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曄
在沃爾沃之后,吉利又“收藏”了一枚國際車企。奔馳母公司戴姆勒最新公布的監(jiān)管文件顯示,吉利控股集團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李書福通過海外子公司,持有德國汽車制造巨頭戴姆勒約9.7%的股權,目前市值將近90億美元(約合560億元人民幣),成為最大單一股東。
戴姆勒的發(fā)言人稱,這次收購股份是李書福個人的投資。對于這一容易在中國國內引起猜疑的說法,李書福馬上借媒體采訪澄清了兩點:
第一,此次是吉利控股集團入股而非個人入股,海外媒體將李書福個人代指吉利控股集團,這是海外認知導致的一種誤讀,并不存在李書福個人入股一說;第二,入股資金是吉利控股的海外公司通過海外資本市場安排資金,實現收購資金自我平衡,沒有使用中國境內資金。
從媒體報道看,本次交易基本公開、透明。吉利在去年10月與戴姆勒接洽,希望后者發(fā)行新股,以便吉利成為股東,但遭到戴姆勒拒絕。無奈之余,李書福只能通過二級市場不斷購買增持戴姆勒股票。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在此次的收購案中,吉利找了兩個財團,興業(yè)銀行和摩根斯坦利,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資金來源于摩根斯丹利。
戴姆勒計劃今年每股分紅3.65歐元,也就是說,投資90億美元,僅分紅的年回報率就超過了5%,可以與融資利息相抵。業(yè)內人士分析,從財務投資的角度,吉利收購戴姆勒具備很好的投資價值,因此容易獲得財團青睞。
然而,吉利的野心絕不僅限于此。在剛過去的2017年,吉利對外買買買已經耗資超200億元。迄今,李書福麾下已擁有沃爾沃汽車、Polestar、領克汽車、吉利汽車、倫敦電動汽車、遠程商用車等多個品牌,吉利控股還對寶騰汽車、路特斯汽車及太力飛行汽車進行了戰(zhàn)略性投資,再加上戴姆勒,一個大型的汽車王國,正展示在大家的面前。
德國《明鏡周刊》最新消息,李書福2月26日以戴姆勒新晉大股東的身份,拜訪戴姆勒高層,并于27日與德國總理的經濟顧問進行會面。德國政府對此事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可以肯定的是,這次收購也受到了中國國內的肯定和支持?!度嗣袢請蟆吩谠u論吉利入股戴姆勒時表示,吉利通過“整合國際資源,持續(xù)技術創(chuàng)新”,實現了“從民營小企業(yè)到全球大集團”的發(fā)展。
15年前“人民網”一篇報道,也被重新翻了出來,時任浙江省委書記在視察吉利后欣然肯定,“像吉利這樣的企業(yè),如果我們不加以大力扶持,那我們還去扶持誰呢?”
眾所周知,在今年春節(jié)前,發(fā)改委發(fā)布了《境外投資敏感行業(yè)目錄(2018年版)》,其中限制企業(yè)境外投資的行業(yè)包括,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yè)、體育俱樂部、在境外設立無具體實業(yè)項目的股權投資基金或投資平臺。這些限制領域,明確表達政府對萬達王健林等企業(yè)和大佬買買買的“不支持”。
同樣是海外并購,吉利則堅持做實業(yè),投資擴張也基于實業(yè),這與一些企業(yè)巨頭熱衷的“資產-債務擴張”游戲截然不同。不可否認,萬達、海航等企業(yè)的海內外并購和投資,在快速“做大”的同時,也給中國經濟埋下了不小的金融風險。
而在鼓勵“脫虛就實”的糾偏之中,吉利控股無疑是一個不錯的榜樣,為中國企業(yè)的全球擴張?zhí)峁┝艘环N可借鑒模式,即立足于實業(yè),專注于產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