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波
排簫是秘魯(Perú)民間音樂中的代表性樂器,在秘魯?shù)暮芏嗟胤轿覀兌伎梢钥吹疆數(shù)氐娜藗冄葑嗯藕嵰魳?。在秘魯安第?Andes)高原的阿亞庫喬(Ayacucho),排簫主要散布在北部地區(qū),這里地勢險峻,很多的高山大川直插云霄,山形變化各異,多陡峭山崖,人們穿行其間偶爾可以聽見遠處飄來的民歌小曲。這里現(xiàn)在的居民主要為克丘亞人(Quechua)、瓊喬人(Chuncho)、梅斯蒂索人(Mestizo)和少部分克里奧約人(Criollo),而克丘亞人是索科斯(Socos)區(qū)域的主要居民。筆者于2012年、2016年在秘魯安第斯采風期間曾經(jīng)多次深入到阿亞庫喬進行實地考察調(diào)研,尋覓中發(fā)現(xiàn)排簫在北部地區(qū)的民間傳統(tǒng)音樂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們在當?shù)氐囊恍╋L俗性民間習俗活動中對演奏排簫傾注了極大的熱情。本文即是以索科斯地域的排簫音樂文化為考察對象的個案研究[注]文系筆者依據(jù)親身實地采風調(diào)查的第一手資料完成,故參考文獻較少,特此說明。。
排簫在阿亞庫喬索科斯地區(qū)人們習慣稱之為安塔拉(Antara)。依據(jù)筆者的實地采風考察,阿亞庫喬索科斯排簫為單排形式的形制結構,制作用材主要選用禾本科植物的竹莖類材料。排簫樂器在整體形態(tài)方面為平面直角梯級斜邊狀的樣式。
在樂器構成的細部結構方面,阿亞庫喬索科斯排簫的主要構成部件為音管,固定橫板或固定扎條和捆扎線繩等。音管的主體結構為幾根不等長的竹管,從長到短編排組合在一起,音管開口端部分按水平位置并置,音管底部從長到短依次并置的部分為閉口端,密封的閉口端設置均以竹莖的自然結節(jié)制作。固定橫板為一小竹片條,主要是用來作為對并列音管起穩(wěn)固作用的夾板。捆扎線繩是穿繞在不等長音管和固定橫板中的棉質(zhì)繩索,主要是將成形的排簫樂器起捆綁握緊的作用。固定扎條的作用和捆扎線繩的作用相同,只是對于排簫樂器而言,一般來說有固定扎條就不必再使用固定橫板。勞爾和馬爾戈利特·德·阿爾庫特(Raoul y Marguerite D,harcourt)關于秘魯?shù)闹匾浼队】ㄒ魳芳捌溥z存》(LamusicadelosIncasysussupervivencias)中有關排簫的論斷指出:“我們記錄的排簫,在一般情況下是由很多不同長度和直徑的管子并列構成的;這些管子的下方末端閉管,相對的另一端開口并且安放在同一高度;為的是使演奏者在吹奏時能夠方便的水平橫向移動。每根管子發(fā)出一種不同的音高,當人們對著管口吹氣時便能產(chǎn)生這種聲音?!盵1]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阿亞庫喬索科斯排簫的結構具有秘魯民間排簫的一般共性特征。
但阿亞庫喬索科斯排簫中固定橫板的裝置變化有其個性特色,主要表現(xiàn)為排簫樂器在單排結構的前提下,多根音管在編排成形后采用固定扎條夾緊,進行編扎時多習慣使用固定橫板裝置,這種多采用固定橫板作為對排簫音管的緊固作用構成了本地排簫細部結構中的特色屬性。
從筆者在阿亞庫喬索科斯色德羅(Cedro)社區(qū)采風中測量的排簫安塔拉來看,這里的排簫樂器形態(tài)比較輕巧。以圖1中的排簫安塔拉為例,圖中排簫的8根音管中最長的為34.2厘米,最短的為11.5厘米,排簫整體寬度為13.7厘米(見表1)。
表1 圖1中排簫安塔拉測量數(shù)據(jù)
阿亞庫喬索科斯排簫安塔拉屬于中音聲區(qū)的樂器,圖中的排簫安塔拉音域中最低音為小字組的b,最高音為小字二組的#f2。8根音管從低到高分別是b、e1、g1、#g1、b1、#c2、e2、#f2的音位結構排列。
阿亞庫喬索科斯排簫是一種個體演奏形式的獨奏用排簫。據(jù)當?shù)氐呐藕崢肥纸榻B,演奏排簫安塔拉是他們從祖上先輩那里流傳下來的傳統(tǒng),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排簫是他們從山上找來竹子并親手制作的傳統(tǒng)樂器。
從樂器的整體形式上看,阿亞庫喬索科斯排簫安塔拉在形態(tài)上采用8根音管組成的編排形式,在音管底部以自然的竹節(jié)為閉口端,樂器在排列結構上為單排形制的結構布局,起夾緊作用的固定橫板置于接近排簫吹口端附近并與吹口端音管平行,編扎線繩多采用黑顏色的棉線。
在演奏方式上,阿亞庫喬索科斯排簫因其形態(tài)樣式大小合適,演奏者在吹奏時可以很方便地單手或雙手握持樂器進行吹奏。由于該樂器的音域位于中聲部位置,故在音色方面聲音飽滿溫和不燥,非常適宜在節(jié)日或聚會中用來演奏音樂以表達人們的美好思想情感。
阿亞庫喬索科斯排簫為個人獨立的個體演奏表演形式。這和阿亞庫喬其他地方的排簫演奏有所不同,它不僅顯示出了當?shù)嘏藕嵮葑嗟男问斤L格,而且由此彰顯出了排簫音樂形態(tài)的地方特色。
根據(jù)筆者的采風調(diào)查可知,在阿亞庫喬索科斯的排簫音樂演奏進行中,排簫演奏的樂器聲部為單聲部進行的音樂線條結構形式。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排簫演奏者手中同時還拎有當?shù)氐膫鹘y(tǒng)迪亞鼓(Tinya)樂器并以小鼓錘隨排簫音樂的進行而擊鼓出聲。這種在配合排簫演奏過程中加入迪亞鼓節(jié)奏的兩個樂器聲部組合構成了阿亞庫喬索科斯排簫音樂的地方組織形式。
這里有必要對迪亞鼓作一個簡要的補充說明。迪亞鼓是秘魯民間音樂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在形制上顯得略小的雙面鼓傳統(tǒng)樂器。鼓面直徑約為20厘米,鼓皮主要采用山羊皮質(zhì)為制作材料,支撐兩鼓面的鼓腰身為木質(zhì)材料結構,高度約為6.6厘米,鼓面邊沿有細繩穿過鼓皮和鼓邊以保證鼓皮表面鋪展平整適合演奏。
阿亞庫喬索科斯排簫音樂在音響上形式獨特,其音樂形式呈現(xiàn)出排簫加鼓聲的氣韻色彩。音樂始終伴隨著表演者的舞蹈起伏,曲調(diào)溫和美妙,節(jié)奏既有一些自由的散拍,又不失規(guī)整的節(jié)律呈現(xiàn),表現(xiàn)出了民間音樂風格中錯落有致的平衡。以下以筆者在阿亞庫喬索科斯色德羅社區(qū)考察時采集的音樂樣本《排簫曲(十八)》為例進行音樂形態(tài)解讀(見譜例1)。
譜例1:《排簫曲(十八)》
這首排簫樂曲的音樂在旋律音高上主要使用了E、B、G等三個不同的音名,整首音樂主要圍繞這三個音名發(fā)展一氣呵成。其他使用地較少的音名主要有#C和#G兩個音。從整首樂曲的音階構成因素來看,該排簫樂曲由E、G、#G、B、#C等五個音名構成了其五聲性音階的音樂風格。
在這首排簫樂曲中,其音樂形態(tài)特征的重要意義主要還表現(xiàn)在:盡管隨樂而行的鼓聲節(jié)奏相對規(guī)整,但排簫音樂的旋律部分卻很靈活。樂曲進行中不乏自由的樂音流動,也有切分的音樂律動進行。音樂旋律進行當中最主要的是三度進行,其次是四度。另外,長音延續(xù)也是音樂旋律進行的常用手法。樂曲中樂句結構不等長,但樂句之間常有音樂語匯的重復現(xiàn)象。音樂以小字二組的e2開始,以小字一組的e1作結束,樂曲前后首尾呼應給人以美好的完滿情趣意境。
阿亞庫喬索科斯克丘亞人的排簫音樂優(yōu)美動聽,在排簫音樂的音型節(jié)奏方面,連續(xù)的四分音符節(jié)奏組合進行方式顯示出了音樂進行的又一個重要特征,這種音型節(jié)奏表現(xiàn)出了與鼓聲相吻合的二聲部同步進行的音樂意義。在《排簫曲(十八)》的樂譜中可以多處見到這種音型,為了說明這一具有重要意義的音型節(jié)奏,以下再以排簫音樂《排簫曲(十九)》為例進行佐證(見譜例2)。
譜例2:《排簫曲(十九)》
在譜例2中,《排簫曲(十九)》的第45至46小節(jié)、第49至50小節(jié)、第61至62小節(jié)、第65至66小節(jié)和第74至75小節(jié)等多處展示出了這種音型節(jié)奏組合。 顯然,通過樂譜例證可以看到,連續(xù)的四分音符節(jié)奏組合在阿亞庫喬索科斯的克丘亞人排簫音樂中是一種基本的節(jié)奏形態(tài)運動方式,它是音樂向前發(fā)展的一種常用節(jié)奏組合手法。
音樂可以反映出一個地方的文化,阿亞庫喬索科斯排簫的生存環(huán)境深刻體現(xiàn)了民族音樂學關于音樂與文化關聯(lián)的思想。索科斯在行政上屬于阿亞庫喬城的一個主要以印第安克丘亞人為主的下屬縣級區(qū)劃行政單位,位于阿亞庫喬城西南方向不遠的安第斯群山環(huán)抱之中??h行政所在地是一個在半山腰斜坡面地帶略大一點的居民區(qū)。該地的房屋都依山勢而建,房屋的樣子即是一般的安第斯簡易民居的普通結構。其下屬的一些社區(qū)分散位于幾座不同但連綿曲折的大山深處。各社區(qū)的村社之間由貫穿山間高低不平的山鄉(xiāng)公路蜿蜒連接,并和通往阿亞庫喬城的主要公路連成一體,一般的小型巴士和民用小三輪車是這里最普通的交通工具。一些社區(qū)面積不大,往往是十幾或二三十戶人家就構成了一個普通山間村社。山間許多地方常常一戶人家單獨散落山間,有的兩三戶相依在半山腰或接近山頂處居住。這里主要出產(chǎn)玉米、土豆等糧食作物,家庭畜養(yǎng)業(yè)主要有小羊駝等。山民們主要依靠山區(qū)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過著安定的生活。阿亞庫喬索科斯年度中的民間音樂活動種類很多,演奏排簫安塔拉就是其中之一。
索科斯排簫參與的習俗活動主要在本地的一些山鄉(xiāng)村社中進行,在索科斯的色德羅村社,村民們大部分都分散居住在大山的半山腰或相對較低的山坳洼處。每年的8月1日是當?shù)孛袼坠?jié)慶中的水溝節(jié),本山村的排簫樂手在這一天演奏排簫。在演奏者的心目中,這一天演奏排簫,水溝里的水就會變得清澈干凈并常年流淌。同樣意義的節(jié)日在本地和其他的一些山村在不同的日期舉行,如在索科斯的亞納亞桂(Yana yacui)村社,用演奏排簫音樂祈求水溝中的水變得干凈且長流的日期是8月18日。另外,本地還有一些地方是在10月份的某一天演奏排簫音樂。
筆者在阿亞庫喬索科斯采風期間,當?shù)氐目饲饋喤藕崢肥竹R迪奧·塔科·基斯比(Matio Taco Quispi)告訴筆者,他每年不僅在本村社8月1日演奏排簫祈求當?shù)厮疁现械乃戳己?,而且還在其他的不同日期接受附近一些村社的邀請去他們那里演奏排簫,祈求他們那些地方水溝中的水源同樣狀況良好。除此之外,平時在一些親人朋友的聚會當中他興之所至也會演奏排簫音樂。
在索科斯,排簫音樂的傳統(tǒng)表現(xiàn)形式為個體演奏方式。在一些山間村社的水溝節(jié)中,排簫演奏者在演奏時穿著華麗,頭上戴著安第斯羊毛帽,上身以白色的寬松襯衫為底色,外套一件有垂絲邊的淺綠藍色短蓬喬,蓬喬上面繡有一些圖案裝飾,中間是一個圓形小鏡子。褲子以紅色為主體顏色,上面鑲嵌三圈白色和淺黃色的流蘇。小腿部系有很多的彩帶以便舞蹈時易于擺動搖曳。腰間周圍有幾片較大的彩色裝飾片,上面繪以同蓬喬主體顏色一致的花紋,并會有一些類似于水中動物的裝飾。排簫演奏者馬迪奧·塔科·基斯比告訴筆者,在腰間前面的三片裝飾物中,中間的那片裝飾在當?shù)刂挥袝葑嗯藕嵉娜瞬拍軌蚺鍘В砻魉桥藕嵮葑嗾叩纳矸?。?jié)日或聚會當中排簫演奏者手中拿著排簫和迪亞鼓在舞蹈中進行演奏。根據(jù)節(jié)日或聚會慶祝中的排簫演奏場景,可分為水溝邊地頭的演奏和屋前院落中的演奏兩種形式。
1.溝邊地頭的排簫演奏
演奏者手持排簫和迪亞鼓在水溝旁邊地里演奏排簫的場景是索科斯水溝節(jié)慶典中最引人注目的環(huán)節(jié)。節(jié)日當天,演奏者打扮停當后,拿著排簫和迪亞鼓隨著人們來到地頭水溝邊,在人們的期待盼望之下開始演奏排簫音樂,隨著排簫樂聲和迪亞鼓的節(jié)奏律動,演奏者一邊吹著排簫,敲著相應的節(jié)奏,一邊隨樂而舞。音樂的情緒溫和,但有敘述某種情感的意境。迪亞鼓的節(jié)奏平穩(wěn),增加了排簫音樂的親和感。
2. 村舍聚會中的排簫演奏
排簫演奏者在親人或朋友之間以日常某個時間約合在一起時也常會進行排簫演奏。在阿亞庫喬索科斯,除了在水溝節(jié)中演奏排簫外,聚會中的排簫演奏是人們見到排簫演奏的另一種場景。聚會中的排簫演奏往往是在演奏者自家屋前的小院子中進行。演奏時排簫樂手吹奏排簫的形式以及演奏的排簫樂曲和水溝節(jié)慶典中演奏的音樂相類似,所不同的只是演奏的場景發(fā)生了變化,由山村的野外水溝地頭變換成了居家場院環(huán)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演奏的排簫音樂表達了對聚會者的美好情感。
長久以來,阿亞庫喬索科斯排簫在其民間土風習俗活動中孕育扎根,進而形成了當?shù)鼐哂写硇缘膫鹘y(tǒng)音樂活動形式,是當?shù)仫L俗節(jié)慶中影響廣泛的民間音樂文化重要載體,它突顯了排簫在當?shù)孛袼字械闹匾匚缓妥饔?。在阿亞庫喬索科斯排簫參加的習俗?jié)慶中,其參與民俗活動的場景語境、組織形式、樂器構造、表演方式、音樂形式等體現(xiàn)了當?shù)氐呐藕嵨幕厣?。阿亞庫喬索科斯排簫文化現(xiàn)象說明了這樣一個問題,即不同文化背景中人們的風俗習慣不同,其音樂的表現(xiàn)方式也不盡相同。值得稱道的是,索科斯排簫共融于當?shù)氐拿耖g習俗節(jié)慶生活當中,不僅豐富了當?shù)卮迳绲娘L俗集體活動,而且其作為音樂文化的一部分表達了與眾不同的內(nèi)質(zhì)意涵,呈現(xiàn)出了應有的文化價值。由此我們可以體會到,阿亞庫喬索科斯排簫作為本地區(qū)的地方音樂文化有其特別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