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中師范大學龍崗附屬中學 肖學
作為高中教師,我深知學生最后得分的高低,除了與試題本身難度有關外,還與閱卷有很大的關系。我在有幸參加2016年高考廣東文綜歷史閱卷后,結合全國卷命題特點和廣東今年閱卷的特點,談談自己在這方面的一些思考,希望奮斗在高三一線的同仁能有所借鑒和幫助。
一般來說,有序、清晰、規(guī)范的答卷能給閱卷老師一個好的印象而得到較高的分數(shù)。而那些沒有層次、沒有段落、沒有序號,一大段、一大片,字跡潦草的答卷,閱卷老師通常會認為,這是沒有水平的考生,直接判出一個低檔的分數(shù)。
彰顯公平和公正是高考閱卷的一大目標。所以為了減少閱卷誤差,盡可能地達到閱卷的同質(zhì)化,在正式閱卷之后,小題組長會不斷地抽查題組老師的閱卷情況,并提醒一些老師在哪個方面改松或者改嚴了。這樣下來,題組老師的閱卷誤差會越來越小,質(zhì)量會越來越同質(zhì)化,最后幾乎所有的閱卷老師無論是在平均分,還是分數(shù)段的分布情況,都會趨于一致。
高考閱卷,老師們在打出平均分左右的分數(shù),一般都會比較爽快,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你得高分很容易。因為高考是選拔性的考試,所以高考閱卷必然突出高考的選拔性功能!因此,閱卷老師在判高分的時候,往往會更加慎重!
高考閱卷突出選拔性功能,因此,要想獲得高分,單憑一個較好的初步印象,還是不夠的,必須展示出良好的學科素養(yǎng)。如要扣緊答題要求,做到條理清晰、邏輯嚴密、史實準確、論從史出、語言專業(yè)術語化等。
審好題,扣緊答題要求,是做好主觀題的前提。如第40題第(2)問“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學者緩解人口壓力的主張,并加以簡要評價”。但是不少考生不是一分為二地進行評價,從而丟失一半的分。另外,還有部分考生,替換了評價對象,不是對“主張”進行評價,而是評人口壓力的原因、如何解決人口壓力問題等,而不得分。
抓評分點是閱卷的又一大特點。高考閱卷,每小題的答案都會依題意設置若干個評分點,只有按規(guī)定的評分細則采用分點答題的方式才給分。因此,答題時,不論答多答少,首先要把答案的關鍵部分、關鍵詞寫出來,第二步才考慮句子的質(zhì)量。另外全國卷試題的問題設置幾乎都是“依據(jù)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且材料通常都不是擺設,問題與材料和答案往往具有直接性和相關性,側重于邏輯性。因此,答案的組織通常會涉及材料里的關鍵詞,而緊扣材料關鍵詞,能讓閱卷老師快速搜索到你的得分點。
高考閱卷,尤其是第40題和選做題基本上都是采點給分,每個問題基本上都是由多個采分點組成。另外,試題如果太難,實在沒法寫出更多的要點,那也要對重點要點,近義重復寫一兩個(注意不要把這兩個意思相近的要點隔得太近)。雖然,閱卷明確規(guī)定,重復要點,只算一個,但是在實際閱卷中,閱卷老師會把精力重點放在得分點的尋找上,再加上閱卷速度很快,所以很多老師只是數(shù)得分點,而不會去辨別兩個意思相近的要點是不是同一個要點。
高考閱卷往往只盯住對的部分,對于答偏答錯部分常常無暇顧及,“答對得分,答錯不扣分”現(xiàn)象大量地存在。另外,如果試題難度大,最后評卷的尺度往往會比較寬。所以,先易后難,做到最后自己不會做的時候,那也不要空白,分要點有條理地把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寫上去,通常情況下,是不會被判為零分的。
在閱卷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相當一部分考生答錯題序被判為零分!還有,選做題漏涂、錯涂現(xiàn)象也比較嚴重(大約有2萬份這樣的答卷)。不過,這類情況,考慮到今年首次使用全國卷,閱卷中心特地組織老師訂正批改了,但是從明年起將會一律零分處理。建議這方面,在二輪復習的時候多加強文綜合卷訓練,尤其是藝術生,臨考前盡可能多組織幾次合卷訓練,使他們熟悉全國卷的答題形式。
高考閱卷,猶如招聘面試,掌握好閱卷得分的技巧,才能讓閱卷老師在茫茫答卷中多看你一眼。以上是我今年閱卷的幾點思考與建議,希望對各位教師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