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旭東,張曉梅
(長春大學 a.黨委組織部;b.特殊教育研究所,長春 130022)
手語是一門獨立的語言,是聾人的主要交際工具,在聾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手語的使用關系到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發(fā)展成果的切身利益。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聾人人數居世界之首。截至2010年末,我國有聾人2054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16.79‰[1]。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殘疾人許下的莊嚴承諾。
聾人群體的黨務工作能夠充分體現(xiàn)黨和國家對聾人群體的格外關心、格外關注,同時,也能使聾人群體更好地了解黨的方針、政策,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在黨務工作中,健聽人與聾人的溝通、聾人與聾人的溝通都離不開手語,但是在工作實踐中發(fā)現(xiàn),許多黨務工作的常用詞匯都沒有相對應的手語表達方式,語言溝通的障礙極大地影響了黨務工作的實效。
作為我國聾人的主要交際工具的中國手語,雖有100多年的歷史,但由于各種原因,目前我國手語還沒有完整統(tǒng)一的通用方案,手語語言學的研究近幾年才剛剛開始。為了進一步推進殘疾人語言、文字的研究及改革,《中國殘疾人事業(yè)“十二五”計劃綱要》提出:“將手語、盲文研究與推廣工作納入國家語言文字工作規(guī)劃,建立手語、盲文研究機構,規(guī)范、推廣國家通用手語、通用盲文,提高手語、盲文的信息化水平?!盵2]2010年,由教育部、國家語委、中國殘聯(lián)聯(lián)合設立的“國家手語和盲文研究中心”在北京師范大學成立。該中心的成立,有效強化了中國手語的研究和推廣應用,必將促進聾人無障礙地參與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目前,中國通用手語的研究正在推進中,2003年出版的《中國手語》(修訂版)是健聽人和聾人學習手語的主要工具書,但是《中國手語》一書中共收入5586個詞目[3],在現(xiàn)代化、信息化的時代,已經不能適應廣大聾人日益增長的學習、生活、工作的需求,也不能適應聾人參與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需求。例如,在《中國手語》中關于國家、階級、政黨、團體的詞匯有64個,關于政治活動的詞匯有92個。這些詞匯中還包括一些“地主”“富農”“中農”“貧農”“奴隸”等不常用的詞匯,而像“人民代表大會”“民主黨派”“政治協(xié)商會議”等現(xiàn)在政治生活中常用的詞匯并不存在。已有手語的詞匯量不足,導致了無法表達出思想;為了表達需要而自創(chuàng)的手語,手勢動作不一致 ,導致了無法進行有效溝通;能夠按照漢語逐字打出的手勢漢語,聾人又不能理解其意思[4]。
因此,為了讓聾人更好地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更好地開展黨的啟蒙教育,宣傳黨的政策方針,黨務工作實用詞匯的統(tǒng)一和規(guī)范就顯得尤為重要。根據聾人黨務工作的實際需要和聾人手語的語言特征及思維特征,開展黨務手語實用詞匯研究,并積極探索應用于實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使手語在黨務工作中充分發(fā)揮語言溝通的橋梁作用,有效提升聾人黨務工作效果。
黨務實用手語詞匯研究是建立在對聾人黨務工作者和聾人使用手語的調查基礎之上的,為此,我們主要在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中進行了調查。在長春大學開展關于黨務工作實用手語詞匯調查研究具有豐富的研究資源。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現(xiàn)有聾人大學生457人,其中黨員11人,積極分子210人,特教學院有7名教師為聾人大學生上黨課,講授黨史、黨章、黨的基本理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聾人大學生黨務工作實踐中,有較豐富的經驗。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具有30多年高等特殊教育的辦學經驗,創(chuàng)建了殘疾人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養(yǎng)體系,積累了豐富的教育及科研經驗,具有進行黨務工作手語實踐的經驗,便于進行黨務工作手語的搜集及實踐。學院擁有專門針對殘疾人的吉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近年來,取得了包括手語研究在內的豐富的科研成果。這些資源為黨務工作手語的調查研究、實施與實踐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在發(fā)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是發(fā)展的根本目的。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fā)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笔终Z是我國2000多萬聾人接受外部信息和交流的主要工具。特別是在當前從嚴治黨的背景下,讓聾人了解黨的政策、學習黨的知識,這不僅是聾人的需要與責任,也是社會每位成員的責任與義務。
此項研究針對聾人語言和思維的特殊性,結合聾人大學生黨務工作的實踐,調查、 收集、整理黨務工作常用手語詞匯,為中國手語的研究開辟了新的方向,拓展了我國手語的實踐,無論是對黨務手語詞條的創(chuàng)造,還是對原有詞匯的手語釋義,都是在該領域的創(chuàng)新之舉,會對豐富中國手語語料庫,擴展中國手語的研究范圍起到良好作用。
通過對黨務工作實用手語詞匯的研究,加強黨務手語的規(guī)范,勢必會對聾人群體的黨務工作,特別是對聾人群體的政策宣講、理論指導可以讓廣大聾人群體更好地理解國家政策、方針,了解黨的歷史與中國未來的方向,為聾人群體積極擁護黨的領導,全面正確認識黨在國家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起到積極意義。黨務手語的研究為聾人正確掌握黨的方針、政策,幫助優(yōu)秀聾人加入黨組織,以及為黨務工作者和需要使用手語宣傳黨的政策方針的各級組織提供了參考,具有極強的應用價值。
黨務工作實用手語詞匯的搜集和整理首先要進行漢語詞目的搜集和整理,本研究的主要調研對象是從事聾人大學生黨務工作的教師及各個年級的聾人大學生。
一是針對為聾人大學生上黨課的教師開展調研。長春大學共有7名教師為聾人大學生上黨課,其中1名教師為聾人。結合黨課教學實踐,甄選出常用黨務工作實用詞匯,并標注出這些詞匯中聾人學生理解困難的詞匯及用手語表達不清晰的詞匯。
二是針對聾人大學生開展調研。把相關文字材料發(fā)給三組聾人大學生,讓他們在其中分別圈畫出不理解的漢語詞匯及用手語表達不清楚的詞匯。第一組是剛入學的新生,將入學教育中關于入黨啟蒙教育的內容分發(fā)給學生。第二組是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將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培養(yǎng)教材、中國共產黨黨章等材料分發(fā)給學生。第三組是高年級聾人大學生(這當中包含聾人大學生黨員),分發(fā)黨的基本理論學習讀本、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等常用黨務工作學習材料。
綜上,將搜集到的詞匯分別歸類、匯總,擬定了由100個詞語組成的黨務工作實用手語的漢語詞目(下文稱漢語百詞表)。由于黨務工作用語中抽象詞匯和詞語簡稱比較多,給以形象性思維為主的聾人在理解上帶來了障礙,像“所有制”“辯證統(tǒng)一”“三個代表”“四項基本原則”這樣的詞語雖然可以按照漢字的表面意思,通過詞匯組合的方式打出手語,但是聾人并不理解其意思。針對聾人大學生對某些詞匯的漢語意思不理解的情況,在每個漢語詞目后面,附加相應漢語釋義。例如,“所有制”是人們對物質資料的占有形式,通常指生產資料所有制,即生產資料歸個人、某個階級、社會集團或整個社會所有,它決定人們在生產中互相關系的性質和產品分配的形式,是生產關系的基礎。
4.2.1 搜集手語詞匯
一是搜集教師的手語。請從事聾人教育的教師,根據實際工作中常用的手語表達方式,按照漢語百詞表中的詞匯打出相應的手語,用錄像機進行記錄。
二是搜集聾人大學生的手語。為了加深聾人學生對漢語百詞表中詞匯的意義理解,以便于更好地根據詞義設計出最佳的手語表達形式,所以,召開聾人大學生黨員及積極分子參加的黨務工作實用手語詞匯講解會議,由輔導員為他們逐一講解百詞表中詞匯的意思。請聾人大學生按照手語習慣打法及聾人的思維方式,打出與詞匯漢語意義相符的手語。研究期間共錄制完成了33份手語視頻資料。
4.2.2 整理手語詞匯
將錄制完成的手語視頻資料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分詞、剪輯,并把每一個手語詞匯的不同打法進行存儲。 由從事聾人教育、手語研究的教師(其中1位為聾人)和聾人學生組成了手語詞匯的研究小組。對每個手語詞匯的不同打法進行比對分析,形成統(tǒng)一的標準打法。例如,“黨”的打法,搜集的視頻資料中主要有三種不同的打法:第一種是仿字構詞,雙手食指、中指搭成“共”字形,右手指向下碰三下左手指。第二種是仿音構詞,一手打手指字母“d”的指勢。第三種是仿音加象形構詞,手形與第二種打法相同,都是仿手指字母“d”的指勢,但是要求“d”的指勢要打在右耳邊,模仿共產黨員宣誓時的動作。第一種打法分析:按照手語經濟化的原則,雙手手勢沒有單手手勢方便,且是模仿漢字字形的打法,指勢比較復雜。對漢字不熟練的年紀較大的聾人群體來說,這個打法并不是最優(yōu)的打法。第二種打法分析:仿手指字母“d”的構詞雖然比較抽象,但指勢比較簡單。這個手勢與虛詞“的”(地、得)的打法相同,如在“黨的基本綱領”的手語中,“黨”和“的”的打法相同,影響對手勢意義的判斷,所以第二種打法也不是最優(yōu)的打法。第三種打法,既有區(qū)分“黨”和虛詞“的”(地、得)的作用,又能形象再現(xiàn)入黨宣誓的場景,有莊嚴感和儀式感,配合打手勢人堅毅的表情,形神兼?zhèn)洌赃x擇第三種打法為“黨”的手語(見圖1)。
從手語構詞的角度看,黨務工作實用手語詞匯,絕大多數是合成詞。黨務工作手語多是抽象詞匯,在借用原有手勢動作的基礎上,也采用了仿字、手指字母等方式構詞。如“四項基本原則”的打法:數字“四”+手指語“x”+手勢“基本”+手勢“原則”。其中,“四”用指事方式,“項”用手指字母表示,“基本”采用會意方式,“原則”采用“圓”借音和“規(guī)則”會意的組合方式(見圖2)?!懊裰骷兄啤钡拇蚍ǎ菏謩荨懊裰鳌?手勢“集中”+手指語“zh”。其中“民主”采用會意方式,“集中”采用會意方式,“制”用手指字母表示(見圖3);“以人為本”的打法:手指語“y”+手勢“人”+手勢“為”+手指語“b”。其中“以”用手指字母表示,“人”用仿字方式,“為”用會意方式,“本”用手指字母表示(見圖4)。“資源配置”的打法:手指語“z”+手勢“源”+手勢“配”+手指語“zh”。其中“資”用手指字母表示,“源”用會意方式,“配”用會意方式,“置”用手指字母表示(見圖5)。
根據整理好的黨務工作實用手語詞匯的視頻資料,由美術專業(yè)人員繪制出手語詞匯的分解動作圖示。最后,將漢語詞目、漢語釋義與手語詞匯的分解動作圖示一一對應,形成《黨務工作實用手語100詞》初稿。在實踐檢驗過程中,一是召開《黨務工作實用手語100詞》的審稿會,聘請長春大學特殊教育研究中心研究人員、特殊教育學院的聽障教師、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師,對初稿的手語圖示、漢語釋義等進行研討,提出問題及修改意見。二是嘗試將《黨務工作實用手語100詞》初稿應用在聾人大學生的日常教育、入黨啟蒙教育、黨日活動等相關環(huán)節(jié),并在使用過程中征求意見、收集反饋信息。三是將《黨務工作實用手語100詞》初稿應用在長春大學特教學院、北京聯(lián)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工學院等招收聾人大學生的學校,應用于聾人大學生黨課教育、馬列課程及日常思想教育中,并征求聾人、教育專家及黨務工作者的意見和建議。
通過匯總實踐檢驗中搜集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修改《黨務工作實用手語100詞》。初稿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修改建議如下:
(1)手語圖示繪制中存在錯誤。如個別詞匯存在“圖文不符”的問題,即手語圖示中的某個動作與漢語詞目不符;手語圖示中的某個手形或方向不對;手勢動作圖解符號標注方向不對等。需要進一步修改完善手語圖示,提高手語圖示的質量。
(2)手勢動作過多。如“民主集中制”的“集中”是由兩個手勢動作組成的,第一個動作是雙手直立、五指微屈、掌心相對,由兩側向中間移動;第二個動作是用左手拇指、食指和右手食指搭成“中”字。其實第一個手語動作即可以表示“集中”的意思,不用按照漢語詞目中把每個字都設計出對應的手勢。針對手勢動作過多的問題,認真研究詞義,按照會意的構詞方式,在不影響理解的情況下,精簡手語動作。
(3)手指語過多。手語具有鮮明的象似性[5],很多手語都采用模仿事物形狀或動作的象形方式構詞,而且這種構詞方式也便于聾人對詞義理解。手指語構詞是模仿漢語拼音發(fā)音的方法構詞,由于聾人聽不見聲音,所以手指語不便于聾人掌握和理解,是聾人不喜歡的一種構詞方式。黨務工作實用手語詞匯都比較抽象,無形可像、無動作可模仿,所以應用了較多的手指語,但有些手指語還是可以避免使用的。
黨務工作實用手語詞匯的研究與實踐具有理論意義及實踐意義,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對黨務工作實用手語詞匯進行了對比分析,形成了《黨務工作實用手語100詞》初稿,并將《黨務工作實用手語100詞》初稿應用于實踐進行了檢驗??偨Y研究與實踐的創(chuàng)新之處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調查研究比較深入。被調查的人群包括了從事聾人黨務工作的工作人員和黨務工作中涉及到的聾人群體,充分了解了他們在黨務工作中遇到的交流障礙。黨務工作手語的詞目來源于對多種黨務工作材料的甄選,選擇出來的詞目是在黨務工作中最基本的、最實用的詞匯。
二是解決了部分黨務工作手語詞匯量不夠、手勢不統(tǒng)一、不規(guī)范的問題。既包括聾人理解困難的詞匯,又包括用手語表達不出來或表達不清晰的詞匯。黨務工作手語是在調查了聾人大學生、黨務工作者的手勢打法的基礎上,通過從手語語言學、聾人思維方式、聾人手語習慣等方面,對手語的打法進行構詞研究,對已有的黨務手語進行規(guī)范、統(tǒng)一,對以前沒有的詞語進行新詞創(chuàng)造。本研究亦豐富了中國手語的詞匯,為手語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語料。
三是《黨務工作實用手語100詞》的形式新穎、適用性強。《黨務工作實用手語100詞》中每個漢語詞目除了配有手語打法的示意圖外,還配有詞目釋義。這種安排方式既展現(xiàn)黨務工作手語的手勢動作,又能促進聾人對黨務工作詞匯意義的理解?!饵h務工作實用手語100詞》的適用性較強,既適用于以聾人為工作對象的黨務工作者作為工具書,建立起黨務工作者與聾人的溝通橋梁,不斷提高黨務工作的針對性、提升教育的效果,又適用于聾人自主學習的需要,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和非常廣泛的研究空間。
在進行黨務工作實用手語詞匯的研究與實踐過程中,雖然盡量做到科學、認真、細致,但還是難免存在著很多問題??偨Y研究與實踐中的不足之處主要有兩點:一是搜集調查研究的對象有限,雖然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的學生來自我國的大部分省份,但是還未覆蓋全部省份,搜集到的手語的打法僅能代表部分聾人的自然手語。二是《黨務工作實用手語100詞》初稿中詞匯數量有限,僅僅是黨務工作中的部分基本詞匯,還有一些黨務工作常用的手語未被收納進來,有必要在后續(xù)研究與實踐中,不斷豐富黨務工作實用手語詞匯手冊。
參考文獻:
[1] 邱云峰,姚登峰,等.中國手語語言學概論[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8.
[2] 國務院批轉中國殘疾人事業(yè)“十二五”發(fā)展綱要通知[DB/OL].(2011-06-08).http://www.gov.cn/jrzg/2011-06/08/content_1879697.htm.
[3] 中國聾人協(xié)會.中國手語[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4] 哈平安.兩種不同的手語[J].中國特殊教育,2002(3):44.
[5] 楊軍輝,吳安安.中國手語入門[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