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良宏
唐代著名醫(yī)學(xué)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里寫道,春天飲食應(yīng)“省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作為江南的水鄉(xiāng)地,過了春節(jié),餐桌上就見春色爛漫了。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人們期盼已久的蕨菜、馬蘭頭、薺菜、山蔥、水芹等野菜也開始?xì)g天喜地地“蹭”岀來。春天野菜的活色生香,美味鮮嫩,著實讓我們所青睞。那些略顯清苦的野菜,給我們帶來的是一種充滿涼意的芬芳,這樣的食味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體驗。隨著人們生活質(zhì)量的逐年提高、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天然、原生態(tài)、綠色無公害的野菜分外搶眼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江南的田野里、小溪旁、山路邊,絕對是野菜們的樂園。要問哪里的野菜最多最鮮嫩,太白山麓、東錢湖畔、九龍湖畔、九峰山簏、四明山腹地、雙峰白溪、春曉鹽堿田等到處都是野菜的集中地。挖著最新鮮的野菜,講究一下春日養(yǎng)生,無論是賞山里的農(nóng)家樂還是在城里的大眾餐館,都舍不得放棄這美味的時鮮貨。有說口味新鮮的,有說養(yǎng)生重要的,都是以“青翠”色彩來應(yīng)春景,在品賞美食的同時補補冬天里失去的微量元素,何樂而不為呢?
山藥菜、山蒜等一些野菜略有微毒,需經(jīng)浸泡。這類野菜在煮食前,務(wù)必要在清水中浸泡兩小時以上進行解毒處理。樹上的野菜品種不多,如刺嫩菜、榆樹錢等,這類野菜宜蒸吃或做醬吃。若是炒著吃,既粘又澀,難以下咽。像馬齒莧這樣的野菜,用打入雞蛋的淀粉裹裹,炸成椒鹽馬齒莧,風(fēng)味會更獨特。東風(fēng)菜適合與葷菜搭配,像東風(fēng)菜炒肉絲、蝦仁炸東風(fēng)菜,都是不錯的選擇。在春季里,馬蘭頭的吃法是很多的??梢杂脕碇谱鳑霭璨?,亦可用做餡包餃子,還可曬干,與其他食物一起燒成美味可口的菜肴。如果用以明目,可以與胡蘿卜一起炒著吃。若目赤膚痛,可以用豆腐干各半,制成涼拌菜。同時還可以與蘑菇竹筍一起炒,這菜具有補肝腎、益精氣、清熱除渴、明目之功效。更適宜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視力減退等人長期食用。初春時節(jié),正是薺菜、馬蘭頭、魚腥草、蕨菜、竹筍、香椿等既具營養(yǎng)又有療疾作用的野菜茂盛之時,我們應(yīng)不失時機地采食。
而值得一品的是爭先綻放在枝條上的香椿芽,是應(yīng)了臘肉、雞蛋、豆腐等之邀的。香椿煎雞蛋、香椿炒臘肉、香椿拌豆腐,哪一樣不讓人春心蕩漾。民間有“家有一樹椿,春菜不擔(dān)憂”的說法,就連明末清初的文學(xué)家李魚談起飲食之道時也把香椿芽推到了極點,“菜能香人齒頰者,香椿頭是也”。可是,沒等我們鼻子聞夠香椿煎雞蛋那撲鼻的芳香時,身邊田野里、小溪旁、山路邊上的馬蘭頭、蕨菜、山蔥、薺菜、水芹等許許多多野菜經(jīng)過春雨的澆淋,迅速地舒展開僵硬的身子,經(jīng)春風(fēng)輕拂,紛紛從田野、水里、枝條上“鉆”吐出來,并順理成章地進入到餐桌上。也正因為這些野菜充滿野性與嫵媚,故在爛漫的春天里搶盡了“家菜”的風(fēng)頭,成為人們餐桌上的最愛。就連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也情不自禁地吟道:“遇物盡歡欣,愛春非獨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