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豆灰斑病的發(fā)生與防治

      2018-03-25 09:59劉松濤
      農民致富之友 2018年2期
      關鍵詞:灰斑小種分生孢子

      劉松濤

      大豆灰斑病又稱斑點病,豆莢從嫩莢期開始發(fā)病,鼓粒期為發(fā)病盛期,7~8月遇高溫多雨發(fā)病重。主要危害葉片,嚴重發(fā)病時幾乎所有葉片長滿病斑,造成葉片過早脫落,大豆品質降低。近年來,由于大豆重茬面積的增加,灰斑病的發(fā)生愈來愈嚴重。一般發(fā)生年可使大豆減產12%~15%,嚴重發(fā)生年可減產30%,個別可達50%。同時,灰斑病還嚴重影響大豆品質,灰斑病粒脂肪含量降低2.9%,蛋白質降低1.2%,百粒重降低2 g左右。

      1.大豆灰斑病的發(fā)生

      1.1大豆灰斑病病原菌主要危害成株期葉片,也可侵染莖、莢及種子。帶菌種子長出的幼苗和子葉片出現(xiàn)圓形或半圓形深褐色凹陷斑,氣候干燥時,病斑擴展緩慢。當氣候適宜、低溫多雨時,病斑可蔓延至生長點,使幼苗枯死。成株葉片染病后,初現(xiàn)褪綠色小圓斑,逐漸發(fā)展成為中間灰色至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蛙眼狀斑,大小1~5 mm,有的病斑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潮濕時,葉片背面病斑中央生出密集的灰色霉層,為該病菌的分生孢子,發(fā)病重時,病斑布滿整個葉片,病斑融合,導致葉片枯死脫落。莖部染病后產生紡錘形或橢圓形病斑,中央褐色,邊緣紅褐色或黑色,中部稍凹陷,后又變成淡灰色,從皮孔中又長出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使病斑處密布小黑點莢斑圓形或橢圓形,邊緣紅褐色,中央灰色,因莢上多毛,不易看到霉層。豆粒上病斑與葉斑相似,多為圓形蛙眼狀,也有的呈現(xiàn)不規(guī)則形,邊緣暗褐色,中央灰白,輕病粒上僅產生褐色小點。

      1.2病原

      大豆灰斑病為真菌性病害,病原為大豆尾孢菌,屬半知菌亞門尾孢屬真菌,分生孢子為棍棒狀或圓柱形,具隔膜 1~11個,無色透明,分生孢子梗5~12根成束從氣孔伸出,不分枝,褐色,具0~3個隔膜病菌的寄主范圍窄,只能侵染栽培大豆、野生和半野生大豆。該菌有生理分化現(xiàn)象,美國已鑒定出 11個生理小種,巴西已鑒別出20多個,目前我國生理小種有 14個以上,生理小種的改變易引起病害的大流行。

      1.3發(fā)病規(guī)律

      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或種子上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來源。帶菌種子長出幼苗的子葉即見病斑,大豆灰斑病受氣候條件影響很大,高溫高濕條件下,子葉上病斑處形成的分子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豆莢從嫩莢期開始發(fā)病,鼓粒期為發(fā)病盛期,遇高溫多雨年份發(fā)病重。分生孢子2 d后侵染力下降26%,6 d后失去生活力。生產上該病害的流行與品種抗病性關系密切,如品種抗性不高,又有大量初侵染菌源,重茬或鄰作、前作為大豆、前一季大豆發(fā)病普遍,花后降雨多、濕氣滯留或夜間結露持續(xù)時間長等很易大發(fā)生。

      1.4栽培因素

      大豆種植密度過大,通風條件差,導致局部溫濕度大,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增大發(fā)病幾率。在田間越冬菌源量大的重迎茬和不翻耕豆田,大豆灰斑病發(fā)生早且重。前茬作物對大豆灰斑病的發(fā)生有很大影響,因為大豆灰斑病病菌的寄主范圍窄,若連年種植大豆會使病原菌積累,感病品種遇到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條件,會導致灰斑病的大發(fā)生。

      2.防治要點

      2.1選種

      大豆灰斑病的抗原材料非常豐富,合理選育和利用抗病品種是防治大豆灰斑病最有效、最經(jīng)濟的方法。但大豆品種對灰斑病抗性不穩(wěn)定,持續(xù)時間短,要注意大豆產區(qū)生理小種組成的變化,品種種植不要單一,且經(jīng)常更換。由于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種變化快,易使大豆品種抗病性喪失,應密切注意其抗病性的變化,不斷選育新的抗病品種,對其抗病指標進行檢測。

      2.2農業(yè)防治

      選用未感染田塊生產的大豆種子,采用無病種子,播種前挑選并進行種子消毒或藥劑拌種。合理輪作避免重迎茬,有條件可以進行2年以上輪作,減少灰斑病危害,如輪作有困難,應在秋后翻耕豆田,減少越冬菌量。田間發(fā)病時及時清除病苗,鏟除再侵染源,可有效地控制后期發(fā)病程度。根據(jù)品種特性合理密植,加強田間管理,控制雜草。

      2.3化學防治

      一般在大流行年,可在葉部發(fā)病初期噴藥1次,花莢期再噴1次,噴灑 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多菌靈膠懸劑5 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田間第1次施藥的關鍵時期是始莢期至盛莢期。

      (作者單位:156335建三江管局濃江農場第九作業(yè)區(qū))

      猜你喜歡
      灰斑小種分生孢子
      安徽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種鑒定分析
      油松枯梢病菌孢子萌發(fā)率測定方法探索
      鋼軌閃光焊灰斑缺陷的形成過程
      GAAS80/580焊機工藝參數(shù)設置對U71Mn鋼軌焊接質量的影響
      鋼軌閃光焊灰斑缺陷形成原因及預防方法
      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誘導方法探索
      年際間干旱對晚疫病菌生理小種復雜性的影響
      中國馬鈴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種研究進展
      黃淮大豆主產區(qū)大豆胞囊線蟲生理小種分布調查
      香梨樹腐爛病菌分生孢子獲取方法及萌發(fā)條件的研究
      双峰县| 温宿县| 长寿区| 东丰县| 潞城市| 青浦区| 萍乡市| 敦化市| 东明县| 揭西县| 当阳市| 胶州市| 奉贤区| 交口县| 彩票| 太白县| 广汉市| 广州市| 曲阳县| 高雄市| 黑水县| 枞阳县| 秦安县| 京山县| 乌兰浩特市| 利津县| 巩留县| 射洪县| 隆化县| 晋中市| 家居| 稻城县| 自治县| 永康市| 文水县| 通山县| 额尔古纳市| 肃宁县| 湘西| 昭觉县| 杨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