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琴
周四的兩節(jié)習作課,我安排的是描寫活動場景的習作。對于我們學校的孩子來說,最隆重的活動,莫過于一年一度的“開筆禮”了。特別是2016年9月那次,參與人數(shù)多,節(jié)目精彩,還吸引了30多名韓國小朋友來參觀,真可謂場面宏大、令人難忘??!最重要的是同學們親身經歷了那次“開筆禮”活動。
有了參與,有了體驗,按理說,“我手寫我心”是水到渠成的事,可同學們卻一臉愁容。寫什么?從哪兒開始?怎么寫?還真難住了他們。
教材是最好的范文。打開蘇教版第七冊,《虎門銷煙》以宏大的場面反映了林則徐虎門銷煙這一重大歷史事件。這不就是極好的場面描寫范文嗎?
對,仿寫,完完全全地仿寫,模仿每一自然段。于是我?guī)е瑢W們先研究《虎門銷煙》。
第1自然段交代了活動的時間,并說明這件事的意義。
第2自然段寫的什么?環(huán)境。為什么要寫環(huán)境?因為環(huán)境、場面描寫,體現(xiàn)了銷煙活動之隆重。閱讀,不能僅停留在文字感悟上,更要深度思考作者為什么這樣寫,這樣寫的意圖是什么,對整個文章的表達有什么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在深度閱讀中習得表達。
第3自然段,最關鍵的是“順序”。發(fā)現(xiàn)“順序”的秘妙,其實就是在抓住關聯(lián)詞?!跋取又缓蟆詈蟆保瑢τ谥心甓魏⒆觼碚f,能聚焦這樣的關聯(lián)詞,著力訓練,久而久之,習得便水到渠成了。
按常理,銷煙結束,最后闡述一下銷煙的意義,文本也是完整的。那第4自然段描寫老百姓歡呼的場面可以去掉嗎?當然不可以。有學生發(fā)現(xiàn),通過寫老百姓歡呼的場面可以體現(xiàn)銷煙這件事是受大家歡迎的,也就是從側面反映林則徐銷煙的重大意義。是啊,這么好的事總不能自吹自擂吧,讓旁人夸一夸,是不是更合情合理?所以,百姓歡呼是從側面烘托銷煙的重大意義。
第5、6自然段則點明了銷煙所經歷的時間及歷史意義。
就這樣,和孩子們邊說邊聊,邊聊邊板書:時間明重大,場面顯隆重,活動有順序,場面襯價值,最后點意義。好,有了習作支架,怎么寫的問題就解決了。
“開筆禮”過去一年多了,有些細節(jié)回憶起來會模糊。第一課時,打開電腦,播放視頻。第一遍,整體回顧,補全記憶。第二遍,邊看邊想:根據(jù)以上五點,我們可以怎么仿?第三遍,小組討論怎么照著課文寫出來。
第二課時,全班討論、匯報、交流。
第1自然段,我們可以寫:2016年9月16日,是學校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
“嘿,就這樣照著寫啊?”有學生覺得不可思議。對!就這樣照著寫,這叫“高仿”。
看一段視頻,仿寫一段,倒不是太難。寫到“新搭起的禮臺上”時,有學生說,我們沒有“彩旗林立”?。∥覀儾賵錾鲜沁@樣的場景:禮臺背景是孔子正微笑著看著每一個人,旁邊是“開筆禮”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禮臺正前方是一面巨型大鼓,一個成人張開雙臂,還碰不到鼓的兩邊呢。大鼓南北兩邊各有四面小鼓,好像同學們排著整齊的隊伍。
第3自然段,詳寫“開筆禮”的過程。音樂開始,先是自正衣冠、拜師行禮,接著擊鼓“鳴志”,然后是朱砂“點智”,最后是親師敬茶。仿照用上“順序詞”,主活動就做到了條理清楚。
第4自然段,虎門那邊是老百姓歡慶銷煙成功,“開筆禮”寫誰呢?當然是韓國小朋友了??梢詫懀喉n國小朋友們看著中國小朋友精彩的表現(xiàn),也忍不住穿上漢服,和我們一起合影留念。
第5自然段,“開筆禮”雖僅有一個多小時,可是每一首歌曲、每一個場景,都深深印在我們心中。
第6自然段,“開筆禮”意義,四年級的學生能體悟多少是多少,不做過多要求。
20分鐘,快速寫作,所有學生均完成一篇《我們的“開筆禮”》,一點也不難,因為我們玩的是“高仿”。當然,這僅適合剛學寫作的孩子“入模”,等孩子掌握了一定范式后,還是“個性化表達”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