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潔
【摘要】目的 本次實驗將采用集束化護理對ICU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患者護理質量及感染預防進行對比分析。方法 本次實驗選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診的150例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的重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則實施集束化護理,隨后對兩組患者的感染情況、導管留置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者發(fā)生感染的人數(shù)較少,即觀察組占比為1.3%(4/75),對照組則為4%(3/75)。此外,且在住院時間、導管留置時間上均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而言,觀察組導管留置天數(shù)為(9.2±6.4)d,對照組則為(12.5±7.6)d;在住院天數(shù)上,觀察組為(12.6±3.5)d,對照組為(18.4±4.1)d。結論 實施集束化護理對ICU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患者的康復治療具有積極意義,能夠提高護理質量,減少感染事件的發(fā)生,提高患者治療滿意度,值得在臨床過程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施集束化護理;ICU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感染;預防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02
現(xiàn)階段,中心靜脈導管(CVC)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對ICU患者而言起到了較好的監(jiān)護作用。但是,在該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安全事件,特別是相關性血流感染,直接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時間,甚至造成患者死亡。而集束化護理能夠針對固有的風險進行防控,優(yōu)化護理服務質量,能夠解決護理過程中實際問題。本次實驗選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診的150例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的重癥患者,通過對比不同的護理方式進一步探究集束化護理的有效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選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診的150例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的重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75例患者。其中,男性81例,女性69例,患者平均年齡為(65.8±12.4)歲,此外,有132例為鎖骨下靜脈置管,其余18例則為頸內靜脈置管。在APACHEⅡ評分上,平均為(19.35±7.9)分。所有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上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則實施集束化護理,具體可分為兩個方面,即置管過程監(jiān)控和導管日常維護及護理。在置管過程中需要規(guī)范每一步操作,確保置管無差錯。其次,在日常維護中,需要進行嚴格的除菌準備,對于連續(xù)輸液的患者則需每隔24小時進行輸液裝置的更換。在穿刺部位敷料更換中,透明敷料為7天一次。與此同時,需要對有滲液或者污漬的情況進行及時更換,在敷料選擇上則以無菌紗布為主。除此之外,需要與醫(yī)師做好日常溝通,并檢測感染相關數(shù)據,包括血象、體溫、C反應蛋白等[1]。
1.3 評價標準
本次實驗將對患者的血流感染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并對住院時間、導管留置時間進行記錄。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例(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就本次實驗結果來看,觀察組患者發(fā)生感染的人數(shù)較少,即觀察組占比為1.3%(4/75),對照組則為4%(3/75)。此外,且在住院時間、導管留置時間上均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而言,觀察組導管留置天數(shù)為(9.2±6.4)d,對照組則為(12.5±7.6)d;在住院天數(shù)上,觀察組為(12.6±3.5)d,對照組則為(18.4±4.1)d。
3 討 論
手是細菌感染的主要途徑,因此需要在進入患者放假之前進行紫外線消毒,與此同時,需要佩戴口罩、帽子、無菌手套等,通過無菌屏障起到保護作用。對于中心靜脈置管患者的感染問題,其途徑主要是皮膚菌群的遷移,最常見的污染均則為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2]。ICU患者病情通常較為嚴重,特別是在進行外周靜脈穿刺的過程里較為困難。由于使用的藥物較多,留置導管成為治療保障的重要方面。因此,導管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在建立ICU中心靜脈集束化護理的時候需要由組長進行帶領,觀察穿刺點情況、導管刻度和位移情況,并在敷料更換問題上嚴格按照流程執(zhí)行。固定好導管,防止其滑落,特別是將導管外的部分完全放于敷貼的無菌環(huán)境保護下,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3]。除此之外,我科室加強對置管醫(yī)生和護理人員的培訓,并做到專人固定換藥,建立登記制度,能夠最大程度的降低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發(fā)生率,以及做好皮膚破損的并發(fā)癥預防。此外,藥物配伍禁忌也對患者治療產生較大干擾,需要護理人員加強注意,提高護理專業(yè)度。
集束化護理需要在有效、可靠的基礎上進行。在本次實驗中,觀察組患者的相關性血流感染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且在住院時間和導管留置時間上均短于對照組。因此,我們認為集束化管理能夠有效地預防感染,提高護理治療。在實施的具體過程中,需要對導管的必要性進行全面的評估,并及時拔除不必要的導管,減少其使用時間。
綜上所述,實施集束化護理對ICU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患者的康復治療具有積極意義,能夠提高護理質量,減少感染事件的發(fā)生,提高患者治療滿意度,值得在臨床過程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龍 檢.集束化護理預防ICU患者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5,10(1):155-157.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