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景
(武漢市江岸區(qū)文化館,湖北 武漢 430000)
舞蹈是一種常見的藝術形式,在基層群眾文化中,舞蹈類活動也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語言和文字產(chǎn)生之前,肢體動作是人類交流的主要方式群眾在舞蹈活動中能夠放松心情,并且還能鍛煉身體。同時,群眾舞蹈活動還能豐富群眾的業(yè)余生活,促進群眾舞蹈文化的普及。
舞蹈文化著重于展現(xiàn)人體語言,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吸引了許多人學習舞蹈。隨著群眾舞蹈的普及,人們能夠更好地認識和了解舞蹈,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群眾的審美水平和藝術水平。同時,群眾文化舞蹈在社會生活中的普及,還能豐富群眾的業(yè)余生活,讓群眾感受到舞蹈的魅力。除此之外,群眾舞蹈還能鍛煉身體,保證群眾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并且還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舞蹈的肢體動作往往與舞者的心情息息相關,當舞者在舞蹈時,會產(chǎn)生一定的愉悅感。同時,舞蹈還能夠幫助群眾釋放壓力,調節(jié)心理和情緒。群眾經(jīng)常進行舞蹈鍛煉,能夠鍛煉自己的關節(jié)和肌肉,讓自己的肌肉更加有彈性,并且能夠塑造自己的形體,增強自信心。合理進行舞蹈訓練,還能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呼吸和消化系統(tǒng)。最重要的是,群眾舞蹈文化的普及能夠保證舞蹈文化的傳承。舞蹈作為一種文化,具有可傳承性,而舞蹈文化傳承的載體是人。因此,我國的文化館需要提出一定的策略,促進我國群眾舞蹈文化的普及。
由于群眾舞蹈文化的普及范圍還不夠,因此,不少人對群眾舞蹈的了解較少,缺乏足夠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國的文化館需要通過舞蹈宣傳活動來增加人們對群眾舞蹈文化的了解,提高人們對群眾舞蹈的認識,并且產(chǎn)生學習興趣。文化館可以定期開展群眾舞蹈活動,在活動開始前進行廣泛的宣傳,吸引足夠多的社區(qū)群眾,讓他們認識并且接受群眾舞蹈。同時,文化館的群眾舞蹈宣傳人員需要帶領群眾參與到舞蹈活動中,讓群眾真實地感受舞蹈,對舞蹈產(chǎn)生興趣。除此之外,文化館工作人員也可以運用網(wǎng)絡媒體宣傳群眾性的舞蹈,幫助群眾了解群眾舞蹈的相關知識,接受群眾舞蹈,并且產(chǎn)生接觸群眾舞蹈的想法。
不同的人對不同類型的群眾舞蹈接受程度不一樣,為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到群眾舞蹈活動當中,文化館需要推出更多類型的群眾舞蹈。同時,群眾舞蹈必須要按照人們的實際生活情況進行改編,結合人們的實際需求,并且盡量滿足大部分群眾的審美需求。改編后的群眾舞蹈能夠顯示出當?shù)厝罕姷奶卣?,與當?shù)厝罕姷纳罹o密結合,展現(xiàn)當?shù)厝霜毺氐娘L采。例如,目前,我國的基礎群眾舞蹈可以分為民間傳統(tǒng)舞蹈、校園舞蹈、企業(yè)和軍隊的舞蹈等。民間的傳統(tǒng)群眾舞蹈往往會蘊含著深深的民族文化氣息,包括深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同時,校園內的群眾舞蹈更加富有朝氣,充分展現(xiàn)了校園文化的開放性。校園內的群眾舞蹈能夠加強課堂和舞蹈之間的全面融合,促進學生的多樣性發(fā)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除此之外,企業(yè)和軍隊里的群眾舞蹈也適應企業(yè)和軍隊的文化,促進了人們之間的交流。目前,比較普遍的群眾舞蹈就是廣場舞,廣場舞的形式比較多樣,融合了多種舞蹈種類,能夠滿足廣大群眾的需求。因此,在普及群眾舞蹈時,需要拓展群眾舞蹈的形式,以吸引更多的普通群眾參與舞蹈活動。
文化館需要定期舉辦群眾舞蹈活動,豐富群眾的業(yè)余生活,鍛煉群眾的身體。因此,群眾舞蹈帶有群眾的特征,和專業(yè)性質的舞蹈存在極大的差別。文化館可以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收集群眾的意見,選擇更加適合群眾的舞蹈形式,讓群眾普遍接受舞蹈形式。同時,群眾舞蹈教學人員應該根據(jù)群眾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不能用專業(yè)性質舞蹈的標準來要求群眾,教學人員需要循序漸進地教授群眾基礎的舞蹈動作。例如,舞蹈教學人員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弱化舞蹈技巧的教授,接受群眾創(chuàng)造性的改編。同時,舞蹈教學人員可以根據(jù)群眾的實際表現(xiàn),設計出適合群眾的多元化且新穎的舞蹈形式。
總之,我國目前的群眾舞蹈文化還不夠普及,需要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共同努力,廣泛宣傳群眾舞蹈文化,舉辦群眾性的舞蹈活動,促進群眾舞蹈文化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