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載維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意義重大,不僅可以增強責任意識、維護班級穩(wěn)定,還能夠激發(fā)學生潛能,增強班級凝聚力。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班級榮譽感,本文從班主任老師提高榮譽感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針對性的開展大量活動、滿足學生對于個體的實際需求、建立良好的班級傳統(tǒng)等幾個方面展開分析。
關鍵詞:班級榮譽感 意義 培養(yǎng) 對策
集體榮譽感,就是一個集體的成員意識到集體的價值,并且熱愛這個價值,愿意主動去維護這個價值,并在維護中感到責任和自豪的一種情感表現(xiàn)。班級榮譽感是聯(lián)系班級個體之間的精神紐帶,意義重大。下面筆者就對班級榮譽感培養(yǎng)的意義和對策進行簡單的分析。
一、班級榮譽感培養(yǎng)的意義
1.增強責任意識
班級榮譽感可以培養(yǎng)一個人的責任意識,讓一個班級擁有良好的風氣,并且全體學生為了維護這個榮譽,愿意積極的付出自己的情感和力量。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學生就會為了去維護班級的榮譽,去積極的付出更多,在潛移默化的相互影響中,逐漸形成“班榮我榮,班辱我辱”的一種狀態(tài),有了精神的導向,學生在學?;蛘咝M饣顒訒r,就會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意識。
2.維護班級穩(wěn)定
班級榮譽感對維護班級穩(wěn)定,更好的促進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也有著積極的意義。一個班級往往有幾十個學生,個性差異很強,區(qū)別很大,如果這個班級沒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和方向,那個整個班級就會很難管理。而集體榮譽感像一根繩子,可以約束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幫助學生的整體步調(diào)保持一致。所以班級榮譽感對維護班級穩(wěn)定,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3.激發(fā)學生潛能
班級的學生有了集體的榮譽感,就會為了維護班級的榮譽,不斷的改變自己,激發(fā)自己的潛能,促進自己能力的不斷增長。很多班級比賽中,只有學生表現(xiàn)好了,才可能夠為班級爭得榮譽,所以如果學生能夠有很強的班級榮譽感,就會不斷的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表現(xiàn)的更加優(yōu)秀。如原本膽小的學生可能因此變得勇敢,自卑的學生也會變得更加的自信。
4.增強班級凝聚力
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凝聚力,還能夠增強班級的凝聚力,促進學生更加的依賴集體,將集體作為自己的最終歸宿。我國一直都比較強調(diào)集體的力量,個人的發(fā)展,離不開整體的優(yōu)秀。如果班級有較好的環(huán)境,較強的凝聚力,必然會鼓勵學生更加團結,明白和他人的合作的重要性。所以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可以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意義重大。
二、班級榮譽感培養(yǎng)的對策分析
既然班級榮譽感的培養(yǎng)如此重要,作為班主任,在日常的生活中應該十分注重班級榮譽感的培養(yǎng),下面筆者就初中班主任應該如何培養(yǎng)班級榮譽感的對策進行簡單的論述和分析。
1.班主任提高榮譽感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
班主任應該充分重視榮譽感的培養(yǎng)。很多班級的學生之所以集體榮譽感不強,根本原因在于班主任老師并不重視集體榮譽感。所以班級學生也很難感受到老師對班級集體榮譽感的重要性。那么,班主任應如何提高榮譽感的重視程度?首先,班主任應該以身作則,從自我做起,踏踏實實的把自己當成集體中一員,在學校里,在教室中,在社會中,都應該積極的維護班級的榮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班級集體榮譽的重視和珍惜。其次,老師應該在日常的教學輔導中,向?qū)W生傳遞集體榮譽感這一概念,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明白集體榮譽感的內(nèi)容,集體榮譽感的維護需要怎么做等等。在班主任老師的重視引導下,使更多的學生受到影響,并積極的去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
2.針對性的開展大量活動
針對集體榮譽感的培養(yǎng),班主任可以經(jīng)常有意識的培養(yǎng)大量的活動。很多集體榮譽感的培養(yǎng),并不單是老師強調(diào)就可以的,還需要在實際活動中,讓學生去具體的參與榮譽感的爭奪和維護中去。班主任應該充分利用學校組織的各種競賽活動,讓學生積極的參加其中。如讓學生之間相互推選代表班級參賽,其他同學可以作為后勤人員,如啦啦隊或者相關的服務工作者,讓班級的全部學生都積極的參與其中,在整個參賽的過程中,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來逐漸渲染氣氛,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3.滿足學生對于個體的實際需求
集體榮譽感的培養(yǎng),就是更加注重班級的整體榮譽,更加重視集體的力量。但是集體榮譽感的培養(yǎng),并不意味著不重視學生的個性。相反,只有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更加注重學生個人的實際需求,才能夠讓學生更加喜愛自己的集體,集體的榮譽感進一步增強。所以滿足學生的個體實際需求,是將這個集體緊密融合起來的重要紐帶。正是教師和集體關注學生個人的正當需求,才會提高集體的凝聚力,進而讓學生個體為了更好的維護集體榮譽感而積極努力。
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都有其特殊性,一個健康的集體,一個凝聚力極強的集體,是以學生的成就感和幸福為基礎的。所以在日常的管理中,班主任老師不僅僅要強調(diào)集體榮譽感的重要性,同時還應該更加細致的觀察個別學生的具體需求,并應該盡可能的滿足他們。如在具體的活動中,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性格和需求,安排他們到具體崗位中去,充分發(fā)揮作用。
4.建立良好的班級傳統(tǒng)
良好的班級傳統(tǒng),對一個班級來講,十分重要,一個班級的集體榮譽感一旦形成,就會有很強的穩(wěn)定性,這種穩(wěn)定性有很強大的感染力,任何一個陌生的新生進來,在短時間內(nèi)都會受這種情緒的感染,并很快成為自覺維護班級榮譽感的人。所以班主任老師應該積極的建立好良好的班級傳統(tǒng),積極的吸取每一屆學生在建立班級榮譽感時的方法,并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傳承下來。如在新接任一個班級的班主任老師,就告訴學生,這個班級的學長學姐,都是全校凝聚力最強的,希望新的集體,能夠延續(xù)優(yōu)秀的班級傳統(tǒng),成為下一屆學弟學妹學習的榜樣。在班級榮譽感培養(yǎng)的過程中,也應該積極借鑒以往的方法,力爭將好的傳統(tǒng)延續(xù)。
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意義重大,不僅可以增強責任意識、維護班級穩(wěn)定,還能夠激發(fā)學生潛能,增強班級凝聚力。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十分重要,班主任老師應該針對學生的特點,采取針對性的對策,來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參考文獻
[1]蔡煒.論新時期小學生集體榮譽感的培養(yǎng)[A].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9.
[2]鄭瑩.班級集體榮譽感的建立[J].考試周刊,2014(09): 171-172.
[3]李迪龍.淺談大學生集體榮譽感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4(10):298-299.
[4]林為凱.初中學生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的再探索[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9(05):127-129.
[5]謝科慶.班級集體榮譽感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0(01):32.
[6]海玉娟.如何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3(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