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周小球
6月以來,SR1809合約從最高價5533元/噸下跌至最低價4772元/噸,下跌761元/噸。對于一個在熊市周期平均一年下跌1000元/噸的品種來說,近期的行情走勢出人意料。不過,我們認為糖價絕對水平已經被低估,即將階段性見底。
糖價從6月初開始破位下跌。我們認為,促使糖價破位下跌有兩個重要原因,一個原因是今年市場供應更加充裕,期貨市場的甜菜糖倉單較多。在產業(yè)鏈一邊倒看空的情況下,沒有明確的接貨方愿意主動接貨,除非期現(xiàn)基差足夠大。另一個原因是市場傳言甘蔗種植將進行直補,直補意味著生產成本斷崖式下跌500~1000元/噸,幅度與補貼力度直接相關。不過,我們認為市場價格大幅下跌將迫使甘蔗收購價格下調,直補可能難以很快落實。
截至5月底,全國產糖1031萬噸,同比增加102萬噸。雖然銷量同比增加46萬噸,但是工業(yè)庫存仍同比增加56萬噸,糖廠庫存壓力顯現(xiàn)。6月,糖價開始快速下跌,糖廠降價銷售大勢所趨。目前產業(yè)鏈庫存壓力基本聚集在廣西的糖廠,在市場供求關系總體寬松的背景下,產業(yè)鏈中下游鮮有大量補庫的情形,糖廠降價促銷并沒有帶來銷量的飛躍?;顢?shù)據顯示,在最近的這次降價期,基差反而是上升的,這說明糖廠并不想降價,而是被動下調價格,關鍵原因可能還是市場供應寬松造成的。
國內糖價下跌的本質其實是巨大的內外價差引發(fā)的,因為印度和泰國的超預期增產,使得國際糖價全面跌破15美分/磅的成本線,并帶動國內的進口成本下移。從長期來看,10~12美分/磅的原糖價格具有長期投資價值。印度政府已經推出了臨時存儲計劃,泰國也致力于生產更多的生物燃料,糖價繼續(xù)下跌的空間不大。糖協(xié)在昆明糖會上也明確表示建議暫停國儲糖出庫,市場預期處在轉好的階段,糖價即將階段性見底。
整體而言,現(xiàn)貨降價并沒有帶來基差收窄,反而引發(fā)恐慌性拋售,短期還看不到解決庫存過剩的有效方式,但是2018/2019榨季甘蔗收購價格不一定會超預期下調。絕對的低價將不斷增強市場的吸引力,糖價即將階段性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