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之間

      2018-03-26 10:48:56紀鑫超
      法制與社會 2018年5期
      關鍵詞:客觀因素

      摘 要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既有很多相同點,也有很多不同點。二者實質(zhì)性的不同表現(xiàn)為,前者是犯罪分子由于自身的意志因素而放棄犯罪或者使原來所追求的犯罪結(jié)果無法實現(xiàn),而后者則是由于外在的客觀因素使其無法繼續(xù)進行正在進行的犯罪行為或者沒有實現(xiàn)其所追求的犯罪結(jié)果,前者是主動的,后者是被動的。但對于何為前者中的意志因素,何為后者中的客觀因素,這一方面的界定歷來是眾說紛紜,本文就意志因素和客觀因素的界定問題展開些許的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 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 意志因素 客觀因素

      作者簡介:紀鑫超,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碩士,研究方向:刑法學。

      中圖分類號:D924.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141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國《刑法》第24條第一款:犯罪中止,是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jié)果的發(fā)生;我國《刑法》第23條第一款:犯罪未遂,是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通過比較二者,它們的相同點在于:犯罪分子沒有將自己的犯罪行為實行到底即實現(xiàn)犯罪既遂,二者本質(zhì)的差異在于:犯罪的未完成是因為自身的意志因素還是因為外在的客觀因素。前者是犯罪分子出于自身的意志因素主動放棄犯罪或有效防止犯罪結(jié)果的實現(xiàn),而后者則是犯罪分子由于外在的客觀因素被動放棄犯罪行為的繼續(xù)實行或者沒有實現(xiàn)所追求的犯罪結(jié)果。除了典型的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外,還有處于二者之間的非典型形態(tài),即未完成犯罪的原因既有自身意志方面因素,也有外在客觀方面因素。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面臨最多的便是這種非典型形態(tài)的案例,在面對這些案例時,我們該作何處置,這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何為使人主動放棄犯罪的意志因素

      要確定意志因素,我們先看一下意志的含義。所謂意志,指人自覺地確定目的,并根據(jù)目的來支配、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實現(xiàn)預定目標的一種心理過程。 從《辭?!穼σ庵镜亩x,我們可得出,意志因素是人內(nèi)在的一種心理活動,是支配人們行動的主要因素。在刑法中何為使人主動放棄犯罪的意志因素,即犯罪中止中的自動性或任意性,我們可以借助下面的案例進行分析。

      案例一,甲在夜間偷偷潛入一戶人家,意欲行竊,當甲在花費一番功夫翻遍角角落落后,終于發(fā)現(xiàn)家主的藏金之處,在其伸手欲取走錢財?shù)乃查g,內(nèi)心突然想到:自己堂堂七尺男兒,本可光明正大的做出一番事業(yè),現(xiàn)在卻在這里做一些偷雞摸狗之事,實在為人不齒,若今日自己取走這些錢財,自己以后有何顏面存活于世。遂放棄盜竊行為,悄悄退出該戶人家,消失于茫茫夜色中。

      在本案中,甲屬于典型的犯罪中止,即在犯罪過程中,行為人在沒有外界因素的干擾或阻礙下,完全由于自己的主觀心理活動而使犯罪不能既遂,屬于單純的心里活動,此類案件沒有什么爭議。

      案例二,某日,窮困潦倒的乙在街頭亂逛,途徑銀行取款機處,發(fā)現(xiàn)一女子在出門時把一厚厚的信封放到包中,遂生歹意,決定搶劫該女子。經(jīng)過一路的尾隨,在人跡稀少的小巷處,乙闖到該女子面前對其實施搶劫。該女子連忙反抗并高聲呼救,無奈沒人路徑此處,乙將其打倒在地,奪其背包。該女子一邊緊抓背包,一邊對乙哭訴,自己的母親身患重病,急需要這筆錢,求乙放過自己。聽聞此言,乙心生不忍。此時,乙又聽到遙遠之處有警笛聲傳來,內(nèi)心也產(chǎn)生了些許的畏懼之情。乙便對該女子說,罷了,你也是可憐之人,今天放過你了,遂轉(zhuǎn)身離去。

      本案中,乙由于女子的乞求和對刑罰的懼怕(此處對刑罰的懼怕不具有現(xiàn)實急迫性,即被發(fā)現(xiàn)或被捕的可能性極低)而放棄了自己的搶劫行為,雖然這些都是外在的客觀因素,但是其并沒有達到使乙不得不放棄犯罪的程度,所以此時乙做出放棄犯罪的行仍然屬于由自己的意志而做出,此案仍屬于犯罪中止。此類案件中,行為人的意志因素是基于外在客觀因素引起行為人的悔改、憐憫、同情、羞恥,不安、警醒、懼怕(不具有現(xiàn)實急迫性)等合乎人類正常倫理的因素而做出的,屬于主動放棄犯罪的意志因素。

      三、何為使人被動放棄犯罪的客觀因素

      同樣,在探討該客觀因素前,我們先來看一下客觀的定義?!掇o?!分袑陀^的定義有二:“(一)、在意識之外,不依賴主觀意識而存在的(跟‘主觀相對);(二)、按照事物的本來面目去考察,不加個人偏見的(跟‘主觀相對)。”在本文中我們以第一條定義為基礎展開討論。根據(jù)以上描述,我們知道客觀與主觀相對,應用在本文中便是,使人被動放棄犯罪的客觀因素是與使人主動放棄犯罪的主觀因素(意志因素)是相對的,所以我們也可以這樣認定:使人主動放棄犯罪的意志因素以外的因素都是客觀因素。具體分析詳見以下案例。

      案例一,李某看到街角處有一四五歲左右的小孩在獨自玩耍,并且注意到周圍來往的人并不多,便企圖對其進行拐賣。李某悄悄靠近后,抱起小孩子,捂住孩子的口,拔腿便跑。孩子見是陌生人,用力反抗掙扎,但是絲毫不起作用。此時,處于休班期間的警察趙某看到了迎面?zhèn)}皇跑來的李某,覺得十分怪異,便試圖將其攔下進行查問,李某見狀轉(zhuǎn)身逃跑,趙某便立刻進行追擊,最終將其治服,救出孩子。

      該案例是典型的犯罪未遂的案例,李某完全是由于警察趙某的追捕而沒有達成拐賣兒童的目的。在此類案例中,行為人未完成犯罪與其主觀的意志因素毫無關系,完全是由于外在所出現(xiàn)的客觀障礙阻斷了其犯罪行為的完成,這種情況下,客觀障礙絕對壓制了行為人的意志,沒有給其放棄犯罪留下任何選擇的余地。在此類案件中的客觀障礙便是使人被動放棄犯罪的客觀因素,這樣的因素還有很多,像被害人的發(fā)現(xiàn)、逃避和反抗,其他人的阻止(該案件),物的障礙,意外事件的發(fā)生、自然力的阻礙、受犯罪分子本人能力的限制等等 ,只要是它們達到絕對壓制行為人主觀意志的程度便是使人被動放棄犯罪的客觀因素。

      客觀障礙絕對壓制行為人的主觀意志只是使人被動放棄犯罪的客觀因素之一,我們通過下面的案例繼續(xù)探討其他客觀因素的情形。

      案例二,某日,馬某見鄰居女兒某甲(16歲)一人在家,遂產(chǎn)生不軌之心,意圖對其強奸。于是潛入鄰居家,先采取言語威脅甲,甲不聽從,后采取強制手段,意欲強奸甲,甲進行激烈反抗,在此過程中門外傳來腳步聲和說話聲,馬某誤以為甲的父母歸來(實際上是路人),急忙翻墻逃跑。

      在本案中,馬某未達成自己的犯罪目的,原因有兩點:一是被害人的反抗,二是門外路人經(jīng)過時形成的干擾。第二點是主要原因,行為人對其產(chǎn)生認識上的錯誤,誤認為自己的犯罪行為無法繼續(xù),從而被迫放棄犯罪。雖然路人的經(jīng)過在實際上并不能阻止行為人犯罪行為的繼續(xù)進行,但是在行為人的主觀認識里面其已經(jīng)達到迫使其放棄犯罪的程度,所以其放棄犯罪是由于外在因素的影響,而非出于自己的意志因素。引起行為人這種錯誤認識的外在因素便屬于使其被動放棄犯罪的客觀因素。同樣,如果是犯罪分子對實施的方法,犯罪工具或者犯罪對象在認識上發(fā)生錯誤,因而不能按照犯罪分子本意去完成等情形,這些實施方法、犯罪工具或犯罪對象也屬于使人被動放棄犯罪的客觀因素。

      張明楷先生曾指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就是指始終違背犯罪分子意志的,客觀上使犯罪行為不可能達到既遂,或者使犯罪分子認為不可能達到既遂,從而被迫放棄犯罪的原因。通過上述案例以及一般的認知,我們可以對使人被動放棄犯罪的客觀因素暫時作一個簡單的歸納:

      一是絕對的壓制了犯罪人的主觀意志,使其不管是從主觀意志上還是客觀實際上都無法完成犯罪或?qū)崿F(xiàn)犯罪既遂的外在因素。

      二是雖然在客觀上沒有達到阻斷行為人完成犯罪的程度,但卻由于行為人的認識錯誤,從而無法達成既遂的外在因素。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使人主動放棄犯罪的意志因素是屬于行為人的心理方面,它意味著引起中止的原因并非因強制性的障礙所致,而是由自主的動機所促成。當然其前提條件是,行為人仍然是“他的決意的支配者”。 它大概包括以下幾種形式:

      1.在沒有任何外在客觀因素的情形下,行為人完全由于自身的心理活動而放棄犯罪或有效的防止犯罪結(jié)果發(fā)生的意志因素。

      2.存在外界客觀因素,行為人基于這些客觀因素而產(chǎn)生后悔、憐憫、同情、羞恥、不安、驚醒、懼怕(不具有現(xiàn)實急迫性)等合乎人類正常的倫理因素而放棄犯罪或有效的防止犯罪結(jié)果發(fā)生的意志因素。

      3.因是熟人而所產(chǎn)生的停止犯罪的意志因素。犯罪未遂的客觀因素是指,當這種客觀情況出現(xiàn)和存在時,它使行為人不能主動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意識,而且也不受其心理和意識地支配。犯罪行為人此時的主觀意識并不是一種完全主動停止實施犯罪行為的心理狀態(tài),而是一種被動接受客觀因素出現(xiàn)或者因客觀因素出現(xiàn)后而改變其初衷的情形。 這種客觀因素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大致為:

      1.絕對的壓制了犯罪人的主觀意志,使其不管是從主觀意志上還是客觀實際上都無法完成犯罪或?qū)崿F(xiàn)犯罪既遂的外在因素。

      2.雖然在客觀上沒有達到阻斷行為人完成犯罪的程度,但卻由于行為人的認識錯誤,從而無法達成既遂的外在因素。

      3.由于行為人的認識錯誤,其所采用的犯罪方法、工具,所針對的對象等都使其根本不能達成既遂,也就是所謂的不能犯未遂,此時的這些外在因素屬于造成犯罪未遂的客觀因素。

      4.行為人以將其認為應當實行的行為實行終了,但某種情況阻止了侵害結(jié)果的發(fā)生,此時的某種情況便屬于造成犯罪未遂的客觀因素。

      注釋: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5769.

      羅麗萍、謝云天.試論犯罪未遂與犯罪中止的區(qū)別.科技致富向?qū)?2011(35).

      張明楷.刑法學(第4版).法律出版社.2015.323.

      李煜.犯罪中止任意性的判斷.中國刑事法雜志.2013(8).

      李春曉.淺析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法制與社會.2009,3(中).111-112.

      參考文獻:

      [1]張平.論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的異同及競合.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9(3).

      [2]王識開、許國鵬.試論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的本質(zhì)區(qū)別.當代法學.2001(12).

      [3]鄧為.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競合應如何正確定性.現(xiàn)代法學.1987(3).

      猜你喜歡
      客觀因素
      淺論代際公平
      魅力中國(2017年13期)2017-09-20 22:39:33
      高校大學生留沈就業(yè)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卷宗(2017年19期)2017-08-17 06:07:16
      淺談后進生的形成與轉(zhuǎn)化
      以客觀影響因素為依據(jù)的電力企業(yè)專項對標聚類分組研究
      人力資源風險及人力資源管理風險分析
      公民道德建設進程中的影響因素分析
      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心理現(xiàn)狀及應對方式研究
      東方教育(2016年10期)2017-01-16 20:37:29
      航空器維修中人為差錯的避免
      鐵路車站接發(fā)列車安全性系統(tǒng)分析
      淺析文學風格的形成
      青春歲月(2015年18期)2015-10-12 12:40:05
      秦皇岛市| 萍乡市| 怀集县| 常山县| 莱州市| 溧水县| 丹江口市| 盐山县| 友谊县| 大兴区| 客服| 东乌珠穆沁旗| 奉化市| 铁岭县| 长宁县| 肥乡县| 赞皇县| 揭西县| 西丰县| 城口县| 丘北县| 邵阳县| 高唐县| 大理市| 灌阳县| 利津县| 盐亭县| 土默特右旗| 资溪县| 金阳县| 张掖市| 贡嘎县| 文昌市| 潞城市| 镇安县| 利川市| 蒙山县| 全椒县| 社旗县| 无锡市| 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