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鋒鏑牢囚取次過,依然不廢我弦歌

      2018-03-22 12:03:18黃振興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18年3期
      關(guān)鍵詞:黃宗羲生平

      黃振興

      摘 要:黃宗羲生當(dāng)明清易代之際,從早年的御史公子,到中年的反清義士,再到晚年的儒林名流,其一生角色之變換堪稱精彩。也許困苦對豪杰來說堪稱砥石,不治經(jīng)史、詩酒秦淮的少年郎太沖,成了鋒鏑叢下弦歌自若、避難深山不廢治學(xué)的真名士梨洲。海息煙沉,復(fù)明夢醒,走出深山的黃宗羲勤心學(xué)術(shù),三十年中,于史,理三百年學(xué)術(shù)之學(xué)脈,記十?dāng)?shù)載義士之悲歌;于文,倡古文于時文之喧嚷,求獨得于日常之真性。

      關(guān)鍵詞:黃宗羲 生平 明清易代

      黃宗羲作為明清之交的儒學(xué)大家,其生平多歷艱險,黨爭、抗清,十?dāng)?shù)年間幾“瀕于十死”,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恰恰在這困苦的生活中,磨礪了宗羲之意志。及至棄戎拾筆,勤心學(xué)問,黃宗羲由原本劉宗周門下學(xué)問不彰的弟子成長為清初之儒林巨子。自三百年后縱觀宗羲其人,無論生平,還是學(xué)術(shù),都有可供后世琢磨深研者。

      一、黃宗羲之生平

      (一)少蒞黨人。黃宗羲(1610—1695),表字太沖,晚號梨洲,又號雪交亭老人。宗羲生于明末衰敗之際,時值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八月八日{(diào)1}。宗羲父黃尊素,萬歷四十四年(1616)舉進(jìn)士{2},天啟三年授山東道御史{3},“楊忠烈漣、左忠毅光斗、魏忠節(jié)大中諸公與忠端公為同志,常夜過邸寓,屏左右論時事;獨公在側(cè),故得盡知朝局清濁之分”{4},小小的宗羲即得聞朝廷黨爭中種種情事。天啟六年(1626),東林黨在黨爭中敗北,黃尊素被殺于獄中。黃尊素被逮之前,命黃宗羲拜劉宗周為師。此中托孤之意,不言自明。劉宗周是晚明大儒,然而黃宗羲雖求學(xué)于他,這段時間卻未讀多少書,“某幼罹黨禍,廢書者五年……思欲以章句揚于當(dāng)時,委棄方幅典誥之書不視”{5}。這一是黃宗羲為生計而奔波,二是勤于舉業(yè)難顧其他學(xué)問。

      宗羲兩次趕考不中,倒是結(jié)識了一幫朋友,“余束發(fā)交游,所見天下士,才分與余不甚懸絕而為余所畏者……四人耳”{6}。其后,更是加入復(fù)社,跟議論時政、抨擊閹黨的復(fù)社諸公子為伴。復(fù)社中風(fēng)云人物多是“寒秀齋深遠(yuǎn)黛樓,十年酣臥此芳游。媚行煙視花難想,艷坐香薰月亦愁”{7}之輩,宗羲與這些人在美色紅裙上不甚相得,“朝宗侑酒,必以紅裙……余曰:‘夫人不耐寂寞,則亦何所不至?吾輩不言,終為損友?!眥8}但在政治上,宗羲卻與復(fù)社諸公子是志同道合的戰(zhàn)友,他們一起抨擊時事,一起怒罵閹黨,彼此相處甚歡。宗羲與復(fù)社諸人共與閹黨余孽阮大鋮為敵,在阮的靠山馬士英于明清鼎革之際掌權(quán)后得禍,宗羲被剛成立的南明朝廷簽發(fā)駕帖捉拿,幸而“公踉蹌歸浙東,未幾,大兵至,得免”。歷史就是如此惡趣味,宗羲恰因為他深恨之、時常與友人斥罵的北韃免除了殺身之禍。

      (二)壯為游俠。黃宗羲在清軍南下江南后,毅然舉兵而起,踏上了對抗清廷的道路。“與弟宗炎、宗會,糾合黃竹浦弟子數(shù)百人起兵……江上呼為世忠營?!眥9}然而,時局卻已如風(fēng)吹紅葉,斷難挽回。宗羲唯一一次作戰(zhàn),與人聯(lián)兵圖謀海寧,未及渡江便被清軍擊潰,不得不逃進(jìn)四明山中。其后數(shù)年,宗羲與母親隱居四明山中,以天文、歷法自娛,“及至學(xué)成,屠龍之技,不但無所用,且無可與語者,漫不加理”,國破家亡,不但用不著,連討論的對象也不可得。

      藏身兩年,黃宗羲與逃入海中的南明魯王朝廷終于接上了頭,隨后追隨魯王漂游海上。飄搖海上的行朝,只剩小貓三兩只,困苦已極,“落日狂濤,君臣相對,亂礁窮島,衣冠聚談。是故金鰲橘火,零丁飄絮,未罄其形容也”{10},“觴余于鯨背上,落日狂濤,凄然相對”{11},且魯王海上朝廷武人專權(quán),“時國事盡歸定西侯,即閣臣張公肯堂亦不得有所豫同”{12},無事可做的文臣只能相對枯坐,這不是黃宗羲想要的生活,于是他很快就離開了。

      黃宗羲雖因不能在行朝有所作為而去,但當(dāng)魯王朝廷有事要他做的時候,他還是不稍推辭。乙酉年(1649)秋,黃宗羲隨馮京第乞師日本,“訴中國喪亂,愿借一旅,以齊之存衛(wèi)、秦之存楚故事望之”{13}。日本此前已數(shù)次接待南明乞師之使者。前兩次聽取南明乞師之求后,激于義氣,同意援助。然而南明第一次敗落太快,第二次南明使者“長崎多官妓……以綾幔分為私室。每月夜,每懸琉璃燈,諸妓各賽琵琶,中國之所未有……樂之,忘其為乞師而來,見輕于其國,其國出師之意亦荒矣”{14}。宗羲隨來的第三次,也因為錯用通譯,其人在日本作奸犯科,而導(dǎo)致使團(tuán)被驅(qū)逐。黃宗羲觀察之下,知即使不因通譯之事,以此時日本狀況也很難發(fā)兵,即使發(fā)兵也難助明朝復(fù)國,日本“承平久矣,其人多好詩書、名畫,故老不見兵革之事,本國且忘武備,豈能渡海為人復(fù)仇乎?”{15}

      宗羲此次之后,未再入行朝。然而黃宗羲抗清之心未絕,聯(lián)絡(luò)各地抗清武裝,策反清軍將領(lǐng),營救抗清義士,諸多種種,努力不休,也自然為清廷追捕甚急,頻遭危險?!白员北舷?,懸書購余者三,名捕者一……其他連染邏哨之所及,無歲無之,可謂瀕于十死者矣?!眥16}就在這艱難困苦中,黃宗羲仍然矢志不移?!颁h鏑牢囚取次過,依然不廢我弦歌。死猶未肯輸心去,貧亦豈能奈我何!”{17}己亥年(1659)黃宗羲作的這首《山居雜詠》把宗羲的不悔不改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然而,命運終要讓黃宗羲絕望。1662年,吳三桂擒殺南明永歷帝,同年鄭成功病死,魯王病死,“天南訃至,始有潮息煙沉之嘆”{18},對于反清事業(yè),宗羲終于絕望。難能可貴的是,在這輾轉(zhuǎn)之中,他著述出兩部為后世學(xué)者津津樂道的奇書——《留書》和《明夷待訪錄》。

      (三)晚入儒林。康熙二年(1663),黃宗羲應(yīng)呂留良之邀,赴呂氏宗族梅花村做西席。此是儒林之始,卻也因生計??骨鍟r宗羲四處流落,靠高旦中等義士接濟(jì)為生,黃宗羲不再反清,自然不便再如此。之后數(shù)年,黃宗羲名聲漸起,四處有人邀其講學(xué),宗羲停止抗清后訂下的置身儒林、以學(xué)術(shù)為業(yè)的目標(biāo)算是達(dá)到了。而在這段終于安定下來的時間,康熙四年(1665)宗羲作《汰存錄》,康熙八年(1669)宗羲作《孟子師說》,康熙十四年(1675)宗羲編定《明文案》,康熙十八年(1679)《明儒學(xué)案》完稿,康熙二十七年(1688)編完《南雷文定》,黃宗羲在學(xué)術(shù)上進(jìn)入一個豐產(chǎn)期。及至末年,黃宗羲纏綿病榻,但在榻上仍有《病榻集》和《思舊錄》傳世,其中后一篇感念少年時摯友,所寫所感,在在動人??滴跞哪辏?695),宗羲離世,享年八十六歲,死前做《梨洲末命》,諭以薄葬。

      二、黃宗羲之著作

      黃宗羲有諸多作品傳世,究其內(nèi)容,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記述自己所歷的明清易代之事,《弘光實錄鈔》《行朝錄》《海外慟哭記》屬于此類;一類是記述儒學(xué)學(xué)術(shù)源流的著作,其代表是獲得后世極高贊譽(yù)的《明儒學(xué)案》。

      (一)遺民哀哭,存節(jié)青史。宗羲作《弘光實錄鈔》《行朝錄》等書,以當(dāng)時人記當(dāng)時痛心事,足以為后世存鑒。宗羲這幾作,哀婉沉痛,明明是平鋪直述而來,卻讓人觸目驚心,身臨其境。究其本末,宗羲于文章中蘊含了極痛切的情緒,下筆之時,昔年種種,如在眼前,舊日同袍,當(dāng)年烽煙,歷歷在目。宗羲這幾作都成于康熙年間安定之后,宗羲本人已是垂垂年老,撫今吊昔,昔日多少風(fēng)流人物已被風(fēng)雨打去,作為經(jīng)歷明清鼎革時江南抗清并參與其中、奔走呼號十?dāng)?shù)年的后死之人,使當(dāng)時人事不致因年深日久而遭遺忘篡改,宗羲自覺責(zé)無旁貸?!昂故髧Ъ苌?,發(fā)燭照之,則弘光時邸報……年來幽憂多疾,舊聞日落;十年三徙,聚書復(fù)闕。后死之責(zé),誰任之乎?……得書四卷,名之曰《弘光實錄鈔》。”{19}

      黃宗羲的這幾篇著作,所記皆是南明這十?dāng)?shù)年間事,但究其來源,則容或有別。《海外慟哭記》系宗羲親身經(jīng)歷,《行朝錄》有些是宗羲與之之事,有些則是道聽途說,《弘光實錄鈔》如上所述,是宗羲根據(jù)弘光時代的報紙所作。傳聞?wù)咄淮_,因而從可信度來說,《行朝錄》中一些涉及紹武、永歷的記述容或有誤,如方以智出家為僧時間今人容肇祖考證應(yīng)為永歷四年(1650){20},而非行朝錄中的丁亥(1647)三月。

      但總體而言,多數(shù)記載的史事,黃宗羲要么是這些歷史事件的親歷者,要么與當(dāng)事人有所交往,可信度還是很高的。而且其中不少記載,如《行朝錄》中《舟山興廢》記黃斌卿與張名振、阮進(jìn)相爭事,《海外慟哭記》記吳勝兆意圖反正事,都是他書少有提及的。南明朝廷之流離失所,且傳國不久,給歷史記錄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宗羲之作真有補(bǔ)闕之功。因記述南明這些史事者甚稀,且黃宗羲有杰出史才,所著數(shù)書都有頗高史學(xué)價值,常為后世引用。

      (二)梳理學(xué)脈,千古不易。《明儒學(xué)案》做為記述評價明代儒家學(xué)術(shù)源流的學(xué)案作品,從問世起即得到很高評價。清初理學(xué)名臣湯斌稱“先生著述弘富,一代理學(xué)之傳,如大禹導(dǎo)山導(dǎo)水,脈絡(luò)分明”{21},著名史家全祖望稱許黃宗羲“今所著,有《明儒學(xué)案》六十二卷,有明三百年儒林之藪也”{22}。因《明儒學(xué)案》在明代儒學(xué)史上的特殊地位,清初以來研究者不勝枚舉。

      平心而言,明儒學(xué)案以其水準(zhǔn)而論,可謂不負(fù)數(shù)百年來盛譽(yù)?!睹魅鍖W(xué)案》各案中評價一案之內(nèi)傳主學(xué)術(shù)地位,往往幾十到數(shù)百言概括,用語精到公正,足以讓人信服,可見宗羲學(xué)術(shù)之深,見聞之博。而除此之外,《明儒學(xué)案》其中文字,也往往精妙,即使是小小的記述傳主行跡的文字,也很見其功力。如《泰州學(xué)案》王艮條:“陽明曰:‘善哉!子之不輕信從也。先生復(fù)上坐,辯難久之,始大服,遂為弟子如初。陽明謂門人曰:‘向者吾擒宸濠,一無所動,今卻為斯人動矣”?!瓣柮魉涂统鲩T,先生長跪道旁,曰:‘艮知過矣。陽明不顧而入,先生隨至庭下,厲聲曰:‘仲尼不為已甚。陽明方揖之起?!眥23}這兩個小小片段的刻畫,寥寥數(shù)語,王艮和王陽明之風(fēng)采便躍然紙上。

      黃宗羲著《明儒學(xué)案》,究其本心,其是意在經(jīng)學(xué)。學(xué)案緩緩述來,寫的是明儒的歷史,落在史學(xué)的窠臼內(nèi),但宗羲寫作此書重點卻是評價明代儒林諸家學(xué)術(shù),通過評點臧否人物,從而表達(dá)自己在經(jīng)學(xué)上的見解。宗羲借千秋史筆,為自己推崇的學(xué)派搖旗吶喊,不言自明。

      《明儒學(xué)案》以思想而論,有幾個鮮明特點。

      第一,推重王學(xué)。《明儒學(xué)案》共計62卷,其中有26卷記述王陽明及其門人弟子之流傳。宗羲推崇心學(xué),以陽明為明儒正宗,在正文中也不諱言:“故無姚江,則古來之學(xué)脈絕矣?!眥24}這一句評價之高,直追古圣賢。《明儒學(xué)案》具體論述人物時,以用字而論,宗羲頗為惜墨,唯王陽明及劉宗周用墨最多,劉宗周與宗羲有師徒之情不論,宗羲對王陽明的推重可見一斑。《文成學(xué)案》中評價,如“先生點出心之所以為心,不在明覺而在天理,金鏡已墜而復(fù)收”云云,也頗見功力。王陽明為后世學(xué)者詬病的“無善無惡者心之體,有善有惡者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25}良知論,宗羲也為之曲加辯護(hù)。即使是宗羲敬重的東林黨人高攀龍對良知論的攻訐,黃宗羲也加以駁斥:“致良知正是止至善,安得謂其相遠(yuǎn)?”“先生之格物,本無可議,特欲自別於陽明,反覺多所格耳?!眥26}千載之下,尚有知己為之抗言辯護(hù),可謂難得,向使陽明復(fù)生,亦當(dāng)與宗羲共把酒言歡。

      第二,排斥佛教?!睹魅鍖W(xué)案》一文,黃宗羲在文案中多節(jié)選他人排佛言論,“其為中國財用之蠹者,莫過于佛、老”{27},“蓋佛氏輪回之教,原為超出生死而設(shè),再生之說,乃其徒敗壞家風(fēng)的說話,何故信之深?勿論儒道,禪已荒矣!”{28}“老、佛不知,以為真虛空無物,而萬理皆滅也。太極之虛,是無形氣之昏塞也;人心之虛,是無物欲之蔽塞也,若以為真空無物,此理具在何處?”{29}真真不勝枚舉。甚至黃宗羲還親自上陣,如全載焦澹園駁程反佛之論,宗羲再長篇對駁文加以批駁,其對釋氏之不以為然,于此可見。

      {1}{2}{3}{4} 黃炳:《黃宗羲年譜》,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9頁,第5頁,第5頁,第11頁。

      {5}{6}{10}{11} 黃宗羲、吳光:《黃宗羲全集》第一冊,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67頁,第416頁,第138頁,第167頁。

      {7} 冒襄:《桃葉渡口感懷》,轉(zhuǎn)引自李潔非:《天崩地解黃宗羲》,作家出版社2014年版,第52頁。

      {8}{12}{13}{14}{15}{19} 黃宗羲、吳光:《黃宗羲全集》第二冊,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37頁,第209頁,第180頁,第181頁,第183頁,第1頁。

      {9} 李聿求:《魯之春秋》,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00頁。

      {16}{17} 黃宗羲、吳光:《黃宗羲全集》第十一冊,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頁,第234頁。

      {18} 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黃炳:《黃宗羲年譜》附錄。

      {20} 容肇祖:《方以智和他的思想》,《嶺南學(xué)報》1948年第9卷第1期,第9頁。

      {21}{22}{23}{24}{25}{26}{27}{28}{29} 黃宗羲、吳光:《黃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頁,第7頁,第829頁,第200頁,第200頁,第755頁,第801頁,第797頁,第32頁。

      參考文獻(xiàn):

      [1] 黃宗羲.黃宗羲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2] 容肇祖.方以智和他的思想[J].嶺南學(xué)報,1948,9(1).

      [3] 黃炳.黃宗羲年譜[M].北京:中華書局,1993.

      [4] 李聿求.魯之春秋[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

      [5] 李潔非.天崩地解黃宗羲[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

      [6] 方祖猷.黃宗羲長傳[M].杭州:浙江大學(xué)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黃宗羲生平
      傅忠誠教授生平
      黃宗羲一生勤奮
      曾鞏生平
      美文(2018年20期)2018-10-23 05:52:30
      包何生平考述
      清初實學(xué)之風(fēng)與《孟子師說》
      論黃宗羲與蕺山學(xué)的傳播
      潑盡水墨是生平
      文史春秋(2017年12期)2017-02-26 03:16:19
      元曲三家生平新考
      中華戲曲(2017年2期)2017-02-16 06:53:42
      黃宗羲與柳馨遠(yuǎn)改革思想之比較
      黃宗羲《天一閣藏書記》研究
      天一閣文叢(2013年1期)2013-11-06 10:01:11
      璧山县| 宁海县| 仁寿县| 天全县| 兰溪市| 石城县| 五大连池市| 石河子市| 易门县| 高要市| 额尔古纳市| 武义县| 松原市| 长治市| 东至县| 淮安市| 新兴县| 和政县| 凤阳县| 巴中市| 阿巴嘎旗| 泊头市| 巧家县| 平邑县| 翁牛特旗| 岑巩县| 南澳县| 江华| 罗山县| 新源县| 湘潭市| 民丰县| 赣榆县| 阿拉善右旗| 永登县| 乌什县| 常山县| 海安县| 台中县| 博乐市| 铜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