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狗有關(guān)的成語非常豐富:
白云蒼狗:出處:唐·杜甫《可嘆詩》:“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nèi)缟n狗?!鄙n:灰白色。浮云像白衣裳,頃刻又變得像蒼狗。比喻事物變化不定。
藏弓烹狗:出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币馑迹猴w鳥射盡了就把良弓收起,狡兔被捉完就把捕兔的獵狗煮了吃肉。舊時(shí)比喻統(tǒng)治者得勢(shì)后,廢棄、殺害有功之臣。
雞鳴狗盜:出處:《史記·孟嘗君列傳》載:齊孟嘗君出使秦國(guó)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裝狗鉆入秦營(yíng)偷出狐白裘獻(xiàn)給昭王妾以說情放孟。孟逃至函谷關(guān)時(shí)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裝雞叫引眾雞齊鳴騙開城門,孟嘗君得以逃回齊。意指微不足道的本領(lǐng)。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
雞腸狗肚:比喻狹窄的度量,狠毒的心腸。
雞鳴狗吠:出處:《孟子·公孫丑上》:“雞鳴狗吠相聞而達(dá)乎四境?!彪u啼狗叫彼此都聽得到。比喻聚居在一處的人口稠密。
狗惡酒酸: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長(zhǎng),然至酒酸而不售。問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輒迎而龁之,是以酒酸不售也?!北扔鳝h(huán)境險(xiǎn)惡,使人裹足不前。
阿貓阿狗:舊時(shí)人們常用的小名。引申為任何輕賤的,不值得重視的人或著作。
狗血淋頭:舊時(shí)迷信說法,謂狗血淋在妖人頭上,就可使其妖法失靈。后形容罵得很兇,使被罵者如淋了狗血的妖人一樣,無言以對(duì),無計(jì)可施。
狗血噴頭:把狗血噴在頭上。形容言辭刻毒,大肆辱罵,也形容罵得痛快淋漓。
狼心狗行:心腸似狼,行為如狗。比喻貪婪兇狠,卑鄙無恥。
斗雞走狗:使公雞相斗,使狗賽跑。指舊時(shí)剝削階級(jí)子弟游手好閑的無聊游戲。
狗吠不驚:出處:《后漢書·岑熙傳》:“(熙)遷魏郡太守,……視事二年,輿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有蟊賊,岑君遏之;狗吠不驚,足下生氂?!狈停汗方新?。狗偶爾的叫聲不會(huì)引起驚慌。形容社會(huì)太平安定。
狗彘不若:出處:《荀子·榮辱》:“人也,憂忘其身,內(nèi)忘其親,上忘其君,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卞椋贺i。連豬狗都不如。形容品行卑劣到連豬狗都不如的程度。
狗尾續(xù)貂:出處:《晉書·趙王倫傳》:“奴卒廝役亦加以爵位。每朝會(huì),貂蟬盈坐,時(shí)人為之諺曰:‘貂不足,狗尾續(xù)?!敝阜夤偬珵E。亦比喻拿不好的東西補(bǔ)接在好的東西后面,前后兩部分非常不相稱。
狗茍蠅營(yíng):比喻為了名利不擇手段,像蒼蠅一樣飛來飛去,像狗一樣不知羞恥。
畫虎成狗:出處:《后漢書·馬援傳》:“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畫老虎不成,卻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出處:宋·趙汝鐩《古別離》詩:“嫁狗逐狗雞逐雞,耿耿不寐展轉(zhuǎn)思?!狈饨ǘY教認(rèn)為,女子出嫁后,不論丈夫好壞,都要永遠(yuǎn)跟從。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壞人說不出好話。
蜀犬吠日:比喻少見多怪之人,令人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