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教育屬于社會化的過程,有意義的學習行為需要借助人際間的互動而產生和形成?!盎邮健苯虒W將教育任務視為師生間生命意義的溝通和交流,將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作動態(tài)發(fā)展的教和學相互統(tǒng)一、交互影響與滲透的過程。通過優(yōu)化和調節(jié)師生之間的關系和彼此影響,打造和諧的學習與教學互動,強化教學中介和學生個體與環(huán)境的融合共振,以實現(xiàn)提升教學效果的一種結構模式。在小學低年級語文的互動式教學中,應重新組合課堂教學結構,調整與組合教學策略。
語文學習離不開適當的動機、需要或愿望。對于二年級小學生而言,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構成學習語文動機的實際成分與活躍因素。語文教學課堂是生境互動與心靈對話的橋梁和舞臺,是師生喚醒各自沉睡潛能的教育時空。所以互動式教學重點在于開發(fā)和挖掘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教師應合理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可以播放與教材課文有關的文化短片或視頻,引領學生熟悉課文描寫的文學背景,依托多媒體網絡能夠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扎實培育提供良好的情境,為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對話和交流創(chuàng)造寬松的氛圍。這種方式為切入課文主題打下基礎,為學生展開豐富想象、實現(xiàn)表達需求提供了條件,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對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方法最直接的就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這種互動的方法簡單、直接,但是前提是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接受能力。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課本上的內容來對學生進行提問。類似于“你們以前發(fā)生過這樣的狀況嗎”“你們是怎么解決的呢”這種提問,這種提問的方式是以教師的主體性來進行的,學生在教師提問之后會開動腦筋回想到自己的實際經歷來進行回答,在回答的時候學生的主體性就被體現(xiàn)出來了。課堂上的一問一答是促進師生之間交流的有效方式,結合課本內容以及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有更高的參與熱情,課堂的氛圍也會變得活躍,學生在這種氛圍下對知識記憶與理解會更加的深入,有效地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作為互動合作教學法最為常見的一個手段是通過對班級學生的分組展開,語文教師可以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數量來進行小組的劃分,同時在授課的過程中將一些需要通過互動來尋求答案的知識點來進行小組內部交流與討論,最終實現(xiàn)問題的解決、同時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例如在進行《雷鋒叔叔》的講解時候,教師可以鼓勵每一個語文學習小組將日常生活中所做過的好事進行分享,通過這種分享互動來幫助學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含義,最終將這種情感再導入回課本內容當中。通過這種小組交流不僅會實現(xiàn)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同時還會在增進學生情感的同時提升他們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設計科學合理,許多晦澀難懂的課文大多都可以分角色互動學習。例如,成語和古詩部分。分角色互動教學并不會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反而能夠使課堂氣氛活躍,將聽說讀融入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講授《揠苗助長》一課時,估計到大部分學生沒有農業(yè)知識基礎,可以將一位學生扮演農夫,若干學生扮演禾苗。通過農夫對禾苗無節(jié)制的拔起,使扮演禾苗的學生不舒服、不自在,而農夫則漠不關心,使禾苗紛紛倒下這一情節(jié),讓學生意識到農作物有其自身生長規(guī)律,而萬事萬物皆如此。從而能夠理解揠苗助長的含義,并能運用自如。又如,在講授《丑小鴨》一課時,讓學生扮演鴨媽媽、其他小鴨子和丑小鴨,分角色朗讀課文,扮演課文中的故事角色,不僅對故事有更好地理解,還能強化其閱讀能力,實現(xiàn)高效教學。
低年級學生由于天性愛動,擁有較強的求知欲,教師可以依據這一特征將游戲活動巧妙地融入到語文教學中,參照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心理來安排活動,讓課堂教學更生動有趣、形象直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游戲活動,輕松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此外,還可以開展具有競賽性質的學習活動項目,例如組織學生進行情景劇的表演,開展成語接龍、辯論賽或課文誦讀等活動,增進學生之間互幫互助的情感溝通和交流,從而獲得理想的語文學習效果。
在進行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時,教師在講解相關內容之前可以設置一些適合學生進行探討的開放性話題,由此與學生對其中的問題進行探討互動,開放性的話題具有一定的可探討性,教師所設置的話題需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對知識的需求進行考慮,這樣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參與探討,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在探討過程中形成語言的表達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對問題的概括以及總結的能力,這對于學習語文來說是有積極作用的一種探討方式。小學生由于具有特殊的年齡特點,喜動、好動是他們在面對新鮮事物自然表達出來的一種行為,教師可以對此加以利用,在課堂上設置能夠讓他們進行關注以及有參與度的話題。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所進行的探討互動,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綜上所述,在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明確自身職責所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加強課堂上的互動和交流,在互動中幫助學生獲得更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升學習成效。
[1]姚少福.淺談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中國校外教育,2017(2):51-52.
[2]王鳳英.淺談二年級語文互動教學探討[J].教育,2016(10):00220-00220.
[3]呂子兌秀.淺析小學二年級語文互動教學方法[J].教育:文摘版,2016(4):00042-00042.