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香 袁艷玲
(1.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衡陽,421002;2. 南華大學,湖南衡陽,421001)
在2015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將互聯(lián)網作為一項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首次提出“制定‘互聯(lián)網+’行動計劃”。這意味著互聯(lián)網將成為國家戰(zhàn)略,迎來新的發(fā)展機遇。在此時代背景下,“互聯(lián)網+教育”逐漸成為中國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方向,網絡化學習備受青睞。混合式教學模式正是這種新型網絡化學習和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有效結合,既發(fā)揮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xiàn)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
結合時代發(fā)展背景,我們將優(yōu)秀的大學城空間課程《建筑行業(yè)英語》作為學生線上自主學習的網絡資源,以符合學生學情的自編教材《新潮建筑英語》為課堂面授教材,整合線上自主學習和線下課堂面授的優(yōu)勢,構建建筑行業(yè)英語的O2O“三位一體”混合式教學模式(online learning + offline classroom learning +online communication),提高學生的認知效果。
世界大學城空間平臺擁有豐富多樣的互動功能,操作技術難度低,是一款強大的網絡教學平臺。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從2012年開始推廣使用該平臺,全院師生定期參加教務處組織的空間新增功能應用培訓,對平臺的各項功能和使用流程極為熟悉,為本項目研究打下良好的技術應用基礎。
互聯(lián)網+時代下,無線wifi的全面覆蓋和智能手機的PC( personal computer)化,學生訪問空間云平臺不再受時空限制,可以隨時隨地上傳或下載學習資料,快速實現(xiàn)線上學習或交流討論。
我們的教師團隊有優(yōu)秀的大學城空間課程《建筑行業(yè)英語》,使學生擁有豐富的線上學習資源;還有符合學生實際學情的教材《新潮建筑英語》,難度適中,有利于學生線上自主學習和課堂面授的順利進行。
本課程的授課對象為3年制高職學生,學習基礎一般、學習自覺性偏差,雖然部分學生能夠按照教師的要求在課前進行線上自主學習,但是實施翻轉課堂式的混合式教學顯然有些困難。因此我們的重難點內容繼續(xù)以線下教師面授的方式進行,而課前線上自主學習主要以建筑行業(yè)英語的概念性知識和流程性知識等基礎性內容為主,通過線上線下的有機結合,提高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面授重難點知識的教學效果;同時充分發(fā)揮線上課程資源在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習動機、視頻回顧、移動自主學習等方面的優(yōu)勢,彌補課堂面授的局限性。
教師在空間云平臺設置課程欄目“建筑行業(yè)英語”,添加“綠色建筑”“建筑測量”“建筑材料”等章節(jié),在每個章節(jié)下面添加“基礎性知識”“重難點知識”“拓展知識”等3個項目內容,每個項目內容上傳相應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目標;并根據(jù)基礎性知識設計課前測驗模塊,以此了解學生自主學習情況。每個章節(jié)上課前,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提示和要求,線上自主學習基礎性知識并完成相關測試?;A較好且學習積極性高的學生則可以利用線上資源對3個項目進行自定步調的個性化學習。
教師根據(jù)訪問記錄了解學生線上學習情況,根據(jù)參與測驗的學生數(shù)量、測驗結果、線上問題了解學生的語言失誤和學習困難,結合重難點知識,設計有針對性的語言應用任務,促進課堂面授有效進行。同時,教師利用空間平臺“重難點知識”項目上豐富的資源輔助課堂重難點知識的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提高課堂面授效果。
教師的課堂面授因時空受限只能滿足大部分學生的一般學習要求,個別學生的差異性學習問題,則可以通過線上交流來解決。學生收集到的相關學習資料也可以共享到空間平臺,供師生瀏覽學習。
學生訪問教師的大學城互動空間,了解本單元的課堂教學計劃、教學目標和相關學習內容,點擊“基礎性知識”項目內容,自主學習建筑施工現(xiàn)場個人安全防護用品、建筑施工許可證、施工現(xiàn)場主要工種和機器、主要施工流程等建筑施工英語基礎性知識,然后完成課前測驗模塊。
教師根據(jù)空間訪問記錄和測驗結果分析,及時反饋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然后利用微課視頻 《A careless building worker》 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課堂學習主題“safety rules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sites”,提出“Talk in English around safety issue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sites”的學習目標。
教師登錄空間平臺,打開“重難點知識”項目內容,播放空間微課視頻《Can you do a good job without personal safety devices?》 對學生進行感官刺激,要求學生快速找出視頻中建筑工人在個人安全防護用品佩戴方面所犯的錯誤,并提出正確建議。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描述引導出建筑施工安全守則5個重要句型,利用PPT資源講解相關知識點。播放另一個空間微課視頻《Safety Mirror》,動態(tài)演示如何正確佩戴個人安全防護用品,強調與學生未來職業(yè)相關的文明施工、安全生產精神。
學生運用線上自主學習內容和教師課堂面授的重點知識內容,小組編排一個與“safety issue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sites”有關的英文情景短?。╩ini-show),演繹施工現(xiàn)場個人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守則內容,突破難點,實現(xiàn)語言的簡單輸入性學習到靈活應用的蛻變。表演結束以后,學生討論互評推優(yōu)、教師總結點評選優(yōu),并將優(yōu)秀作品共享到大學城空間平臺供師生瀏覽學習。
學生訪問教師空間的“拓展知識”項目內容,線上自主學習施工現(xiàn)場安全警告標志語的英文表達方法;教師在下次課的復習環(huán)節(jié)檢查學生的線上拓展學習情況,并將學生的表現(xiàn)列入平時成績的考核范圍內。
建筑行業(yè)英語屬于特殊用途英語,學習難度大,使很多3年制高職學生望而生怯,傳統(tǒng)授課方式很難充分發(fā)揮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學習主體性和學習興趣。在互聯(lián)網+的時代背景下,把握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利用豐富、優(yōu)質的網絡課程資源,輔助教師的課堂面授,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實其學習體驗。因此,開展高職建筑行業(yè)英語的O2O“三位一體”混合式教學模式具有可行性,值得付諸實踐。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上)[J].電化教育研究,2004,(3):5-10.
[2] 李克東,趙建華.混合學習的原理與應用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4,(7):1-6.
[3]黃榮懷,馬丁,鄭蘭琴,張海森.基于混合式學習的課程設計理論[J].電化教育研究,2009,(1):9-14.
[4]王國華,俞樹煜,黃慧芳,胡艷.國內混合式學習研究現(xiàn)狀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5,(2):25-31.
[5]郭文革.北京大學教育技術學基礎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J].課程與教學研究,2009,(8):59-63.
[6]余勝泉,路秋麗,陳聲健.網絡環(huán)境下的混合式教學:一種新的教學模式[J].中國大學教學,2005,(10):50-56.
[7]祝智庭,孟琦.遠程教育中的混合學習[J].中國遠程教育,2003,(19):30-35.
[8] Jeffery S. Drysdale , Charles R. Graham , Kristian J. Spring. Analysis of research trends in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studying blended learning Article [J].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13,2(17):90-100.
[9] Graham C R, Halverson L R, Spring K J, Drysdale J S. An Analysis of High Impact Scholarship and Publication Trends in Blended Learning [J]. Distance Education,2012,33(3):381-413.
[10] Halverson L R, Graham C R, Spring K J,et al.A thematic analysis of the most highly cited scholarship in the first decade of blended learning research [J].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14,20(1):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