平,李靜如,等.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在搶救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應用.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5,24:121~122.
5 楊兆華.觀察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實施價值.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4,17:125~126.
6 程寶珍,張小紅,牛娟.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在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護理學雜志,2012,5:9~11.
7 張海青.全程優(yōu)化護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實施價值.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2,10(8):132~133.
8 Matthew D,Mc Hngh, et al.Hospital Nursing and 30-Day Readmissions among Medicare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Pneumonia.Medical care,2013,51(1):52~59.
9 Burt R.K, Chen Y.-H,Verda L,et al.Mitotically Inactivated Embryonic Stem Cells can be used as an in Vivo Feeder Layer to Nurse Damaged Myocardium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preclinical Study.Circulation Research: 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12,111(10):1286~1296.
10 吳小華.鏈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護理.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6,29(3):469~470.
11 胡麗娟,楊鶴,雷倩,等.急性心梗的院前急救配合介入治療的療效及護理.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6,29(4):52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