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言
中國正在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心,中國人民也正前所未有地以大國國民形象感知整個世界。從“東亞病夫”的恥辱中走出來,我們的確歷經了太多的坎坷。如今,當中國對外展示全新的自信形象,作為中國人,我們都為此準備好了嗎?
我們需要看到,祖國的強盛不是在朝夕間實現(xiàn)的,幾代建設者的篳路藍縷鋪就了如今的復興之路。
國門一步步打開以后,中國人開展對外交往的機會與日俱增,出境旅游和留學成為普通人直觀地接觸世界的方式。出境旅行和生活,既是中國人放眼看世界的過程,也是外界最直觀地認知中國國民形象的途徑。
這些年出國,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當?shù)厝耸褂玫漠a品來自中國。大到中國品牌的汽車,小到一個保溫杯,都有Made in China的痕跡。國人熟悉的生活場景也被搬運到海外。比如,在亞洲許多國家,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賬單日益普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中國的無現(xiàn)金支付,讓一位訪問上海的內閣部長看起來像“山龜”(土鱉)。世界對中國發(fā)展的認可,理所當然地讓每一個中國人感到驕傲。
然而,善意地表達驕傲,不能依賴于經濟實力的此消彼長?!坝绣X就任性”,在任何一種文化里都不會讓人感到舒服。一些國內游客一到國外就啟動瘋狂購物模式,盡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目的地經濟發(fā)展,但是也妨礙了當?shù)氐恼V刃颉R粋€地方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首先期待傳播本地的人文價值觀,游客自然應該入鄉(xiāng)隨俗,感知異域文化之美。
“看到祖國這么霸氣,我就放心了。”這句網(wǎng)絡熱語頻頻出現(xiàn)在各種場合。的確,有了強大的實力,才有資格和能力保護本國國民。在近年開展的各種外交行動中,中國政府既讓身處困境的國人平安撤離,也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維護國家和國民利益的決心。
不過,霸氣不是霸道,我國的傳統(tǒng)對外交往觀念里從來沒有“恃強凌弱”這四個字。中國的大國之路不能像某些國家那樣,把控制和欺壓當?shù)厝嗣癞敵闪曇詾槌5男袨槟J?。求同存異依然是和平開展對外交往的有效方法論。對普通中國人來說,出境在外,遵守、尊重當?shù)胤煞ㄒ?guī)和風俗習慣,同樣是表達國民驕傲的方式。中國人的驕傲不是來自拳頭,而是來自對本國發(fā)展道路的自信與堅守。
什么是大國國民的自信?那就是不為外來糟粕文化所侵蝕,面對外來的精華文化,也要根據(jù)自身所需,理智、客觀、有選擇的引進吸收利用。不能因為感情用事而妄自菲薄或者目空一切。這是一個大國國民的心態(tài)。如今的中國,經過幾代人不懈的努力,已經不再是那個積貧積弱的國家,盡管距世界一些發(fā)達國家可能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已經是屹立于世界一方的大國。伴隨著中國的不斷強大,身為主人的我們,也應該隨之改變我們的心態(tài)。如今,該是我們平靜自信的看待外國文化了。
當一個國家的國民有了自信,看待外來文化的態(tài)度會理智許多。我們的文化不僅不比別的文化差,而且比我們想象的要堅強許多,我們總怕接觸過多的外來文化會動搖我們文化本身,會使我們改變對自身文化的自信,其實大可不必。我們的文化一定會經受的住外來文化的沖擊,在不斷融合與創(chuàng)新中向前發(fā)展。
中國的崛起仍在進行時,國民驕傲處在激烈的動態(tài)變化中。從不自信到走向自信,中國人經歷了很長時間的心態(tài)轉折,接下來,中國人要面對的則是如何更得體地表達自信的問題。發(fā)展歷經坎坷,也伴隨著光榮與夢想,但更為常態(tài)的則是日積月累的尋常。表達國民驕傲,需要一顆平常心,也需要一顆站在世界舞臺高度的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